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设定生活界限,才能让人生更自由

文摘   2024-08-31 09:41   河南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界限》作者:  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注册心理治疗师。




界限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跨越界限,需要征求对方的同意;不干涉别人,才是真正的修养和成熟。

本书为你提供了一套简明扼要的方法,帮你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界限问题,探讨你对界限的需求程度,教你一步步地设定和执行自己的界限,同时又不会感到内疚,厘清与他人的关系,有勇气展开健康的人际交往。

前段时间做过一期直播,跟这本书是同一话题,有些观点就取自这本书。要是你没看过,推荐关注视频号:生活黑客,然后在 直播回话能找到最近期三期的内容,都跟边界、沟通和感情有关,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讨论问题,值得一看。


哪些迹象表明你需要心理界限?






哪些迹象表明你需要心理界限?

• 感觉不堪重负
• 对向你求助的人产生抗拒
• 拒绝和你认为可能有求于你的人交流
• 发出过“常常帮助别人却从未得到回报”的感叹
• 感到筋疲力尽
• 常常幻想自己能抛开一切一走了之
• 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网上发帖的巨大反响让我看到了人们对于设定心理界限的强烈需求。不少网友发给我“请帮帮我,我有界限问题”的求助信息。我每周都会主持一次网上咨询活动,其中85%的网友提问都与界限有关。

我收到的问题大多是这样的:
• 我每周跟一帮朋友出去时,他们都喝得烂醉,我感觉很不舒服,我该怎么办?
• 我弟弟老是向我借钱,我每次都无法拒绝,怎么办?
• 父母要我回家过节,可我打算去伴侣家过节,我该怎么跟他们说呢?

人们为何不尊重你的界限?
• 你不把自己当回事
• 你从不要求别人负责任
• 你因为设定界限而向人道歉
• 你把规则定得太灵活
• 你的表达含糊不清
• 你从不用语言表达你的界限(尽管它们都在你的脑子里)
• 你认为有些话说一次就够了
• 你认为别人会根据你对他们越界行为的反应来判断你的需求


界限的重要性

自我关爱的根本在于设定边界

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应设定界限。有界限,更自由!一、界限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划定界限呢?界限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厘清各种人际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更有分寸地与他人相处。它有时候是一个尺度,是一个分寸,更是一个保护屏障。让我们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而不是让我们沉陷于“烂好人”的人设里,把自己搞的疲惫不堪,万劫不复。

作者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给我们总计了设定界限的意义:
·界限是负担过重时的一种保护措施 ·
界限是自我关爱的表现 ·界限定义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
·界限界定了人际关系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界限是对一段关系产生预期的参数 
·界限是使自己的需求获得他人支持的一种方式 
·界限是向他人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 
·界限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界限是消除误会,坦诚相待的一种方式 
·界限是获取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我们要设定界限的原因,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坦诚相待。


认识界限




设定健康有益的界限会让你感到安全和平静,觉得自己被爱、被尊重。界限不仅可以定义他人在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可以定义你在他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而它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界限的意义:
• 界限是负担过重时的一种保护措施
• 界限是自我关爱的表现
• 界限定义了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
• 界限界定了人际关系中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行为
• 界限是对一段关系产生预期的参数
• 界限是使自己的需求获得他人支持的一种方式
• 界限是向他人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
• 界限是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 界限是消除误会、坦诚相待的一种方式
• 界限是获得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界限是提醒别人如何对待你的一种暗示。它可以很明确,比如直截了当地说“我要告诉你的这件事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我希望你能保守秘密”,也可以很含蓄,比如在门口为客人准备一个放置鞋袜的篮子起到暗示作用。当你在为自己设定界限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别人试图向你传达的界限。

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性格决定了他如何接受和执行界限。如果你的原生家庭从不互相沟通彼此的界限,或者经常忽视这些界限,那么你长大后很可能会缺乏沟通技巧,很难坚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松散的界限
松散的界限最不牢靠,它们多因表达不当而形成,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损害你的身心健康。

