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丨苹果蠹蛾

文摘   2025-01-20 15:25   天津  

加强生物安全管

防范外来物种侵害


苹果蠹蛾简介

苹果蠹蛾(学名:Cydia pomonella),属鳞翅目卷蛾科,杂食性钻蛀害虫,有很强的适应性、抗逆性和繁殖能力,是一类对世界水果生产具有重大影响的有害生物。

苹果蠹蛾于2007年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10年1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列为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020年9月15日,苹果蠹蛾被农业农村部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形态特征




卵呈椭圆形,极扁平,中央部分略隆起,初产时像一极薄的蜡滴,半透明,随着胚胎发育,中央部分呈黄色,并显出一圈断续的红色斑点,后连成整圈,孵化前能透见幼虫。卵壳表面无显著刻纹,放大100倍以上时,则可见不规则的细微皱纹。



幼虫


点我一下


初龄幼虫体多为淡黄白色,成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多为淡红色,头部黄褐色,前胸盾片淡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蛹黄褐色,体长7-10毫米,复眼黑色。



成虫



成虫体长约为8毫米,翅展在15-22毫米之间,体色为灰褐色,前翅臀角处有深褐色椭圆形大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翅基部颜色为浅灰色,中部颜色最浅,杂有波状纹。后翅黄褐色,前缘成弧形突出。


生活习性及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苹果蠹蛾的成虫多在夜间活动,对黑光灯敏感,其成虫还具有趋化性,可以被糖醋罐中的化学物质吸引。另外,苹果蠹蛾的成虫在产卵时表现出选择性,偏好在苹果和沙果树上产卵。卵通常产在树冠的不同部位,向阳背风的地方最多,显示出对光照和温度的偏好。

幼虫阶段具有滞育习性,部分幼虫会在老熟后滞育并结茧越夏越冬。幼虫还表现出转果为害的行为,即从一个果实转移到另一个果实,特别是在相邻的果实之间,有时一个果实内会有多头幼虫同时为害。此外,幼虫还表现出偏食种子的习性。



分布范围


苹果蠹蛾的原产地为欧洲东南部,后广泛分布。

在中国,苹果蠹蛾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的中西部等地。具体来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苹果蠹蛾分布于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多个地区。在甘肃省,则主要分布于酒泉市(包括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安西县)等地。

国外主要分布在印度、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格鲁吉亚等。


物种危害及防治


物种危害


苹果蠹蛾是一种对水果产业造成重大损害的害虫,具体危害包括:

直接损害:幼虫蛀食果实,从外到内破坏果肉和果心,导致果实提前脱落和腐烂。这种损害不仅减少了产量,还降低了果实的质量。

粪便堆积:幼虫在蛀食过程中排出的粪便和碎屑会缠绕在果实上,这不仅增加了果实的杂质,还可能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口感。

高发生率:苹果蠹蛾的蛀果率普遍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70%至100%,这极大地影响了水果的生产和销售。

长距离传播:苹果蠹蛾具有迁飞性,幼虫可以通过果品调运而远距离传播,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防治方法



为了有效控制这种害虫,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农业防治

清洁果园:及时清除果园内的落果、枯枝和杂草。因为苹果蠹蛾的幼虫会在落果中继续发育,清除落果可以有效减少虫源。例如,在果实收获后,应迅速清理果园地面,将落果集中深埋或销毁。

刮除老树皮:冬季果树休眠期,刮除树干和主枝上的老树皮。许多害虫会在树皮缝隙中越冬,刮皮可以破坏苹果蠹蛾的越冬场所,降低来年的虫口密度。刮下的树皮也要集中处理,防止害虫逃逸。

合理修剪:通过合理的果树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这样不仅有利于果树生长,还能减少苹果蠹蛾喜欢的隐蔽环境,使其不利于生存和繁殖。

物理防治

糖醋液诱捕:利用苹果蠹蛾成虫对糖醋液的趋性来诱捕。糖醋液的制作方法一般是糖、醋、酒、水按照 3:4:1:2 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量敌百虫等杀虫剂。将糖醋液装入开口较大的容器中,如塑料盆或广口瓶,悬挂在果树的外围树枝上,每亩果园悬挂 3 - 5 个。

性诱剂诱捕:性诱剂是一种仿生的防治手段。它是模拟苹果蠹蛾雌性成虫释放的性信息素,吸引雄性成虫。将含有性诱剂的诱捕器(如三角形诱捕器或水盆诱捕器)悬挂在果园中,每亩设置 3 - 5 个诱捕器。当雄性成虫被诱捕后,会干扰其交配,从而降低繁殖率。


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苹果蠹蛾的天敌有赤眼蜂、姬蜂等寄生蜂。可以在果园内释放这些寄生蜂来控制苹果蠹蛾的数量。例如,在苹果蠹蛾卵期释放赤眼蜂,赤眼蜂会将自己的卵产在苹果蠹蛾的卵内,通过寄生的方式消灭害虫。


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药剂:可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剂,如氯虫・高氯氟、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这些药剂对苹果蠹蛾有较好的毒杀作用。

把握施药时机:关键时期是在苹果蠹蛾的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初龄期。这个阶段的幼虫抗药性较弱,此时施药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需要连续施药 2 - 3 次,每次间隔 7 - 10 天。施药时要注意均匀喷雾,确保果树的叶片、果实和枝干都能接触到药剂。同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的剂量和安全间隔期操作,以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海关提示

根据《生物安全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违反规定的,海关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

供稿单位:动植物检疫处、天津新港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编辑:张畯

校对:吴昀卓、牛春敬

审核:张蕾、孙英培

天津海关12360热线
天津海关官方信息平台,发布重要信息、解读政策法规、实施政务公开、提供业务咨询、通关协助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