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淘汰后,福建陶企靠什么与强者共舞?

乐活   2024-09-18 21:25   广东  
业内人士普遍判断,接下来的市场行情会很艰难,瓷砖整体产量可能要比高峰期下滑一半甚至更多。在此期间,竞争将会异常激烈,不具备强大竞争实力的企业,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福建产区由于前期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引领,在后来的大转型中,主产区泉州虽然不断开发出新品类,并由此实现了从外墙砖主导到仿古砖、薄板、中板、木纹砖、罗马柱、以及地铺石等品类全面发展的特色产区新格局,可依旧也没有诞生出类似简一、欧文莱这样的品类领导者。

那么,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也缺乏品类强势领导者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接下来,当行业淘汰赛结束,市场份额集中度提高,广东一些头部企业“势力”越来越大。福建陶企又还有哪些“招”可以打?



“不大不强”对产区内外的影响

缺大型龙头企业、缺强势品类领导者带动,给福建产区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具体而言,由于缺大型龙头企业引领,福建产区的行业影响力受到局限,个体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产品溢价能力也受制约。即使有技术工艺原创,也难以在市场上快速推广。如2012年华鸿研发出“羊脂釉”柔光大理石,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推广,最终还是没有推成功。
而在产区内部,大家彼此相差不了多少,谁也不服谁,也就形成不了凝聚力和共识,自然也没有行业自律可言。企业不具代表性,也就难与当地相关部门充分对话与建言献策;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等共性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破解;此外还有缺乏人才聚集等问题,这对产区健康发展、企业向强都不利。

缺品类领导者,竞争难以良性。福建虽有品类开创者和推动者,可是目前还缺领导者。其结果只能是价格混战状态,一个品类不到两年价格就触底。在这样的局面里,大家只能是微利经营,难以做强。

试想一下,如果各品类都有强势领导者,价格竞争就有了缓冲带,留给了跟进者形成第一、第二、第三……品牌梯队空间和价格区间,自然就延长了品类保值期。
可要成为领导者,一出场就要与众不同。既要有共同做大市场的胸怀,又要有引领者的气魄和姿态以及长远规划,不仅要花大力气推广、做大市场,而且还要让跟进者在产品与价格方面始终处在追赶的路上。可如此一来费时又费力,大家还是习惯更简单的拼价,这就是品类领导者难产之所在。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宝达和联兴的仿古砖、国星的厚砖、豪华的木纹砖、国达的外墙整装,已经开始和同品类企业拉开差距,领导者呼之欲出。


未来靠什么与强者共存?整合

或许有些人会问,虽然福建陶企不大不强,但毕竟大部分企业也还是活得好好的,它们自有生存空间。

应该说,此前企业的生存空间,主要还是得益于市场红利。当下,建陶行业进入低迷期,这轮大淘汰后,最终能剩下的都是实力强大的,或某一领域的强者。到那时,福建产区靠什么与强者共舞,不得不引起思考。笔者认为,只有走整合这条路,来做强实力、做好高质产品供应。

一是厂家之间整合,增强实力。由于福建企业大部分规模小,单线产能少,而且又是多品类,在这种情况下相互合作或整合在一起,一方面通过各自的优势互补,增强各种高质产品的供应能力;另一方面提升生产系统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第三还能壮大企业综合实力,在创新研发、营销推广、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才有更大的信心投入和更加用心做好做实。
二是厂家与销售商之间整合,增强销售力。在福建丰富的销售资源里,有不少优质销售商或品牌商,通过各种方式把这些优质力量整合过来,厂家的销售力自然就变得很强大。这于人于己都是双赢,是可行之举。
由此可见,厂家间整合再加上厂商整合,福建陶企变强变大就有了坚实的支撑。当然,除此之外,做好技术工艺研发和营销策划,助力高端市场占有率提升等工作,也不能忽视。
接下来,只要在优势互补、专线专窑、产销合力等整合方式上不断去探索,不断把成功经验引入消化,同时在整合面前,放下“宁做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放下面子思变前行,未来福建陶企才能与强者共存。


————

这是陶城报微信第 3413 

订报:0757-88038622

未来2年是整装暴雷高峰期?陶企抢流量还有哪些新模式
A股上市公司1100多份辞职公告?多家家居建材企业人事调整
听说,努力工作的陶瓷人都有【在看】

陶城报
从1989年开始我就玩陶瓷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