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考研考博关键词:移情
文摘
2024-10-14 18:08
福建
一般不指世俗意义上的从此对象向彼对象的情感转移。这个词用作心理学、哲学和美学的专门术语时,主要含义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当我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审美对象时,就会将情感注入到对象中,感到对象具有了某种情感色彩。以将情感移入到非人类对象或对象的形式为主。这种思想可以溯源到I.康德通过主体的赋予,使对象的意义得以形成的观点。受康德影响,一些哲学家和美学家发展了对物的移情的观点。J.G.von赫尔德的自然观对这种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R.菲舍尔明确提出了移情说,R.H.洛采、J.伏尔盖特都发展了这一学说。T.利普斯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他在《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他将移情区分为4种类型:①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延。②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③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④生物感性表现的移情,把人们的外貌作为他们内心生命的表征,使人的音容笑貌充满意蕴。在利普斯之后,K.格罗斯试图从生理学的角度把移情看作一种内模仿。英国美学家浮龙·李将这种思想引入到英语世界,对包括J.杜威在内的许多英美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W.沃林格采用了“移情”这个词,并将之与“抽象”对立起来。他认为,移情仅仅促使人们进行艺术再现,即根据对象的形象进行生命的还原。除此以外,从古埃及艺术,到现代非洲艺术、哥特式或巴罗克,以至现代艺术中,都可以发现一种不同于移情的抽象冲动。他认为,只有这两种冲动的相互作用,才是艺术的根源。反对沃林格所代表的形式主义倾向的人,则认为“移情”不仅可以使人认同自然的形象,而且可以激活抽象的几何形式,并赋予它们以意义。中国学者朱光潜也将“移情”当作对物质对象的感情移入,他将这种观点看成是建立在他给予了独特解释的“心理距离”说基础上的一种思想,努力凸现物我同一的特点,而这又与传统中国哲学,特别是庄子的哲学思想相一致。沃林格和朱光潜都以自己的特殊解读丰富了利普斯的移情思想。第二类是指设身处地的思考,设想自我处在与他人同样情境中所具有的同样的思想状况。这一类的移情一方面深化了前一类移情的含义,不再仅仅将对象涂上主体的情感色彩,而且与对象进行换位思考与感受,同时,摒除了前一类移情施及于无生命对象和几何形式的无限扩大化,仅将移情对象局限于与主体直接发生个人关系的他人。儿童心理学认为,幼儿在与人交往中试验自己的行动在别人身上的反应,意识到别人也是与自己同样的人,并进而通过将自我客观化而形成对自我的认识,这是儿童智力发展到达一个阶段的标志。类似的情况在原始人类学研究中也存在,人类学家发现,只是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新人出现以后,人类才具有了这种移情的能力。E.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通论》中,将“移情”当作与现象学相对的心理学事实,人通过“移情”获得对他人的体验,并以“移情”为中介,形成一种主体间经验,从而构成一种主体间的世界。后来存在主义哲学“与他人共存”的思想,就从这种观点生发开来。E.施泰因所著的《论移情问题》一书,对胡塞尔的“移情”思想,特别是这种思想在艺术欣赏方面的意义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俄国学者M.M.巴赫金在讨论他的“应答性”与“对话主义”理论时,也论述了“移情”问题。他认为,审美活动是在“移情”之后才出现的。“移情”是通过将自我投射到他人的位置之上而获得的经验。但是,巴赫金认为,“文化领域没有内在的疆域”“每一个文化活动都存在于边界之上”。这些思想有助于纠正“移情”的单向性,从而将审美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之上。除了上面两种对移情的理解外,还存在着演员对所扮角色的“移情”,以及在一些地域艺术,特别是南亚的艺术中,人对动物的“移情”等,这些都是研究“移情”时应考虑的现象。“移情”开始是作为心理学概念而出现的,但它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常常由于其内省的性质而受到实验心理学的质疑,而在儿童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等许多领域,这个概念却被人们广泛使用,在一些现代哲学美学理论的建构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舞蹈学术志
发展舞蹈艺术 发明舞蹈学术 发扬舞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