人民银行修订口径

文化   2024-12-02 21:51   江苏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修订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附答记者问)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

中国人民银行

2024年12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就修订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问:此次修订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答: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是金融统计和分析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人民银行非常重视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和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变化对货币供应量口径进行调整。例如,M2已从包括流通中货币、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的口径逐步拓展,先后纳入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等。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迅速发展,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发生了重大变化,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


问: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和考虑是什么

答:此次M1统计口径修订,是在现行M1的基础上,进一步纳入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目前包含在M2中,尚未包含在M1中。一是关于个人活期存款,在创设M1时,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更无移动支付体系,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因此未包含在M1中。而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应将其计入M1。二是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应纳入M1。从国际上看,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


问:修订后M1统计数据的发布安排是什么

答: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1月份数据起开始按修订后口径统计M1,预计将于2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在首次公布的同时,还将公布2024年1月份以来修订后的M1余额和增长速度数据。


货币供应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关键指标之一。在金融领域,我们通常用M0、M1和M2来表示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下面,让我们一步步深入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M0:基础货币

M0,也称为基础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总量。这包括了流通中的现金(即公众手中的纸币和硬币)以及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M0是最直接、最基础的货币形式,它代表了经济中货币供应的起点。

M0是货币供应的源头,它的变动直接影响着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它为经济提供了交易媒介,是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M1:狭义货币供应量

M1是在M0的基础上加上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指那些可以无限制地、随时提取的存款。M1反映了经济中最活跃的货币部分,因为它包括了可以立即用于交易的货币。

M1是衡量经济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的变化可以反映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政策制定者通过监控M1的变化,可以对经济趋势做出预测,并据此调整货币政策。

M2:广义货币供应量

M2是M1的扩展,它包括了M1中的所有内容,再加上准货币。准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以及某些可以随时赎回的短期投资工具,如货币市场基金。M2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经济中货币供应的视角。

M2不仅包括了可以立即用于交易的货币,还包括了短期内可以转换为现金的金融资产。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更广泛的经济流动性的视角,有助于制定更为全面的经济政策。

通过对M0、M1和M2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货币供应量在经济中的作用。这些指标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的流动性,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演变,对这些货币供应量的理解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M1余额为63.34万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较9月收窄1.3个百分点。从今年4月开始,M1持续呈同比下滑态势。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曾“预告”了此次调整。报告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将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接下来,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还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成于微言
金融监管、1104、数据治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