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瓷砖产量还将下滑30%?真正淘汰落后产能,需要这几大力量

乐活   2024-09-12 20:01   广东  
  • 现在的瓷砖产量其实还没有到底部,可能明后年才会到底,底部预计还得往下走个30%左右。去年实际产量大概是60个亿平米,今年能有50亿就不错了,再往下走20-30%,在40亿左右应该就到底了。

  • 怎么熬过去?很多企业的主导思想是战略收缩,开源很难,那我就靠节流。整体来说肯定是对的,但是从竞争角度来看,等于大家都没节流,而且节流一定是有个极限的,也会有一个双向作用,节流过度意味着有些原来可以去争取的收入也没了。
  • 我认为能够度过衰退阶段甚至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实现增长的(虽然比例极低),它就一定是要有一些进取动作的。它收缩,但是它不是全面收缩,在局部收缩的同时,它在某些领域可能还主动出击。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说卖场衰退撤店,大店很多人就不敢搞了,但其实还有个别企业在搞大店,甚至比原来搞得更大。
  • 这么多年我们说淘汰落后产能,但真正完全退出的,比如说生产线都拆掉的其实很少,这也拖长了行业洗牌的过程。你洗牌不彻底,行情稍微好一点那些停掉的产能又进来了。
  • 真正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并不在于政府引导,而在于企业的一种自发认知,比如我们看到佛山有些企业,它决定退出就连生产线都拆了,这是很彻底的退出,不存在侥幸心态了。
  • 淘汰落后产能还需要行业的自律,行业自身的一种主导作用,比如说行业协会去倡导并主导通过一些国家强制性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生产线达不到要求的话,可以有相关依据不让你生产了,类似于生产许可证一样的。这种方式看起来比较残酷,但是其实长远来看对行业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快一点度过这一个深度衰退期。
2024年,行业淘汰赛仍在持续。面对当下市场,陶瓷行业知名专家姚若晗认为,陶瓷行业产量仍未见底,“预计还得往下走30%左右,明年有可能会到底部。”他表示,虽然行业进入深度衰退期,但淘汰落后产能还未实现。“真正完全退出的生产线很少,洗牌程度并不高。”
如何真正淘汰落后产能?他认为关键在于企业的自发认知和行业自律,“比如行业协会去倡导并主导通过一些国家强制性标准,类似生产许可证,达不到要求的生产线就不让生产了。”
业绩下滑、终端价格战狂飙、门店加快退出卖场…多重挑战之下,不同企业也选择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战略收缩VS逆势而动,谁更有机会活得好?一起看看他的观点——



01.

瓷砖产量预计会再下滑30%

明年有可能到达底部

最近很多上市企业公布了半年报,基本上泛家居行业上市企业的业绩都是下滑的。这一点其实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行业整体进入一个深度衰退的阶段,大家都在关注———这个形势还要多久才能稳住?到底了没有?底部有多深?会在底部徘徊多少?有没有机会反弹?
这跟中国整体的消费市场有关,而房地产是一个关联性比较强的因素。综合各方面信息,我个人判断,现在的瓷砖产量其实还没有到底部,可能明后年才会到底,快一点也得到明年。这个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说国际经济博弈、国内相关政策的力度等。
目前官方出了很多政策,但是在我们相关行业看来,好像还是不痛不痒,暂时没有那种颠覆性的、能够扭转大众心态和行业趋势的政策。很多人希望能够快一点出一些有力的政策,但是我感觉后续政策也不会是一下子把局势扭转的招数。因为如果有这样的大招,也往往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一般不敢轻易用,肯定还是多一些比较缓和的政策组合,整体求稳。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觉得底部现在还没到,明年会更难,明年可能会到底部,底部预计还得往下走个30%左右。

我们现在的产量基本上已经回到08年了,去年实际产量大概是60亿平米,今年能有50亿就不错了,再往下走20-30%,在40亿左右应该就到底了。如果没有40亿,应该也差不了多少,不至于有些人说的30亿都不到。不光是陶瓷行业,实际上是整个泛家居行业我觉得可能都要再往下走20-30%才能到底部。


02.

战略收缩VS逆势而动,

谁更有机会?

