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庆翻红,可不是因为吃鱼

教育   2025-01-23 22:08   北京  


这几天刘晓庆几乎挂在热搜上。


趁着旅行中漫长的坐车时间,断断续续刷了最近刘晓庆参加的综艺——一路繁花


嘉宾清一色的大姐大,平均年龄60+,号称“奶奶天团“:



74岁的刘晓庆,65岁的倪萍,63岁的蔡明,67岁的向太,57岁的张蔷,还有48岁的李小冉和两个年轻小伙子。


随便哪个人物挑出来,那都是要故事有故事,要话题有话题。


但这个年龄,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别的综艺日常是各种极限挑战。


这里的日常是,你扶着我,我扶着你。相互询问腰怎么样?腿还可以吗?


蔡明和倪萍颤颤巍巍。



向太全程坐着轮椅,之前在浴室滑倒大腿骨折了,还没恢复好。



就连张蔷也用上了拐杖。


记忆中,她们还是风华正茂、容貌美好的样子。


小时候一到过年,看到倪萍笑眼弯弯主持春晚,好像就有年味儿。



我总盼着蔡明的小品,期待着今年又有什么新花样。



到放假,电视里总是在播刘晓庆的武则天,那个时候她可真是太好看了。



还有,嗓音像插了电吉他一样的张蔷,磁性的歌声飘荡街头巷尾的小商店里。



不知不觉一代明星们都有了老人的样子。


看到老去的她们,不得不感叹,时间真是把杀猪刀。



在“奶奶天团“中,最让人意外的是庆奶——刘晓庆


74岁的刘晓庆,在这一群姐姐中年龄最大,但她的身体状态在姐姐们中间却遥遥领先。



健步如飞,在高海拔的泸沽湖竟然一溜小跑,年轻人都追不上。



胃口好得惊人,大口大口吃东西,隔着屏幕都看着香。



因经费不够和李小冉抗议要吃鱼那段,更是火爆全网


别人都吃不下了,她吃完后说只是半饱,还能吃一条。



为了争取吃的权利,贡献了金句:“吃条鱼怎么了,70多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


如网友所言:庆奶太虎了!太有生命力了!


庆奶的生命力不只在吃,也在于她的精神状态。


比如,她不跟自己内耗,不被情绪左右。


因为迟到两个小时,她被李小冉不分青红皂白怼了十分钟。


换做其他人,怎么也得争辩几句吧?


但刘晓庆一点都不生气,立马承认错误,小姑娘说的对!还幽默调侃,”连针都插不进去,劈里啪啦的”。


网友考古刘晓庆的采访,原来她在很早以前就直言:自己不会生气,生气不会超过两三分钟。


也许这是她几经波折还能保持状态的原因之一吧。


正视自己的需要,敢于表达,有什么需求,当场就提出了,有什么情绪,当场就消化了。


人到中年我也才发现,这点确实重要,不跟自己内耗,看什么都顺眼多了。


她不怕挑战游戏规则。


节目里,有些人会拿规则说事,比如活动经费不够,但庆奶不在乎。


该吃吃该喝喝。


和她以往的表现如出一辙。


贴在刘晓庆身上的标签太多了,比如,装嫩、整容、养小鲜肉,但这些她从来不在乎。


挑战社会对女性、婚姻、年龄的固有看法,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都不容易。


刘晓庆这么做了一辈子,她还活得很好。


如网友所言,庆奶领先时代几十年,放到今天,也依然很前沿。


节目中除了刘晓庆,在其他几位奶奶同样触动我。


倪萍遇到卖土豆的烤土豆的摩梭族女人。


倪萍跟节目组撒谎,偷偷拿自己手机,给对方付了60元。尽管这是游戏规则不允许的。



也许在这位妈妈身上,她看到当初自己吧。


倪萍是央视最实力派的主持人,主持了13年春晚,不管是颜值、主持能力,还是应变能力、反应情商都让人佩服。除了主持,她的影视作品也很亮眼,拿过金鸡影后奖杯。


但在婚姻上却很是坎坷。


和陈凯歌的恋情,闹得满城风雨,遗憾收场。


第二段婚姻中,孩子得了先天眼疾,她四处奔走给孩子筹集手术费。在这个过程中离婚、离职。



当年的艰难,不足为外人道。



所以,她才会忍不住要打破规则,私自付钱,并说出那句“都是女性”吧。


还有蔡明,多年没有在春晚中看到她了。


曾经她是独一无二的小品女王,每年的春晚最值得期待的就是她。


后来却在整形路上狂奔,各种勇敢做自己,被网友狂批。


但这些没有影响到她,节目里,蔡明依然犀利、敢说。



还有张蔷,当年的电音女王,爆扎头假发造型维持了几十年。



别人喜欢不喜欢不要紧,自己喜欢就行。


虽然真人秀节目,也未必百分百真实,但还是让我看到了老年女性的另外一种可能。


很快,我也要跨入40大门了,说完全不害怕年龄逝去那是假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体检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异常项目,身体的小毛病陆续亮起红灯。


但老去一定会暮气沉沉,失去希望和精彩吗?你看天团奶奶们,芳华不再但依然生机勃勃。


今天的她们让我们有了一些力量。


这种力量与金钱无关,更多来自于内心对自己的看见、满足和自我认同和鼓励。


刘晓庆在节目采访中说,中国女性太早放弃自己了。


这种放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生了孩子成为妈妈之后?从疲于照顾家庭和孩子开始?从感觉到身体机能衰退开始?还是从对年龄、职场的焦虑,对未来不再抱有希望开始?


回到刘晓庆那句名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刘晓庆在自传里回忆入狱经历:


“人生下来就是零,虽然我靠自己双手打下江山,只不过是到名利场上去转了一圈,现在又回到原处。大不了再去养猪、摘棉花、种地、缝被子,这些我当知青的时候干过,还干得很好。”


这种力量支持她绝处逢生。


觉得累了,麻痹了,想着就这样吧,算了吧的时候,像奶奶们一样,对自己多一点关照。


让自己多一点希望。


也许会一路向阳。





往期好文

近视防控:4年防控经历远视储备散光阿托品滴眼液

医疗科普:支原体肺炎长高秘籍口腔问题流感疫苗

教育政策:中考变革教材改革

数学教育:洋葱or天天练数学思维

语文教育:听书误事?选书阅读兴趣培养

英语教育:KET、PET备考不同阶段学习方法阅读

其他科目:道法高分技巧体育

女性情感:关于爱和勇气消费降级

亲子游攻略:北京人少且美的博物馆国内外差距青海甘肃大环线




———— / END / ————

暖暖妈爱分享
北大硕士妈妈,教育类畅销书作家。著有《高效能养育》、《0-3岁新妈妈科学育儿指南》。分享科学育儿,关注女性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