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思勉精神 共筑卓越之路
校友系列访谈
樊中泳:“文艺之星”——从哲学走向创作,是人的另一种连接
编者按
值吕思勉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跨越了十六个年头。自2009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学院坚持跨学科、精英化、国际化、个性化培养,一批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学者、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等,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中坚作用,已然成为思勉高研院的靓丽名片。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吕思勉先生的风范与精神,凝心聚力推动高研院实现更好发展,思勉高研院发起“践行思勉精神共筑卓越之路”校友系列访谈活动。现刊发系列访谈第七篇,樊中泳校友访谈:“文艺之星”——从哲学走向创作,是人的另一种连接。
/樊中泳/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2011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浙江省第七批“新荷计划”作家、浙江省作协会员,宁波市青年文联理事、宁波市作家协会科幻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市作家协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曾获首届“华语新声”科幻小说征文比赛金奖、第二届华语科幻文学大赛银奖、首届“贺财霖”科幻征文大赛铜奖、“於梨华青年文学奖优秀作品奖”等,擅长领域为小说,主要作品为小说《回家》、《重复》、《我们的一天》,著有《片屿集》。
/ 思勉印象 /
(一)您是从何种渠道了解到思勉高研院的?您为何选择来到思勉高研院求学?
2011年毕业季时,提早联系相关学校时知悉的,最早是与顾红亮教授联系,后来到思勉求学。第一是选择上海这个城市,第二是对思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跨文史哲的教学法在很长时间内为我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思考视角。
/ 就学点滴 /
(二)思勉高研院的良师益友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否谈谈您在思勉碰到的一位或几位难忘的师友?
有,而且很多。高瑞泉教授是我的导师,他一直鼓励我从多角度来阅读书目,并且说阅读和把握经典是最为基础且收效最为长久的,很多年后,我也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刘擎教授提供了我们中西对比的视角,也提供了许多的新的学术工具。杨国强教授是我室友的导师,他的很多学术理念是与陈旭麓教授一脉相承,我经常蹭课,且受到极大启发。罗岗教授的课我也经常听,很多文学层面的启发,来自于他。王斑和王笛教授是我们假期短期班的教授,期间与王斑教授联系的多,一起在上海音乐厅听了一场话剧,然后在外滩游览,他的很多指导我至今印象深刻。辅导员贾静老师一直很关心我的生活,我们经常唠嗑聊天,很多我的疑惑贾老师都能第一时间解决,给了我家的温暖。在思勉的时候,最好的朋友是学姐朱莹和王晖,他们是华师大直升的硕士,和我分享了很多不同的经历,张冰同学是我的偶像,我一直以她为导引进行文学探索和戏剧探索,室友刘凯经常照顾我的生活,我是一个生活有点不精致的男孩,刘凯帮助了我很多。
(三)在思勉高研院的学习过程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种收获对您的学术和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跨学科的学习、自由的学术氛围、深厚的文学积淀和冯契先生教导的要保持自由思考,是给我最大的影响的几个要素。思勉希望通过跨学科的训练和通识教育的培养来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所以硕士期间,我第一个学期就修完了百分之九十的学分,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泡在图书馆阅读,有时间就到中文系和历史系蹭课,以及到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蹭课,基本没有太大的压力。整个教学的过程非常轻松,我们经常去“串门”,在和朋友的交流中拓宽自己的思路。这一点真的和现在内卷的时代完全不一样,我可以写自己的文学作品,也可以和教授们书信联系,也可以举办自己的演唱会,最后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市优秀毕业生。现在想起来,思勉和华师大是我塑造当下人格与性格,培育小小野心和长久耐心的圣地。
/ 学术与职业发展 /
(四)您认为思勉高研院的学术氛围和教育理念有何特点,对您学术观念的塑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勉的跨学科和追求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对我当下进行相关的工作和创作,提供了基础,也提供了我一直保持追求自由思考和创作的恒心。高老师横跨哲学和文学,对我一直都是悉心教导,要我保持阅读和持续深度的思考,要扩大视界而非针对具体问题,这些都是很有帮助的。
(五)您的硕士论文关注张东荪与近代中国哲学,在哲学方面接受的思维训练对您自身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影响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第一是通过各方面经典的阅读,能够了解到整个历史发展所呈现出来的图景并不是连贯的,中间有很多断裂的地方,断裂处需要一代一代的人去补,这是文学着力的地方。因为创作要建立在对于断裂之初的研究上,我们可以用对于理想或其他美好的向往来通过各式各样的向度把断裂处的故事弥补上,做好对历史细节的感知与推演,加上技艺的修饰,也就是说哲学的框架、历史的推演、词艺的修饰,文学或者创作能给世界带来期待,达成对于下一代人的良好教育,展示出“好社会”的范式,这是我们创作的目的。
第二点,我论文所关注的张东荪当然是尝试联结中西知识与智慧的很重要的人物,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都知道发生了非常多的包括军事、政治与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斗争,这里面的资源非常丰沛,它能够展现出我们人类在技术时代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这恰恰就是文学能够真正生根发芽的地方,通过文学,我们能够看到人性的本真与世界活泼的样子。自己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不仅看到已经成型的学术成果所带来的结论,还能感受到背后成形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犹豫、困惑乃至不甘等等,这为创作提供了非常强大的空间。
第三点影响其实是更加技术层面的。我们都知道,创作本身需要很强的毅力,其实是一件体力活。我硕士期间的生活是比较有节奏的,两点一线,写东西也能很快的写,毕业论文一旦进入状态,一天能写个一两万字。通过这样一个训练,写作就逐渐变得简单了。这就是当时的学习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好的基础。
(六)您对思勉的学弟学妹有何建议呢?
如今学弟学妹们在升学或是求职上所要面对的压力,比起我在思勉求学的时候,当然是更大的。我们当时整体的氛围还是比较浪漫的。在现在的氛围中,讲一些过于理想主义的东西可能不是非常现实,但我还是很认同冯契先生所讲的“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是爱智者的本色”。这是一种很浪漫的表达,当你们今后走出书斋、走出社会,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一定的教化、也需要有一定的初心。将来对人文学科最大的冲击来自很多方面,例如AI对于人类的替代。文科要产生的成果一定是智慧的东西,但这些在现在的硬框架里面,可能会慢慢地被消磨掉,甚至在生活生存压力的对抗下就慢慢放弃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保持自由思考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活跃自己的心灵、保持反思和批判能力,进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七)您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和目标?
因为我不是专业的文学出身,华师大是文学的圣地,希望有机会回炉再造。其次就是继续保持对思考的热忱,能够继续自由探索精神世界,保持对于时代的审慎,保持对于人性向善的信念,断裂之处,悲欣之地,都有力量用笔去雕刻。
采访:陶治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