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勉人文讲座 | 近代中国女学生与体育的相遇:一项女性史与体育史的跨学科对话

文化   2024-11-14 14:01   上海  
2024年11月5日下午14点,一场主题为“近代中国女学生与体育的相遇:一项女性史与体育史的跨学科对话”的思勉人文讲座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会议室成功举办。主讲人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游鉴明老师,历史学系王燕老师主持。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参与,包括历史系冯筱才老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刘隆进老师,和来自校内校外的许多学生,现场讨论热烈。
游鉴明老师自1980年代起致力于妇女史和性别史研究,著作颇丰。她早期著作涵盖日据时期台湾地区的女子教育,2002年出版口述史学方法相关著作,2008-2022年陆续推出《近代中国女子的运动图像:1937年前的历史照片和漫画》、《她们的声音》等书籍。游鉴明老师在女子体育史研究领域的深厚积累,为本次讲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讲座伊始,游老师强调了此次研究资料的多元性,包括档案、报刊、学校刊物、口述史等文字史料,以及图片、照片、漫画、运动器材、广告图案等非文字史料,为研究提供了丰富视角。
随后,游老师指出,19世纪末期,中国女学生开始接受体能训练,体育课程从体操课逐渐发展为包含球类运动的现代体育课。西方传教士对近代教育影响深远,教会学校通过寓教于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运动,台湾地区学校组织女学生远足等活动。清末民初,受军国民教育思想影响,体育教育体现出尚武精神,学校活动和学生着装均有所体现。而在男女共学时期,校园中的体育活动引发了诸多关注与问题,如上海劳动中学争球场事件等,反映出当时性别观念对体育资源分配的影响。
游老师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女性在体育竞赛中逐渐崭露头角,从早期对男性关注的不适应到勇于与男同学竞赛,女运动员的身影出现在校际、区域、全国乃至国际运动竞赛中。而且,体育对女学生的形象和社会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有观点认为这是女性超越性别界限的表现,女运动员凭借出色表现受到各界瞩目。另一方面,运动员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私人生活受关注、行为举止引发争议等。
游老师认为,在媒体报道方面,中国大陆媒体对女子体育采用多元化呈现方式,包括观众态度、广告内容与运动员行为的论评、广告和漫画等,殖民政府统治下的台湾地区媒体对女子体育报道相对保守,女学生体育众生相不如大陆丰富。在体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上,体育观念与民族主义、国族主义紧密相连,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出现健美等观念。
在讲座的最后,游老师总结道,近代体育是西方的产物,过去的体育史是以男性视角出发,我们需要增加女性视角。中国的近代体育发起于校园,当女学生遇到体育和社会大众时,有机会从各种角度去诠释女性的身影,尤其是女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她们一直在不断超越自我。这段历史不仅改写了中国体育史,也改写了中国女性史。

讲座后,游老师与同学们就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涉及微观材料处理及体育现象历史化呈现、近代体育性别分布、女学生体育活动情感与伤害、延安时期体育新闻研究、家庭体育活动、女性体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等。游老师一一作答,在场的冯筱才老师也为大家提供了许多新的信息和研究思路,进一步拓展了对体育史及相关领域的理解。

供稿:谭耀辉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命名自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汇集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与古籍所的优势资源,推进人文学科综合研究,旨在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学术高地。本平台将及时发布高研院的讲座预告、录音,研究中心学术活动及国际交流之最新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