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盘点 | 九场新青年人文学术沙龙涉及这些主题

文化   2024-12-31 19:00   上海  


2024年终盘点


时届仲冬,岁华将尽。随着新青年人文学术沙龙第三卷第九号的举办,2024年度新青年人文学术沙龙的活动正式结束。我们于此回顾本年度沙龙的举办情况,并对下一年度的沙龙加以展望,以期这一由思勉硕博士生自发创立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在新的一年有更好的发展。

本年度新青年人文学术沙龙第三卷共举办九场活动,主题涉及外交宣传、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方言与国家治理、学术写作与发表、社会主义时期对娱乐场所的改造、孙犁的抗战小说、老舍与1930年代的北平、《戏史辨》与戏曲研究、中非国际交流等,涵盖文、史、外语等多个学科的不同研究领域。


第三卷第1号

美国对缅甸宣传政策的演变(1947—1962)


本讲由来自世界史专业的李聪慧博士主讲,王心同博士主持。李聪慧同学主要围绕美国对缅甸宣传政策和宣传过程进行了讲解,他从选题缘起、史料来源、文章框架和结论四个部分分享了该选题的主要完成过程。现场参加活动的同学主要以历史学系和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研究生为主,大家围绕宣传史研究路径、史料搜集和利用过程、结论深化和完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第三卷第2号

华兹华斯兄妹的文学合作


本讲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任远博士主讲,中国史专业的李瑞赟博士主持。任远从18世纪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及其妹妹多萝西·华兹华斯在生活和文学中的相互合作与依赖讲起,进而讲到妹妹多萝西对哥哥威廉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帮助威廉打破时代性别认知的局限。讲座后,到场听众就该主题内容从各自专业视角表达了意见看法,尤其对古典时代及当下的女性写作、女性成长问题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第三卷第3号

方言关政:方言障碍与地方治理


本讲由中国史专业的周敏秋博士主讲,李瑞赟博士主持,历史系唐小兵教授评议。隋唐以来,官员任命严格实行籍贯回避制度,州县官不得任用本地人,地方官往往因风俗不同,言语不通,民情未悉,导致官民悬隔,转而过分依赖胥吏,使之成为地方政府与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顽疾”。因此,唐宋时期跨方言区域的任职和调动,对官员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得不转而寻求办法,解决方言障碍及随之带出的地方治理问题。唐宋元明笔记丛谈中所载方言,目的正在克服方言障碍。但因州县官行政忙碌,无暇集中搜集、系统整理,只能在闲暇读书时,对所见方言俗字进行摘抄记录,略作考究,以备应用。明清时期,为克服地方治理中遭遇的方言障碍,方志中大量出现方言材料,并逐渐从风俗、地理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门类,为州县官治理地方提供帮助。乾嘉时期,随着古音学的兴盛,学者们开始转向方言研究,著作林立,同时提出方音无正讹、方言平等的观点。扬雄之后,汉魏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皆有方言研究专著,时人的笔记丛谈中,对方言更是极为重视,宋代以来流行至今的“扬雄之后无方言学”说,并不能成立。“清儒方言学趋于道古而止”说,自1907年章太炎《新方言序》提出以来,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实则仅见其一面。“中国古典方言学为纸上考古”说,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也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同样失于一偏。只有将方言研究置于具体的历史社会语境中,才能理解方言研究何以兴起、如何演变,才能真正把握“方言关政”的宗旨。



第三卷第4号

斯文有传·思勉先进讲席


本讲由古代文学专业的沈喜阳老师主讲,任其然同学主持,中国哲学专业的丁宇博士评议。沈老师认为阅读首先是“我注六经”,我作为阅读主体,必须充分吸收前人成果;但最终必须要让“六经注我”,无论是任何经典论述,都要为我所用,这就是写作。而发表前先要了解期刊的重心和兴趣点,有针对性地投稿才能更易命中,更快发表。丁宇博士与沈老师就诠释的主体性问题及学术发表的具体环节等展开谈论。



