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这是我看过的最好解释

教育   2025-01-20 21:36   北京  



今年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这是我们第一次决定在欧洲过年。


距离除夕还有七天,在不少地方已经能见到红灯笼和代表中国的红色。


华人遍布全国各地,哪里都有春节的影子。


出行的前几日,小区、附近的大街上,也挂起了红灯笼。


但这两天,我在网上不断地听到一个声音,“2025年或是最冷清的春节”



往年进入腊月,商场、超市都会渐渐热闹起来,人山人海里,你争我抢地准备着年货。


但听说现在很多商场、商街还是冷冷清清,超市好像并没有比平常热闹太多。


很多人对过年也提不起热情。


有网友说,还有几天就过年,衣服没买,家没打扫,春节没什么盼头。



有人说,大家都如往常般正常生活,没有准备年货,也很少有人再过年炸丸子炸酥肉了。



有人调侃,过年的准备工作,20年前是准备年货,10年前是准备年会,现在是准备开会。


春节好像变得和普通的日子没有太大区别,无非是一个长一点的假期而已。


如果不看日历,甚至可能意识不到春节的来临。



曾让小时候的我们期待雀跃的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了?


答案或许是,营造年味的人变了。



我们小时候的年味细节里,藏着长辈对我们的爱与照拂。


那时候,过年是一件大事。


从放寒假开始,我就在期待春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妈妈会给我买一身红色的新衣,在除夕那天洗漱之后我可以换上。



大年三十,大人们会贴对联,虽然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他们会让我们参与,裁开对联、涂上浆糊,然后爬高爬低将它们整整齐齐地贴满每一个门口、门楣。


除夕晚上,大人们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还有平日里不常见的饮料。



吃过年夜饭,大人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小孩子跑进跑出,一会儿在电视机前边吃零食边看春晚,一会儿又跑出去哆哆嗦嗦地放烟花、放鞭炮。



晚上跨年的时候,妈妈还会在厨房包饺子、煮饺子,我们几个小孩虽然包不好,但是也总是跃跃欲试。


等到了新年第一天,又开开心心拜年收红包。


外公递给我的红包,背面会写上我的名字和专门给我的祝福语。


我每一年都会把那只红包夹在桌边的字典里,当书签用,直到第二年换成一封新的。


儿时的年,是简单而热闹的,充满着期盼与欢乐。


这些简单但快乐的年味记忆,温暖了我们这一代人。


人们常说,我们现在感受不到年味,是因为现在物质极大地丰裕了。


原来只能在过年才能实现的穿新衣、吃大餐、买礼物,现在已经变得稀松平常,快乐的阈值更高了。


这是事实。


但更为重要的,或许是,在匮乏的年代,长辈们依旧用心创造了一个个仪式感


随着我们日渐长大,他们日渐老去,这个担子慢慢地滑落到了我们身上。


我们从享受年味的人,变成了创造年味的人。


只是996让我们分身乏术,生活、养育孩子的各种重担,又不断地挤占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于是我们容易犯“懒”。


贴对联吗?

好像没啥必要。


要包饺子吗?

好像有点麻烦,不如叫外卖,还不用洗碗。


买衣服?

好像也不用刻意去挑刻意去买,毕竟平日里都买了。


至于鞭炮、烟花,要是住在城市中心,也不用想了。


上一辈人一般都有几个兄弟姐妹,过年时都聚在一起,特别热闹,到了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多,很难再有一大家子团聚的热闹了。


大人本该是创造年味的人,但在一个个“没必要”“没办法”里,年味就渐渐地淡了。


年味淡,不是春节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的生活节奏和心态发生了变化。


上周,我特意将家里里里外外装饰了一番。


沙发上的大鹅,还有小班,都戴上了喜庆的围巾。



抱枕、餐桌布、床上四件套,都换成了有中国红点缀的图案


在门后、柜台、衣架、窗户等地方,放上了各种小而美的春节饰品。


门口堆上了写满祝福的灯笼,放上了“福”字......



忙了大半天,但当听到暖暖说“感觉像是马上要过年”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生活很忙碌,但我们依旧能有各种方式去感受年味。


除了装饰新春氛围,还可以是一起做一顿年夜饭,一起包饺子,一起逛庙会、逛花市。



还可以是走访亲戚,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吃饭,喝喝茶,聊聊天,晒晒太阳,热闹而惬意。


或许是年纪到了,我现在还是很珍惜和亲戚之间的聚会,彼此说着这一年的变化,聊一聊得失,自在放松。


当然,别劝酒、别抽烟。


《小王子》中,有这么一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现在的孩子,可能已经很难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感受对年的期待了。


也因此,我们才更需要仪式感。


时代变迁,年味的形式或许早已发生变化。



但不变的,是我们对幸福与美好的追求。


春节,绝不是一个普通寻常的日子。


无论如何,我还是想以满满的新年仪式感,让全家人感受到新春独特的氛围,感受到我们对新年、对生活的期待。



日子是平凡的,但仪式感可以赋予日子意义,让生活更加美好、有盼头。


一个年味满满的春节,是父母的天伦之乐,是孩子快乐的童年,是厚重的爱意,是文化的传承。


希望正在回家路上,即将回家,或已经回家的你,这个春节能感受到这个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欢乐时节,可以享受鲜活的年味。


———— / END / ————





往期好文

近视防控:4年防控经历远视储备散光阿托品滴眼液

医疗科普:支原体肺炎长高秘籍口腔问题流感疫苗

教育政策:中考变革教材改革

数学教育:洋葱or天天练数学思维

语文教育:听书误事?选书阅读兴趣培养

英语教育:KET、PET备考不同阶段学习方法阅读

其他科目:道法高分技巧体育

女性情感:关于爱和勇气消费降级

亲子游攻略:北京人少且美的博物馆国内外差距青海甘肃大环线

暖暖妈爱分享
北大硕士妈妈,教育类畅销书作家。著有《高效能养育》、《0-3岁新妈妈科学育儿指南》。分享科学育儿,关注女性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