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乐舞俑》——文物的“活化”和文化想象
一方面是舞俑的“活化”。舞俑经历了从“形”的静态展示到“势”的动态预示,再到“动”的鲜活演绎的奇妙转化。伴随着悠扬驼铃的轻响与异域胡乐的旋律交织,五位蓄着络腮胡子的胡人依次跃入眼帘,生动地呈现舞俑的各种“动势”,包括舞者手中的乐器弹拨,脚下的“跳转腾挪”,以及多次的“昂首大踏步”等,诙谐且幽默,博物馆里的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陈列物,而是化身为性格明朗、富有生命力的“人”。
另一方面是舞俑的“文化想象”。舞者顿点摇摆的动律,拧身多变的舞姿,洒脱豪迈的性格,加上欢快热烈、富有情感张力的“附点音符,四连音”等,营造了一种浪漫、绮丽的“文化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丝绸之路,甚至是今天“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互通、携手同行的繁荣景象,以及海纳百川、多元并包的豁达心胸。我们憧憬着这样一个气象万千的“理想国”。
那么,如何让舞俑“复活”?是仅仅局限于姿态的精准再现,还是应进行更具时代感的当代性转化,是旨在表达今人的生活态度,还是要有某种深层的精神追求?这个作品在某些层面给了我们启示。
(文字:黄立斐 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