这样的界限会让你感到筋疲力尽、负担过重、抑郁焦虑,还会导致不健康的人际关系。开篇故事里的金就是被松散界限影响了身心健康的典型。

界限松散一般表现为:
• 过度分享
• 过度相互依赖
• 情感纠缠(和他人之间缺乏情感分离)
• 无力拒绝
• 一味取悦他人
• 过度依赖他人的反馈
• 一被拒绝就六神无主
• 愿意接受虐待

设定松散界限的例子:
• 答应做你不想做的事
• 尽管自己手头很紧也要借钱给别人,或者认为借钱给别人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情

僵硬的界限
僵硬的界限则是另一个极端。它相当于在心里筑起一道墙,把他人拒之门外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但是,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保证安全是非常不健康的,这样做会引发一系列其他问题。如果说松散界限会导致不健康的过分亲密(情感纠缠),那么设定僵硬界限则是一种以制造距离为目的的自我保护机制。形成这种界限通常是因为害怕自己变得脆弱或有过被人利用的经历。

设定僵硬界限的人会定下严格的规则,面对任何情况都绝不破例。假如一个界限僵硬的人说“我从不借钱给别人”,他一定会说到做到,即使是一个从不四处借钱的朋友此刻正深陷危机,他也绝不会心软。

界限僵硬一般表现为:
• 从不分享
• 筑起心灵的围墙
• 从不暴露自己的脆弱
• 把别人拒之门外
• 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
• 凡事都说一不二

设定僵硬界限的例子:
• 严厉地拒绝,以阻止他人的再次请求
• 坚决不帮姐姐照看小孩

健康的界限
当你过去遇到的问题没有再次出现在你目前的人际交往中,这基本就可以说明你设置的界限是健康的。这需要你十分了解自己的情绪、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同时还需要配合清楚有效的沟通。

界限健康一般表现为:
• 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 适当地与人分享
• 在可信赖的人面前适当地示弱
• 能坦然拒绝别人
• 能坦然接受拒绝,不认为对方是故意的

设定健康界限的例子:
• 不为拒绝他人而感到抱歉,因为那是当下对自己最有益的选择
• 在经济上支持他人,前提是时机合适且不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


界限的三种类型
作者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把人际相处的关系模式分为三种:松散的界限、僵硬的界限、健康的界限。

1、松散的界限 
松散的界限有以下的一些表现:·过度分享 ·过度相互依赖 ·情感纠缠 ·无力拒绝 ·为取悦他人 ·过度依赖他人的反馈 ·一被拒绝就六神无主 ·愿意接受虐待

界限松散的人更加没有主见,更容易依附于他人,对他人的话言听计从。有时候,甚至会为了取悦于他人,把自己搞得很疲惫。

2、僵硬的界限
界限松散的人有以下的表现:·从不分享 ·筑起心灵的围墙 ·从不暴露自己的脆弱 ·把别人拒之门外 ·对他人有很高的期望 ·凡事都说一不二

这一类人心门紧锁,任何人都走不进去,他们总把人拒之门外。不爱分享,说一不二,渐渐地会使别人都对他敬而远之。

3、健康的界限
健康的界限有以下表现:·明确自己的价值观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适当的与人分享 ·在可信赖的人面前适当的示弱 ·能坦然拒绝别人 ·能够坦然接受拒绝,不认为对方是故意的

健康的界限是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他们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按照自己的内心去做事。他们能够与他人适度的分享。当面对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能够巧妙地拒绝。


练习
在一张纸上完成以下练习:
① 想一想别人对你说“不”的时候你有什么反应?你能做出更健康的反应吗?
② 想一想你是否有过心里拒绝、嘴上却不说的经历?你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界限?
③ 你认为身边的人会如何回应你的界限?是真实情况还是你自己的假设?你过去的哪段经历使你做出了这样的假设?
④ 目前你需要在哪里设定界限?请列出三个或三段你想要设定新界限的地方或关系。


界限模糊导致身心俱疲



疲劳的感觉常常一发不可收拾,而设定界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过度疲劳是一个人情绪、精神或身体严重透支的后果。

造成过度疲劳的原因包括:
• 不懂得适时拒绝
• 不懂得如何拒绝
• 优先考虑他人的需求
• 总想取悦他人
• “超级英雄综合征”(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 不切实际的预期
• 做出的努力得不到赞赏



