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书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法则—“圆圈”法则,
“圆圈”法则,简单的说就是每隔一段时间离开的你工作,到别处去静静地思考,这时就好像你在你的周围画一个“圆圈”,你就待在这个圆圈里静思冥想。
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可能”,我手上一大堆事呢?又或许也想“那也行,就当放假休息一下吧”,也有的小伙伴会想着去参加一些禅修之类的活动。
书中讲到,很多伟大的智者都有他们的圆圈日,而且在他们圆圈日中也有了无穷的创造力,那么,他们的圆圈日是如何进行的呢?
一、圆圈日的几个实施要点:
1、 关于时间:这也是很重量的一点,圆圈日应定期进行,比如每周的某一天或者是每隔两周的某一天,且那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格西老师选择的是每周三,因为这样他可以总是有两天连续上班的时间(无论周一/周二,或是周四/周五);我们可以选择周末,刚开始的时候,为了让身边的人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完成这件事,不一定是完整的一天,可以是某个时间段,比如早上9点-18点,时间尽可能超过你的日常工作时长。
2、关于“别处”:这里的“别处”一定是离开你的工作场所,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没有音乐,没有报纸、杂志或小说,没有小孩,伴侣或宠物,只是属于你一个人的空间。
书中还提到了“森林圆圈日”,一定要找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即使出门散步也不会撞见任何人,没有人来打扰你,没有任何交通噪音,就像是淡季山里或是海边的小木屋,所以“森林圆圈日”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格西老师说至少是2周。
3、关于静思:在圆圈日里面,我们唯一坚持做的事情就是独自一人静默的坐在那里,走进意识的宁静。
可能你身边的人会说“既然你没事做,那你顺便去超市买点东西或者取个快递吧,这些事情只需要30分钟不到”,告诉他们都“靠边站”。告诉他们,这个时间是不被打扰,不拆分出来做其它事务性工作的时间。
如果你受到任何干扰,即使只是几分钟,就会失效。想办法让你身边的人知道你正享用生命中一些难能可贵且无法替代的时刻,正在找寻解决你的事业和人生所面临的挑战的更深层答案。
让他们帮助你的最好方式就是用结果向他们证明你比之前更好了。关于这一点如何在“圆圈日”静思我们在后面细说。
二、圆圈日的好处:
1、保持身体的健康和高度的创造力。
伟大的藏族智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六七十岁仍表现出持续增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他们精力充沛。
2、被量化的酝酿效应。
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它事情,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能够采取新的步骤,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酝酿效应”。
当一个难题困扰了好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解决时,试着放一放,回到开始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念头冒出来。
3、劳逸结合,让灵感迸发。
我们普通人可以在“圆圈日”获取宝贵的灵感,很多知名人士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灵感。当我们暂时忘记难题,转移注意力以后,你会发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三、圆圈日具体做一些什么呢?
1、适当的运动,跑步,或者瑜伽,或者太极,身体与意识是相互连接的,你的身体越沉重,越不挺直,念头本身的精微能量就很难流动。所以找到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坚持下去。
2、饮食安排:以清淡为主,运动之前可以喝些果汁,午餐后可小睡片刻,但时间不宜过长。
3、到了晚上,要有意识地走出去帮助他人,哪怕是一点点小事。
4、绝对不能少的是静默时间,就是冥想。努力不要想与工作相关和明天早晨不得不面对的事务;让宁静与你从外在获得的富有创意的影响作用于你的意识,持续整晚,延伸到你的睡眠时间中,而不是去想与明天相关的细节。第二天,当你有需要的时候,这些已经植人你意识的灵感就会向你涌来;而灵感的种子亦需要睡眠中的安宁,才能够最佳地成长。
看了上面这些,或许还是觉得这个圆圈日实行起来有些难度,那么,建议可以从周末开始,先从周末一天开始,提前处理和安排好接下的工作和生活,与家人同事做好沟通,告知他们自己结束圆圈日和回归正常的时间。这样也避免了受家人和同时的打扰。
短暂的一天之后,又重新回归到家庭和工作,而经过高纬度思考后,自己的大脑可能进行了一次升级,当看到之前那些困难和挑战,会觉得他们变得更小更微不足道了。
版权声明:本文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