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 | 李静:共同体的力量

文化   2024-11-16 15:01   上海  



践行思勉精神 共筑卓越之路

校友系列访谈

李静:共同体的力量



编者按


值吕思勉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跨越了十六个年头。自2009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学院坚持跨学科、精英化、国际化、个性化培养,一批毕业研究生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优秀学者、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等,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了中坚作用,已然成为思勉高研院的靓丽名片。


为了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吕思勉先生的风范与精神,凝心聚力推动高研院实现更好发展,思勉高研院发起“践行思勉精神共筑卓越之路”校友系列访谈活动。现刊发系列访谈第八篇:共同体的力量——李静校友访谈。




/李静/


2009级思勉高研院博士研究生。1976年生,甘肃白银人,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媒介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艺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文艺争鸣》《文艺理论与批评》《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新传奇》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思勉印象  / 

(一)您是从何种渠道了解到思勉高研院的?能否谈谈您选择进入思勉高研院求学的原因?


我打算考博士的时候,正赶上一些高校成立人文高研院的浪潮。但具体来说,我对思勉高研院的了解并不算深。当时我联系罗岗老师做导师,他建议我报考思勉高研院。他说思勉的行政管理更为灵活,人文气息更浓厚。

我硕士做的是文学研究,博士跟着罗老师做文化研究,这个转向其实有很大压力,也需要更多的学术储备。思勉的环境与条件比较适合沉下心来做学问,也能帮助我较好地完成这个转向。


(二) 您的博士论文综合运用了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理论。请问思勉高研院跨学科的平台对您的论文写作有什么帮助?


帮助是非常大的。因为研究方向换了,我的博士论文不能从硕士论文中生发出来。选择做当代工人阶级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其实是“另起炉灶”。罗老师当时提醒我,如果只是从现当代文学的内部视角来做论文,很难有所创见。新的研究视角,就需要参考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我博士论文的问题意识和许多理论、方法,基本都来自博士一年级、二年级认真追过的那几本书。这些书的内容包括转型社会学、英国的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都是课上的阅读书目。比如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这本经典专著,就是当时姜进老师课上的必读书目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思勉高研院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我没有把那些书吃透,就没有我后来的博士论文。现在每次回想起来,我都会感到很庆幸。

另外,思勉也提供了一个与多学科背景的同学相互学习的机会。如果没有与黄锐杰师弟的讨论,我是很难接受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并最终将其运用在论文里的。


(三)可以分享一下您跟同学们之间比较深刻的回忆吗?比如您在博士论文致谢里面提到的“星期天的读书会”?


星期天的读书会以张旭东老师的学生为主,是一个小范围的读书会。另外还有陈子善老师、上海大学蔡翔老师的一些学生参加。那些同学很早就有做学术的抱负,知识水平和问题意识也接近。后来在罗老师的倡议下,这个读书会对我们这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也开放了。

读书会阅读的书目虽然不直接与我的论文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的视野。黑格尔和福柯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与历史,都是大家讨论的主题。黄锐杰师弟曾导读了一个学期的卢梭,我印象挺深的。读书会一般上午9点开始,中午罗老师会给大家订盒饭。午饭过后,如果大家兴致不减,还会再读下去,直至下午3点左右结束。这个读书会我大概参加了两三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我基本都是听大家讲,听大家怎么表达。就是在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下,我的学术能力逐渐提高了。我觉得,这个读书会是对思勉课程学习的一个强有力的辅助。读书会所反映的、同学之间跨学科的讨论与学习,可能就是思勉高研院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

除了读书会,黄锐杰、帅满等同学也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几乎每周都有。内容就和今天的剧本杀、狼人杀差不多。但因为我年龄比他们大些,压力也大,所以并没有参与。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可能有些绷得太紧了。同学间的闲谈或者说是“跨服”聊学术,是问题意识萌发的契机。如果大家的互动少了,思想的火花就没办法碰撞,反而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  学术经历  / 

(四)我注意到您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在读博期间,您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


当时赣南师大为鼓励大家读博士,有一个利好政策,就是前三年可以脱产读博。这样压力就会小一些。我第四年回到单位后就和领导商量,尽量把课排少一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术研究。

