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艺术理论家、批评家C.贝尔和R.弗莱[注]。
贝尔在1913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认为“存在一种由视觉艺术作品所唤起的独特情感……如果找到唤起这种情感的所有对象的共同的或独特的属性……也就发现了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即将艺术作品与其他对象区分开来的那种属性”。这种独特情感,与艺术家的直觉和本能以及艺术家的观察和表达有关,它只能由艺术作品唤起,与生活情感不同,“多数人在禽鸟、鲜花以及蝴蝶的翅膀上所感受到的情感,与他们在绘画、陶瓷、庙宇以及雕塑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极为不同”。贝尔进一步指出唤起这种独特感情的艺术品的“共同的或独特的属性”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即“在每件作品中,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激发了我们的审美情感。我把线条和颜色的这些组合和关系,以及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作‘有意味的形式’,它就是所有视觉艺术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共性”。在贝尔看来,“有意味的形式”是纯粹的形式,超脱生活的厉害关系,它不具有描述性,不是对信息和观念的传达,不是手段而是对象,是目的,它唤起审美情感。在艺术家“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刻,他不是把对象看作裹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的手段,而是把它看作纯粹的形式。他是在纯粹的形式中感受到被激发的情感的,或者说,他总是通过纯粹的形式来感受到这种情感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简洁的,“没有简洁,艺术就无法存在,因为艺术就是创造‘有意味的形式’,而只有简化才能把‘有意味的形式’从无意味的形式之中解放出来”。“有意味的形式”是对终极实在的揭示,“我们不是在认识它的偶然的、有限的价值,而是认识其本质性的现实,认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神性,认识个体的一般性,认识无所不在的韵律”。艺术家通过“有意味的形式”来表达审美情感,观众又从艺术品的形式中感受到审美情感,“有意味的形式”是沟通艺术家与观众的载体与媒介。
弗莱提出“双重生活”的概念,将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做区分,并认为现实生活唤起道德情感,想象生活唤起审美情感,“艺术是想象生活的表现”,“对于某一对象中的有目的的秩序与变化的知觉,是我们产生一种情感,我们借说这对象是美的来表达这种情感”。贝尔与弗莱共同提出了形式主义的艺术本质观,推动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