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生物制药领域的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市场需求对效率、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倒逼生物制药全产业链升级,其中每个节点都已经高度专业化,即使是跨国制药巨头也难以面面俱到,需要寻找专业可靠的合作伙伴提高效率,分摊风险。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市场对高质量、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生物制品的需求,不断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和法规挑战,生物制药企业对生物制剂生产工艺控制和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0月22日,第一场直播主题为“制剂智造——生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的颗粒控制”,主讲嘉宾为药明生物生物制剂生产部主任董汇。
在对颗粒的定义、种类以及尺寸来源等基础概念进行介绍后,董汇从颗粒控制的重要性及要求、物料质量控制与无菌生产环境、质量标准与操作规范建立与执行三个方面,介绍了颗粒控制的挑战与要点。
对于颗粒控制,董汇表示不同类型的颗粒,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对于内源性颗粒,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处方和工艺来减少其产生;对于外源性颗粒,我们则需要加强物料管理、环境控制和人员管理等措施,防止其引入产品。
对于物料控制与无菌环境,物料质量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特别是与产品直接接触的物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需要对供应商的质量保障进行明确,包括物料的颗粒控制、环境控制、人员管理等,同时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并进行长期追踪的。此外,无菌生产环境也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无菌操作中,人员行为需要有目的性,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质量标准与操作规范,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颗粒要求进行严格的质量标准考察。操作规范方面,需要关注关键设备的操作和清洁方式,减少颗粒累积保障产品清洁度。还需要对人员进行包括视力检查、现场流程培训在内的考核,并认识到人工灯检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掌握颗粒控制的关键技术和方法,对于提升生物制剂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产品的投诉与召回风险,还有助于满足监管机构的要求,确保企业合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和成长,药明生物建立了强大的制剂生产网络与能力,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同时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
当前,药明生物的客户包括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多个DP基地拥有丰富的制剂生产资源,并已通过FDA、EMA、NMPA等多项认证。生产线采用全抛弃型设计,具备100%顶空采样分析检测、全自动灯检和定制化、商业化包装服务能力。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为药明生物提供了强大的生产保障。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药明生物已完成了188个新项目的技术转移,成功率100%。
自2014年以来,药明生物累计完成1780+个DP批次,成功率达99%,近3年来成功率为100%。药明生物的DP设施累计通过了34次法规审计和350+次全球区域客户审计,没有任何关键缺陷。充分证明了药明生物团队在无菌生产管理和无菌质量保障方面的能力。
完整直播回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10月24日,第二场直播主题为“灌装之谜——高粘度制剂产品的灌装:挑战与应对策略”,主讲嘉宾为药明生物生物制剂生产部副主任高盼。
直播开始,高盼首先对高粘度产品的定义与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介绍。
高粘度生物制剂的粘度特性对于产品的稳定性、释放速度以及用药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这些产品改善了敏感分子的稳定性,并且通过高浓度降低了药效释放速度,增强了局部用药效果,在慢病领域开发和获批趋势愈发明显。产品多样性强和给药系统多,都丰富了高粘度制剂的运用场景。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高粘度产品在制剂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面临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药明生物凭借其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专业能力,在高粘度和小装量制剂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公司不仅拥有丰富的制剂生产资源,还不断探索新技术,如隔离器、自动化和一次性技术等,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之后,高盼从灌装过程的挑战与应对、灌装工艺开发的挑战与应对和生产策略与风险控制三方面介绍了药明生物在高粘度高浓度制剂生产方面的能力:
对于灌装过程的挑战与应对,高粘度产品的灌装过程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挑战最为集中的部分。灌装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针对这些挑战,药明生物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公司不仅优化了灌装工艺参数,提前进行充分考察和准备,在生产前进行模拟实验,还引入了先进的灌装设备和技术。特别是其基于一次性技术与蠕动泵技术相结合的灌装平台,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种平台不仅提高了灌装效率和精度,还降低了污染风险,确保了产品的无菌性和完整性。
对于灌装工艺开发来说,工艺参数的设定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关键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产品的外观、无菌性、完整性以及装量和体积的波动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药明生物在前期技术转移和研究中进行了充分的考察和准备。公司设计了更为严苛的考察和接受标准,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强调了在生产前进行模拟和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生产中进行充分研究、制定合理的参数和控制措施的必要性。