第三卷第5号

打造社会主义乐园:大世界游乐场接管与改造历史研究 (1949-1959)


本讲由中国史专业陶治茜同学主讲,社会学专业谭畅博士主持,中国史专业徐雅容同学评议。大世界接管和改造的历史反映了游乐场所“社会主义化”的丰富历史图景,也揭示出文化改造工程的双重逻辑与实践限度。


第三卷第6号

从晋察冀到陕甘宁:
孙犁抗战小说美学政治之生成


本讲由现当代文学专业宋睿琳同学主讲,现当代文学专业朱金城同学主持,中文系刘晓丽教授评议。本次沙龙以《从晋察冀到陕甘宁:孙犁抗战小说美学政治之生成》为主题,汇报聚焦于,孙犁抗战时期的小说美学在从晋察冀到陕甘宁的地域转置中何以生成。汇报结束后,在场的师生就“新人”的建构塑造与近代中国的互动、抗战时期不同根据地文化对文艺创作的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



第三卷第7号

从老舍《离婚》看“中国的Babbitt”与1930年代的北平社会


本讲由现当代文学专业朱金城同学主讲,古代文学专业任其然同学主持,现当代专业任慧博士评议。本次沙龙结合1930年代社会史与思想史对《离婚》进行再考察,揭示老舍通过塑造张大哥、老李等群像认出北平社会实存的“人情政治”与“现代间性”,并通过重释其呈现“市民北平”的策略,回应重评《离婚》的驳杂辩难。在场师生就老舍1930年代小说创作与北平社会的变迁之关系展开了讨论。


第三卷第8号

重读戏史辨


本讲由古代文学方向张华宇博士主讲,中文系谭帆教授与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陈雅新副教授评议。主要内容:探讨《戏史辨》以及“戏史辨”派在戏曲研究中的学术史价值,并借此探讨当下戏曲史研究重启“戏史辨”的必要性与方法路径。问题:“戏剧”“戏曲”各自的概念畛域如何?当下戏剧研究如何兼容中西、融通花雅?


第三卷第9号

荟坦桑,汇交流


本讲由法语发言文学专业黄依波博士主讲,刘小雨老师主持,贾静老师评议。本次活动黄依波同学基于“文明互鉴、人文交流”的访学理念,她谈到跨专业、跨年级的学生代表们的交流历程和行程感悟。比如从同央企中铁集团的访谈经验谈中国年轻人赴非工作情境,讨论相关就业问题需考量的方向。并主要分享了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师生学术研讨会中的激烈争论环节,也由个人经验延伸探讨外国对华的眼光和面对偏见时维护祖国立场的解决方法。讨论环节则基于中国是否真的对非洲地区的文学文化存在互鉴的情况,以及文学领域里,中非现实交流可能存在的方向。


2025年,我们将邀请更多来自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的师生加入思勉新青年人文学术沙龙这一平台,在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与我们分享研究心得,交流思想观点。王元化先生有“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的说法。受此启发,我们认为人文学科的治学不仅是在各自领域进行专而深的研究,考虑到我们研究的对象人及其所存在的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我们还需要跨越各自学科的藩篱,从不同学科维度来对自己的研究视野加以拓宽。我们更需要在与不同领域同辈青年的共同交流与思想碰撞中,触摸与把握我们当代所面临的新的形势与问题。


新青年人文学术沙龙创立以来所秉持的学术理念是传承自吕思勉先生的治学宗旨:“观其会通”。我们希望可以借助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这样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平台,汇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诸领域以及理工科相关领域的硕博士生与青年教师,在思勉分享大家对各自学术领域、前沿思想动态的看法与观点。我们期待新的一年在思勉的小院里遇到更多的旧雨新知,听到更多样的思想观点。



供稿:思勉研究生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命名自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汇集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与古籍所的优势资源,推进人文学科综合研究,旨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高地。本平台将及时发布高研院的讲座预告、录音,研究中心学术活动及国际交流之最新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