身体不会说谎
当你心里拒绝、嘴上却不得不答应时,你的身体必定会发出某种消极的信号。比如别人占了你的便宜,你看似不计较,心里却总感觉不舒服。再比如你做事时心不甘情不愿,你的身体也会不那么配合。

缺乏界限的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最容易产生怨恨、愤怒和挫败感:
• 感觉需求不被重视
• 设定了界限,但效果不佳
• 答应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 感觉自己被利用
• 逃避设定界限

在一张纸上写下你所有的任务、活动以及你在生活中的不同身份所附带的责任。根据下列符号的含义来标记每一个事项(有些事项可能需要用到多个符号):
喜欢做的事
耗时较多
耗时多的事
能让我精力充沛

1、自己的事
2、别人的事

完成之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 清单上哪些事项的标记出乎你的意料?
• 这份清单上还缺什么?
• 必须删掉哪些事项才能腾出时间来做你喜欢的事?


生活中常见的6种界限



生活中常见的6种界限,它们分别是物理界限、性界限、认知界限、情感界限、物质界限和时间界限。


物理界限
“物理界限”指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和他能够接受的身体接触程度。“物理空间”就是一个人周围的自然空间。

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怎样的环境能让自己感觉舒适,因此对物理空间的需求也各不相同。至于什么样的身体接触才是恰当的,看法更是因人而异。

由于物理界限会随着我们身处的环境、关系的亲疏以及舒适感的变化而变化,我们更应及时向对方说明自己对个人空间的要求和对身体接触的限制。


性界限
绝不能未经他人允许就触摸对方的身体,更不能对未成年人实施任何性行为。一切未经双方同意的身体接触、性言论或者性行为都是违反性界限的表现。

绝不允许带任何未成年人到与性有关的场合,也不准当着他们的面讨论与性有关的话题。由于未成年人尚不具备明确性界限的能力,成年人在面对未成年人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与大多需要明确表达的界限不同,有些性界限即使不说大家也应该自觉遵守,比如不准对他人实施强奸或骚扰。这些规则一旦被破坏,轻则违背公序良俗,重则触犯法律法规。


认知界限
此处的“认知”指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和想法。人人都有权对任何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人则无权忽视、轻视或取笑你的观点。


情感界限
我们之所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当然是希望获得对方的支持和认可。然而,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对有些人来说来之不易。

这些人的情绪不被重视,感受也常常被忽略,其实这都是情感界限被侵犯的表现。情感界限被侵犯的人通常很难再对别人吐露心声。


物质界限
物质界限跟你的个人财产有关。你对自己的东西享有一切权利,可以选择与人分享,也有权要求别人如何对待它。

当你把一件完好的东西借给了朋友,就理应要求他完璧归赵。如果东西还回来时已有残缺,那么借东西的人就侵犯了你的物质界限。


时间界限
时间界限涉及的不仅是一个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还包括允许别人如何占用自己的时间,如何处理别人的请求,以及如何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很难平衡工作与生活,甚至做不到自我关爱和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别人做事是违反自己时间界限的最突出表现。

一个人如果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表明他缺乏健康的时间界限。


坚定且自信地设定界限


一个坚定、自信的人是这样看待问题的:“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需求,并且会如实相告。”

最健康的交往模式莫过于坚定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界限。相较于前文提到的那些无效的沟通方式,拥有坚定自信的态度才最能够精准无误地向对方直言自己的想法。

坚定自信就是既大胆公开自己的想法又不伤及对方的感受。它不是毫无道理的苛求,而是要求对方听懂并接受你的想法。

举几例坚定自信的表达:
• 拒绝做任何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 告诉别人他们的行为会导致你怎样的感受
• 分享对过去经历的真实感想
• 即时回应对方
• 开诚布公地与对方化解矛盾,而不是说给其他不相干的人听
• 事先说明你对某事或某人的期待,而不是假设对方能看出来

努力为自己设定界限就等于是在努力提升坚定自信的能力。在与对方沟通界限时,切忌过于消极或激进,也不要消极对抗或是在思想上控制对方。说来说去,设定健康的界限靠的还是坚定自信的表达。