这个下滑的过程中,肯定行业洗牌会加快,比如明年到底后年稳住,没有继续往下探了,但是你想它一下子反弹多少,恐怕也是很难的。这样的情况至少会持续个两三年,期间有相当多的企业真的会洗牌出去了,因为退出了不是像以前那样,等一等可能有机会,基本上没机会了。对整个行业或者整个经济来说,它必须要走这么一个阶段。所以目前大家关心的,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怎么样才能熬过去。
大家首先是一个本能的反应,大风大浪来的时候我蹲下来甚至趴下来,尽量不要一下子被冲倒。主导思想是战略收缩,开源很难,那我就靠节流。现在大家普遍是采取这种措施,我觉得整体来说肯定是对的,但是从竞争角度来看,等于大家都没节流,而且节流一定是有个极限的,也会有一个双向作用,你节流过度了意味着你有些原来可以去争取的收入也没了。
我认为能够度过衰退阶段甚至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实现增长的(虽然比例极低),它就一定是要有一些进取动作的。它收缩,但是它不是全面收缩,在局部收缩的同时,它在某些领域可能还主动出击。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说卖场衰退撤店,很多人就不敢搞大店了,但其实还有个别企业在搞大店,甚至比原来搞得更大。
这个做法叫做逆潮流而动,是不是一定会失败?我觉得也不见得。有可能适合一些品牌,因为以前没那个时机,大家都挤得满满的,像独木桥一样很容易被挤下去。现在这条路大家都不敢走了,虽然它是个危桥,但这时候冒险投入的性价比反而有可能更高,所以我们看到个别企业现在反而在开大店,个别品牌敢这么干,也不一定就是头脑发热了。

还有一些品牌在做新的投入,甚至有其他领域的资本也在尝试投一些新模式新项目,其实也是在找这种机会。原来行业繁荣期挤得满满的时候,可能是没有这样的空间的,现在有些空间虽然风险很大,但有一些还是有一定机会可以闯过去。


03.

真正淘汰落后产能

需要行业自律、强制性标准

淘汰落后产能这个话题说了很多年了,实际上我们感觉它推进还是很慢。我们可以看到,全行业的产量实际上已经减少了一半,但是企业远远没有减少一半,企业大概也就减少20%左右,所以说产能产量减少了一半,不代表有一半企业不干了,而是说很多企业原来能干10个亿的,现在只干5个亿、3个亿,但是它还活着。
还有一些企业,一年大部分时间是停产的,但窑炉生产线还在,一有风吹草动也可以重新开工,或者自己搞不动了租给别人,有临时性的行情或者渠道就在那搞一下,随时可以撤。
这类型企业实际上对行业的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这么多年我们说淘汰落后产能,但真正完全退出的,比如说生产线都拆掉的其实很少,这也拖长了行业洗牌的过程。你洗牌不彻底,行情稍微好一点那些停掉的产能又进来了。
再有一点,地方政府、产区政府可能也有意保护当地的一些企业。但是现在,产区也面临一个问题,有些企业怎么样也活不下来,如果政府想纵容它也不见得有多少好处,反而对能够正常经营的企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所以要真正淘汰落后产能,主要并不在于政府引导,而在于企业的一种自发认知,比如我们看到佛山有些企业,它决定退出就连生产线都拆了,这是很彻底的退出,不存在侥幸心态了。还有一点,他拆了之后,把原来的工厂拿去做别的用途,他也租得出去用得上。如果别的地方你拆了之后产房场地都租不出去用不上的话,那就会纯粹耗在那里,有没有别的用处别的出路,这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这个过程中,我们判断洗牌的程度,不要看停窑了多少,也不一定要看企业注销了多少,企业注销其实影响不大的。上次有个新闻说光是佛山一下子注销了800多家陶瓷企业,其实那些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生产的,甚至几年前就已经没有实际的经营活动了,本来就是僵尸企业。我们真正要看的是一些生产型的企业到底拆了多少生产线,甚至他这个公司注销了如果是别人还在用,等于他还没拆。拆了多少生产线这个指标是可以关注一下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来看,会主动去拆生产线的企业是很少的。未来两年可能会多起来,因为有很多企业真正是看不到希望了。
如果你靠地方政府主动去砍落后产能,那是很难的,除非上面有特别强力的政策要求。因为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利益保护,肯定很难去下这个决心做这个动作。所以真正想淘汰落后产能实际上需要什么?可能更需要行业的自律,行业自身的一种主导作用,比如说行业协会去倡导并主导通过一些国家强制性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生产线你达不到要求的话,可以有相关依据不让你生产了,类似于生产许可证一样的。这种方式看起来比较残酷,但是其实长远来看对行业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快一点度过这一个深度衰退期。

对于真正被淘汰的一些企业,我也一直持这个观点,退出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存在侥幸心理,你最终可能把前面赚的钱还赔进去。所以在淘汰落后产能这一块,怎么样去加速这个过程,我觉得需要多种因素和力量的推进,一个是市场本身的因素,还有一个是地方政府的一些理念和取向,但能够起到比较重要作用的,还是一个行业的自律。行业组织通过国家相关的一些机构去制定相关的标准,甚至达不到要求你就不能生产。当然,标准要制定合理要体现公平,因为这些标准本身也代表一种导向,更重要的就是让执行层面有所依据。


————

这是陶城报微信第 3407 期 

订报:0757-88038622

佛山一企业10多名员工讨薪?陶瓷行业多起“讨薪案”
开窑率、降本增效、渠道、海外…东鹏蒙娜丽莎帝欧箭牌天安科达这样回复投资者
听说,努力工作的陶瓷人都有【在看】

陶城报
从1989年开始我就玩陶瓷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