另外,我会用文化研究的视野整合各个学科,再把整合后的知识运用到教学里。举个例子,同样的内容在“新闻学概论”课上是一种视角和讲法,在“媒介文化”课上就是另外一种视角和讲法。因为文化研究是跨学科的,它可以融会贯通,从不局限在某个学科里面。这样也可以省去一些精力和时间,平衡一下学术与教学。

(五)您的硕士论文聚焦于马丽华及其西藏散文,博士论文则转向当代工人阶级形象的书写问题。请问是什么促成了这一研究方向的转变?导师和学术共同体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导师和学术共同体的作用相当大。罗老师当时在思考中国农村的现代化问题,还反思了城市文化研究的方式,以及福柯理论的运用等。他对我的硕士论文不太满意,认为题目比较小,问题意识不够。博士论文的题目肯定是要换的。同学们之间也有一种共识,就是要做有理论根基、有深度和问题意识的选题,这对我也有影响。比如王钦的硕士论文关注“潘晓问题”,朱羽研究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美学,都是一种关注中国现实的问题导向。罗老师曾建议我做美女经济的问题。但在这样一种学术共同体的氛围里,我不太想做这个,而是决心自己找题目。

我是70后,是在工厂与生活一体化的单位体制之下成长起来的。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出发,我决定做工人阶级的相关问题。罗老师挺认可的,让我把时段集中在21世纪,把相关的文学作品、电视剧、电影和纪录片吃透,充分发挥文化研究的优势,这个题目就初步定下来了。

(六)您在博士论文致谢中言及“从艰难的开题到艰难的完成”。请问您在论文写作期间遭遇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第一个困难就是形成不了问题意识,不知道用什么理论资源来展开研究。刚开始我把着力点放在工人阶级上,比如去看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结果发现难以推进。从单位制下的工人阶级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人的转变,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解释。这时罗老师点了我一句,提醒我做工人阶级关注的不只是工人本身,而是要通过工人这个“抓手”来看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他建议我去看孙立平的《断裂》,我才找到了些感觉,后来就慢慢地去看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接触到转型社会学之后,我结合自己的读书积累,才找到统合论文研究的那个点。其中,蔡翔老师关于工人阶级尊严与生活共同体的研究,也给我一些启发。

这个困难克服以后,我以为论文写作就能很顺利地进行了。但接下来又面临导论的书写问题。论文开题的时候,倪文尖老师就提醒我,如何让论文大纲平稳地“落地”,是一个很难的事。开始我还不以为意,结果用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才勉强写完导论部分。我的导论主要基于对高满堂《钢铁年代》的分析。但我此前是学文学的,没有学过影视,更没有相关的理论积累。怎么看电视剧,怎么理解视听语言,也是一个问题。这个过程挺艰难的,我写废了很多稿子。因为我自己不太自信,写完一部分就拿给老师和师弟看,他们一直说不行,还是没“落下来”。直到暑假结束,我又在单位工作了两周后,才最终得以“落地”。

之后的困难比起前面来,算是小巫见大巫。比如资料不充分的问题。在研究电影《铁西区》的时候,我希望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但当时东北的城市文化研究还没有兴起,需要的资料是很难找到的。最后也是四处找资料,勉强撑过去了。这是我论文里最不满意的一章,后面就顺利了很多。

 / 赠语学弟学妹 /  

(七)现在以一名高校教师的身份,您对思勉高研院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我在思勉读书的时候已经是高校老师了。当时我觉得从事教学工作,读博士才比较圆满,所以有这个选择。但大家其实读完硕士,不一定都要去高校当老师。

大家最好尽早地规划好未来的路。如果要进高校,那就一定要读博,越早读完越好。在读博期间,要把自己的学术追求与现行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结合起来。但现在的竞争压力确实不小。如果想走别的路,也要提前规划好。





采访:陈诗腾&刘晨阳

图片:李静

整理:刘晨阳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命名自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汇集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与古籍所的优势资源,推进人文学科综合研究,旨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高地。本平台将及时发布高研院的讲座预告、录音,研究中心学术活动及国际交流之最新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