要成功表达自己的界限,首先态度上要坚定自信,然后轻松(或许没那么轻松,但至少每个人都做得到)地分三步走。

第一步:明确告知
尽可能直截了当地告知对方你的需求。要注意声调和语气的处理,既不能声嘶力竭,也不必低声下气。

措辞尽量简单直白,切忌使用过于复杂或专业的词汇,以防对方错失重点。开口前记得做几次深呼吸,集中注意力,确保用词精准。

第二步:直言不讳
不能只是委婉地说明自己不喜欢什么,务必要说明自己需要什么或想要什么。一定要明确提出自己的期望,或者坚决拒绝对方的条件。

以下是结合第一步和第二步为大家提供的几个例子:
• 朋友邀你一同参加一个聚会,你不想去,这时你可以说“多谢邀请,但这次我就不参加了”。
• 你不想再听朋友抱怨工作上的事,这时你可以说“我明白你工作压力很大,我认为你应该找专业人士来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比如找公司的人事部门谈一谈,或者通过员工帮助计划向相关人员求助”。
• 妈妈不停地向你吐槽弟弟的新女友,这时你可以说“我觉得这样背后议论她不太好。我希望你对她好一点儿,因为不管怎样,她都是约翰喜欢的人”。
• 伴侣时不时地提醒你又长胖了,这时你可以说“我很不喜欢你念叨我的体重,别再说了,好吗”。


第三步:消除内心的不安
处理设限之后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一直是解决界限问题最困难的一个环节,也是大家最想绕开的一个问题。其实,无论事后感到内疚、担心、悲哀、懊悔还是尴尬,这些情绪都属正常反应。

内疚。内疚是处理界限问题的必然反应和过程,尤其是当你口是心非、不认同自己的一些做法时。这些反应都是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有些孩子则被训练得处处谨小慎微、不敢言语。他们从小就被告知向别人要东西或拥有健康的界限是不礼貌的。长大后,他们依然谨记儿时的教诲,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为别人眼中那个不懂事的人。

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生而为人,有需求是正常的,把需求说出来才是健康的表现。人人都可以说出心中所想,满足自身的需求,争取应得的利益,这么做一点儿也不失礼。

内疚感出现时又该如何应对呢?我的建议是感受它,但不必关注它。

当你感到内疚时,不妨看看以下提示:
• 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界限。
• 你也一样尊重别人的界限。
• 有了界限,你们的关系才能更健康。
• 如果界限破坏了一段关系,只能说明这段关系迟早是要结束的。


表达界限的方法

面对当前所处的人际关系:
• 先确定在哪些方面需要设定界限
• 清晰无误地表达你的界限
• 不必画蛇添足地解释这个界限的由来
• 始终坚守自己的界限
• 必要的时候可以重申自己的需求

面对新的人际关系:

• 一开始接触就要有意无意地提及自己的需求
• 开诚布公地与对方讨论界限的重要性
• 明确告知对方自己的期望
• 第一时间提醒对方他的行为越界了
• 重申自己的需求




设定界限“三不要”






  不要为界限道歉
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一次投票结果显示,67%的参与者表示他们无法在不道歉或不解释的情况下设定界限。

千万别为自己的界限道歉。你的道歉在对方眼里就是心虚的表现,他们会认为你提出的要求还有商量的余地。另外,就算要拒绝对方的请求,也不必道歉。

你可以试着这样说:
• “谢谢,但我去不了。”
• “这次帮不了你了。”
• “我就不去了,希望你玩得开心。”

不要动摇
不要给越界的人侥幸逃脱的机会,一次也不行。因为有了第一次,很快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这就意味着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关于界限的问题,不仅表达难,落实起来更难。对方往往会以你为行动标准,你若要求别人去你家必须脱鞋,自己也要记得脱了鞋再进家门。一旦你没有做到,对方就会以此为借口不再尊重你的界限。所以,一定要做好每一件你要求别人做的事。

除此之外,你还要想好如何应对越界的行为。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就表示你自己也不重视这些界限。


