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合富永道
作者:九尾
杭州银行,自2021年到2023年实现了连续三年的盈利增速超20%,杭州银行也成了少有的被多位明星基金经理重仓至今的银行股。直到今年二季度末,包括工银瑞信杜洋、广发基金王明旭和唐晓斌、华夏基金王君正等都重仓持有杭州银行,堪称众星捧月。近日还赶早发布了2024年三季报,赶早发布业绩的企业,往往被解读为对其经营情况比较自信。在城商行领域,杭州银行( 600926.SH )拔得头筹,于10月21日公布行业首份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杭州银行是不是对它自己的经营情况倍感信心,市场不得而知。但从股价表现来看,杭州银行绝对有底气。
然而就是这家一路狂飙、备受瞩目的银行,却被险企“清仓”减持,这其中又有何玄机?
一直以来,济安金信上市公司评价中心通过考察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与资本固定化比率等指标来评价企业资本结构质量,为企业和投资者提示持续经营风险,通过对济安金信上市公司评价中心对杭州银行近年跟踪发现,杭州银行在资本结构方面的评级一直为D评级,D级表示公司资本结构严重失衡,财务活动的稳定性极低,企业经营的持续性受到显著影响。
我们进一步审视了杭州银行的ESG-V评级报告,济安金信的ESG-V评级报告一直被市场称为“第三张财报”,因为该评级体系济安金信的ESG-V 评级报告则被市场称为“第三张财报”,因为该评级体系在兼顾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同时,开创性地将企业价值(V)精妙融入ESG评级之中,构筑了ESG投资到评级的闭环。
在社会评价(S)领域,济安金信认为,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需要对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而公司督导(G)方面,济安金信提出了与公司治理完全不一样的新见解,过去的公司治理往往被视为一个孤岛机制。真正的公司治理应关注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这不仅包括上游和下游企业,还涵盖了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其中会重点考虑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和偿债能力。
从济安金信ESG-V的评级结果中,杭州银行的ESG-V评级,社会(S)评级一直为BB级别,处于42家上市银行中下游水平,而公司督导(G)评级和投资价值(V)评级持续下降,已由A评级下降至BBB级别。
那么现实情况如何呢?
首先,从收入结构来看,杭州银行似乎在呈现出一种“依赖投资收益”的趋势。利息净收入增长3.8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则下降了8.07%,这两项核心业务的表现并不出彩。相反,投资收益却成了净利润的“主力军”,前三季度达到了59.75亿元,同比增长27.9%。不过,投资收益的支撑并不稳定——上半年增长率高达55.40%,可到了第三季度,增幅几乎“腰斩”,直接让营收增速降到0.86%的低点。第一季度营收97.61亿元,第二季度95.79亿元,到第三季度仅91.55亿元。这种高度依赖投资收益的收入结构显得有些“单薄”,未来收入表现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杭州银行在利润表现上也做了“灵活”的调整,尤其在拨备方面的“精打细算”尤为明显。今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减少了17.35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7.46%。少计提拨备,利润自然更“好看”一些,但从本质上讲,这也给财务数据“注水”了,让人难以透过表面业绩看到实际增长。拨备覆盖率虽仍有543.25%,但比一季度的545.14%略微下降,缓冲能力有所削弱。单季度数据也可以看出拨备调整的影响逐渐减弱:第一季度净利润51.33亿元,同比增长21.11%;第二季度48.63亿元,同比增长18.97%;第三季度38.73亿元,同比增长仅15.1%。当这种“灵活调整”的空间用尽后,利润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吗?