生产策略与风险控制方面,停机是高粘度料液灌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停机不仅影响生产效率,更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潜在风险。为了应对这类挑战,药明生物提出了药品生物制剂平台生产的闭环策略。这种策略不仅确保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还降低了后期工艺风险。同时,公司引入了庞大概念,对高粘度或小装量的制剂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评估。通过科学系统的统计分析工具,对所有收到的数据进行全面评价和分析,以确保产品在后期生产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药明生物在高粘度高浓度制剂领域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专业能力。公司的制剂生产网络遍布全球,以技术和质量为发展原则和准则,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近年来,药明生物的制剂平台完成了近20个高浓度高粘度产品的灌装生产项目,拥有非常丰富的高粘度制剂产品灌装经验和成熟团队,欢迎前来咨询。
完整直播回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10月29日,第三场直播主题为“无菌屏障——屏障系统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运用”,主讲嘉宾为药明生物生物制剂生产部主任姬志峰。
无菌控制是生物制剂成品生产的重要保障,由此诞生的无菌屏障系统作为确保药品生产无菌环境的关键技术,经历了从基础到高精尖的快速发展。如今,以O-RABS线(Open Restricted Access Barrier Systems)、开放/闭合式隔离器,以及与机器人技术结合的主流技术,正引领着无菌制剂生产的新标准。无菌技术及法规标准的演变,驱动着无菌控制技术的进步。在快速变化的生产环境和全球监管机构对无菌药品生产愈加升高的要求下,无菌屏障系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生产环境和法规要求。
姬志峰对无菌屏障系统的技术应用和管理进行了分享。
技术应用方面,O-RABS线和隔离器在无菌制剂生产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隔离器,无论是开放式还是闭合式,都提供了一个高度控制的无菌环境。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也已成为无菌制剂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员是无菌制剂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源之一,所以要定期培训,提高人员的无菌意识和操作技能。此外,无菌边界控制是确保无菌环境稳定的关键。这方面,药明生物拥有十分丰富的经验。
无菌屏障系统管理方面,药明生物在全球各地拥有多个制剂生产基地,可以灵活响应客户需求,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无菌制剂生产服务,包括无菌液体和冻干静脉注射液以及PFS(预充注射器)药品生产、包装、技术转让和项目管理等。在设备兼容性方面,药明生物在设备选择、配置和优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针对无菌洁净技术的应用。在冻干产品这种对无菌生产要求更高的品种上,药明生物拥有多条商业冻干生产线,实践经验丰富,总计交付了超过200多个批次的冻干产品生产,成功率为100%。
为了更好优化无菌边界和无菌过滤,药明生物还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小组,进行知识分享和探讨,最终形成技术文件,更好指导生产。依托于技术积累,2019年开始,药明生物开始运用PUPSIT灭菌后使用前完整性测试进行验证。一开始药明生物还依赖于国内外供应商,从2021年开始逐步过渡到自行设计和优化,克服了许多缺点。目前,该系统经过FDA、EMA和NMPA的审计,实现0缺陷的成绩。
为了实现对无菌边界的控制,药明生物成立了跨部门小组来进行风险的识别和优化,通过跨职能协作、统一控制要求、设施现场管理等方法来确保无菌边界的稳定性。
完整直播回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
10月31日,第四场直播主题为“技术转移——生物制剂技术转移的难点总结和案例分享”,主讲嘉宾为药明生物生物制剂生产部副主任陈慧茹。
陈慧茹首先分享了技术转移的背景及挑战。技术转移,作为生物药从研发迈向生产的重要一步,其复杂性和挑战性不容忽视。在生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研发阶段到生产放大的跨越,还是生产场所的转移,乃至生产外包的合作模式,技术转移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一过程中,转出方与接收方常常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工艺参数的细微差异导致的生产不稳定,质量属性的波动,以及最终产品效果的差异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更可能危及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企业的市场信誉。
陈慧茹表示,技术转移不仅仅局限于文件的传递和知识的共享,更是一个涉及生命周期管理、成功标准设定、项目管理方式选择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技术转移成功的基石。
接着陈慧茹剖析了技术转移中的难点,包括理解法规指导原则,把握关键考量点和妥善应对挑战。技术转移首先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指导原则,满足监管要求。其次,转移过程中要精准把握诸如关键质量属性、关键物料质量标准、已完成的验证或确认状态等关键考量点。最后,面对挑战灵活性和创新性是关键,转出方和接收方需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药明生物平台在无菌制剂灌装工艺开发、全球化生产平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平台通过完善的支持体系和高效的服务流程,已成功完成超过180个新项目的技术转移,成功率高达100%。
在技术转移的具体实践中,药明生物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如光照强度下的光敏感项目等。通过案例分享,陈慧茹展示了平台如何针对特定项目制定控制策略,如定制遮光罩、优化光照条件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她强调,技术转移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技术层面的能力,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高效沟通。
而与此同时,随着法规对制剂产品过量灌装的控制要求日益严格,技术转移过程中如何确保灌装量的准确性成为了新的挑战。对此,药明生物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实际操作中,项目组需通过精确的灌装量评估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灌装量符合法规要求。
在具体案例中,针对由于标识装量和速溶体积的差异,导致产品蛋白含量上限无法满足政策要求的情况。陈慧茹展示了项目组如何通过提升灌装量、收紧灌装精度等措施,成功降低风险并满足法规需求。技术转移过程中需不断优化工艺参数和控制策略,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完整直播回放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