不要说太多
千万不要把界限的前因后果统统说个遍。必要的时候,最多回答一两个对方提出的问题,回答时也要注意言简意赅。记住,对方可能一直在找机会改变你的想法,所以在表达界限时尽量不要牵扯其他话题,否则对方就会有机可乘。



处理越界行为的小提示
提示1
当场指出对方的错误。因为保持沉默就相当于默许。在那一刻,你不必精心组织语言,也不用在意措辞是否严谨,简单的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胜过千言万语。

提示2
口头表达你的界限。在交谈中自然地说出自己的界限,比如“我不喜欢别人不事先打电话就突然来访”。

提示3
如果对方违反了你之前说过的界限,一定要让他明白你此时的感受,然后重申一遍你的要求。

练习

在一张纸上完成以下练习:
在脑子里想一个你需要和某人建立的界限,然后:

①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出你的界限,比如“我要……”“我需要……”“我想要……”“我希望……”。句子中不能出现“因为”“所以”等字眼。不解释,不道歉。可以先从小的界限入手,尽量选择自己可以轻松应对的界限。

② 你想用什么方式告诉对方你的界限,当面表达还是通过短信或邮件?做出你认为最安心、最合适的选择。

③ 回答问题:“你的表达够不够坚定?”如果你的答案是“够”,请继续下一个问题;如果答案是“不够”,请重新斟酌你的表达。

④ 你打算何时向对方说明你的界限,马上就说还是等对方下一次越界时再说?再次做出你认为最安心、最合适的选择。

⑤ 及时处理分享界限后的不安情绪。建议立即做一些自我关爱练习,例如冥想、写日记或出去散步。



遵守自己的界限


自律是一种难得的好品质。一个人如果能抵制冲动,改掉陋习,只做那些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在执行健康的自我界限。毕竟,关爱自我,人人有责。

自我界限有助于我们处理好生活中的下列问题:
• 财务状况
• 时间管理
• 自我关爱
• 在人际关系中的待遇
• 对自己的看法(没错,我们不允许别人轻视我们,同样也不能自己看轻自己)
• 对事物的反应
• 对伴侣的选择

界限的设定仅仅是一个开始,要一步步落实下去,这个界限才算有效。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对方越界之后继续贯彻这个界限。

举个例子,假如你已经跟妈妈说来你家之前要先打个电话,她还是没打招呼就来了。此时,能否坚持执行界限就成了关键。你必须狠下心来让妈妈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后果,否则她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界,而你也会因此对她心生不满。

如果我们不坚守自己的界限,别人自然也不会遵守。如果你对朋友说:“我要你保证咱们今晚最多只喝三杯酒。”结果自己却喝了五杯,这种做法是最要不得的。想要别人都遵守你的界限,就必须先以身作则。

另一种坚守界限的方式就是多拒绝别人。拒绝别人就是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当你无法答应或不愿答应别人的请求,或者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无论如何都要大胆地拒绝对方。

你的拒绝如果被对方当作耳旁风,就必须立刻阻止对方的纠缠。没错,就是简单粗暴地喊停。对方继续纠缠无非是期待你最后的投降。千万别用模棱两可的表达来误导对方,比如“可能”或“到时候再说”,这两种说法都算不上拒绝。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做某事,当别人不顾你的拒绝继续纠缠的时候,一定要喊停。

我们不妨来权衡一下:
• 进行一项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就等于浪费自己的时间
• 为了别人的事情分心,无形当中就占用了自己的时间
• 抽空去做一件不必要做的事情,用来实现自己目标的时间就少了

多为自己着想一般表现为:
• 如果第二天要早起,今晚就少看一小时电视
• 注意给身体补充水分
• 拒绝不想接受的邀请
• 按照每月的预算来安排开支
• 定期休息,不玩命工作
• 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多出去度假
• 自由地体验各种感受,无所谓好与坏
• 每晚8点开始就把手机设置成“消息免打扰”模式
• 关注身体健康,必要时去看医生并谨遵医嘱服药
• 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接受心理治疗
• 当身体需要休息时就立刻休息
• 以愉悦身心为目的进行阅读,而不是只为学习某种知识或技能
• 不盲目克制自己的情绪,以健康的方式做好情绪管理
• 养成良好的财务习惯,比如按时缴费和不因为冲动消费而债台高筑;不需要的东西就不买,不着急用的贵重物品就等买得起的时候再买