在资产质量方面,杭州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和不良贷款余额都在上升。截至9月底,关注类贷款激增68.01%,达到54.03亿元。不良贷款余额则增长13.03%,达69.06亿元。不良贷款率虽然维持在0.76%,但通过将部分不良贷款转为关注类贷款,才勉强稳住了不良率。这种分类上的调整虽暂时让数据看上去“平稳”,但关注类贷款激增意味着潜在风险的累积。一旦经济形势波动,这部分贷款可能会成为新的不良贷款,带来更大的财务压力。
分红方面,杭州银行的表现一直让股东们“颇有微词”。尽管利润看起来不错,但分红却显得“抠门”。今年中期每股分红仅为0.37元,分红比例为22.6%。自2016年上市以来,杭州银行累计分红7次,但分红率超过30%的仅2019年,2023年和2022年的分红率分别为21.44%和20.31%。股东们普遍认为,这样的盈利水平至少应有30%的分红,可杭州银行表示,为了增强资本,分红只能保持低水平。毕竟,杭州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长期处于行业末尾。2024年中期这一比率仅为8.63%,三季度略升至8.76%,但在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仍排名倒数。要说杭州银行分红少,是因为赚的钱还得拿来“放贷扩张”,显然短期内大幅提高分红,对股东来说仍是“非分之想”。
分红不力、资本偏紧,让部分股东选择“用脚投票”。先是险资太平洋人寿在2022年清仓减持了1.17亿股杭州银行股份,随后杭州银行的原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也在2022年5月宣布减持,杭州市城投集团与杭州交投集团接盘了其大笔股份,总交易额高达82.75亿元。今年8月,中国人寿也决定退出,在未来三个月内计划减持1.1亿股。这些减持举动,显示出市场对杭州银行资本状况和分红政策的担忧。中国人寿作为早期股东,自2009年进入以来,曾多次增持杭州银行,但在过去两年内陆续减持,仅2021年在二级市场上就减持了0.94%,涉资约8亿元;2023年向杭州市城投集团转让了2%的股份,金额达14亿元。算上今年的减持,中国人寿在杭州银行的投资收益接近20亿元,年化收益率约为12.5%。即使如此,在低分红、资本不足的背景下,中国人寿选择了离场。
杭州银行这两年在财报上虽然努力“装点门面”,但在内控和合规方面的漏洞却频频暴露,确实让人有些担心。
今年8月,杭州银行因多项违规操作被浙江金融监管局罚了110万元。问题涉及违规收取委托贷款手续费、数据质量不过关、同业理财产品风险计算不准确,甚至还向监管部门上报了错误数据。这次罚单里,还牵涉到北京分行的几名负责人,最终都被警告处理。而这已不是今年的唯一一笔罚款。4月,杭州银行北京分行因违规办理结汇和外汇登记,被外汇管理局罚了92.5万元,外加没收违法所得13.21万元,总金额达到105.71万元。再往前追溯到3月,舟山分行也因贷款管理不当、资金用途不审慎,被舟山监管分局罚了100万元。
年初,杭州银行还摊上了一件“大事”,拿到了浙江监管局2024年度的“1号罚单”。这次罚了210万元,原因包括理财资金违规流向、贷款被用于买自家存款产品,甚至包销业务超过规定期限、授信管理不到位。短短几个月,杭州银行已经接二连三收到罚单,反映出内控管理上的大问题。银行业务一旦开始“踩红线”,不仅影响经营,更是对品牌形象的严重打击。
这些罚单背后,其实是杭州银行内控管理上的漏洞,甚至波及到了高层。8月,杭州银行的独立董事丁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了有关部门的调查。高层出事,对一家上市银行来说,不光是面子问题,投资者的信心也难免受到影响。
除此之外,杭州银行今年还闹了场“分红乌龙”。4月的一份公告里,银行声称“每股派发现金股利5.2元”,这一“大红包”让股东们颇为惊喜,结果没过几天,银行又发出更正公告,表示是“工作人员疏忽”,实际派发比例是每股0.52元,前后缩水10倍。股东们在股吧上吐槽“这完全是儿戏”。类似的低级失误也不是第一次了。2019年年报里,杭州银行曾把子公司总资产59.46亿错写成89.46亿;2016年招股书里,募资额“37.67亿”被误写成“37.67万”。对于一家银行来说,这样的错误确实有些离谱。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银行的风险记录已经超过2300条,周边风险更是超过7000条。这么多“黑点”说明杭州银行的内控上问题不少。对银行来说,内控不力不仅影响监管合规,更严重影响市场信任。如果这些内控问题继续下去,杭州银行的前路恐怕会越走越艰难。
面对一系列财报上的“亮眼”数据和内控合规上的“暗礁”,杭州银行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监管压力、股东信任、市场信心,这些外界的目光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它的走向。是继续维持现有的扩张节奏,还是回归稳健内控、扎实合规之路?是重新赢得股东和明星基金经理们的“众星捧月”,还是在这波“狂飙”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被市场冷落?杭州银行将如何选择?市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