说到就要做到
日子一长,人们有时会忘了之前的界限或者以为它们自动失效了。

必要的时候可以再次提醒对方(或自己)你对一些事情的要求和当初为何设定这些界限。如果在一段关系中你看到了对方的改变,就说明你们的界限起作用了。

万一你发现自己久而久之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别忘了提醒自己这些界限曾为你的生活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然后重新做出承诺,继续把这些界限贯彻到底。

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我们可以改变:
• 自己对他人的态度
• 自己对事物的接受程度
• 自己对事物的反应
• 自己与他人互动的频率
• 自己被他人占用的时间与空间
• 自己参与的活动或群体
• 他人在自己生命中的地位
• 与什么样的人接触
• 允许哪些人进入自己的生活
• 自己看待问题的视角


常见问题


• 与母亲相处太难了,但我还不打算和她断绝母子关系,该如何对她设定界限呢?

○ 当你意识到一段关系是不健康的,但还不打算结束这段关系时,可以在选择如何与对方相处的问题上维护好自身的界限,比如:

• 可以少和母亲说话。试着把和母亲交谈的次数从每天一次减少到一周几次或者每周一次。

• 限制对话的时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不得不结束对话的理由,比如选择在去赴约的路上和母亲通电话,到达目的地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挂断电话了。

• 母亲打来的电话不用马上就接,发来的消息也不用秒回,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或想回复的时候再做处理。

• 有必要向朋友或家人解释自己为何要与他们保持距离或断绝关系吗?
○ 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他们了。他们当中有些人会安静地听你解释,有些人则会用难听的话来攻击你,或者极力为自己辩护。

因此,在决定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前,要先判断对方属于哪种类型。如果预感到情况不妙,最好不要选择当面说,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也未尝不可。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建议你慢慢地与他们拉开距离,因为这种看似顺其自然的办法最能维持双方的体面。

• 朋友总跟我抱怨工作上的事,我该如何应付?

○ 可以和朋友商定谈论某些话题的频率和时间。最重要的是反省一下自己的哪些举动无意中促使对方更加滔滔不绝地抱怨他的问题,比如:

• 你是否表现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主动提及关于工作的话题会让对方以为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 你会为朋友出谋划策吗?
• 你试过让朋友换个话题吗?
• 你是否曾建议朋友去向专业人士或上级领导反映这些担忧?

你的朋友是否意识到你对谈话的内容感到很伤神?如果没有,建议你主动转换一个较为轻松的话题。

• 面对有心理问题又不愿接受治疗的朋友,我该如何表示支持?
○ 你可以决定自己想要如何听对方的倾诉以及如何为对方提供帮助。继续扮演朋友的角色,不要勉强充当对方的治疗师,让朋友知道谈论某些话题会使你不舒服。

继续建议他们接受专业的治疗,让他们了解接受治疗的好处。毕竟,有些伤痛是无法靠友情来治愈的,必须通过专业手段来解决。

• 我该如何向家人解释我不能再借钱给他们?
○ 解释就等于在给对方反驳的机会。所以,不用解释,直接拒绝。你可以对他们说:
• “不借。”
• “我帮不了你。”
• “或许我可以为你提供借钱的渠道。”
• “我帮不了你,你考虑过其他解决办法吗?”

• 如何与儿子设定界限才不会伤害他的感情?
○ 既然你可以接受别人的界限,孩子也同样可以接受你的界限。如果你爱孩子,就为他们设定界限吧,因为界限会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行为规范。

•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内疚?
○ 不要总认为“一切都是我的错”,试着想想“我不该为这些事情负责”。摆脱愧疚感实际上就是摆脱某种情绪。

而人的情绪是很复杂的,这样一来你就要处理不止一种情绪,其中就包括忌妒、快乐和内疚。

你越是专注于思考如何停止内疚,就越是时刻提醒自己内疚感的存在。倒不如随它去吧,不用管这些感受是好是坏。




版权声明:本文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编辑删除。

觉醒文化传播
深圳市觉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