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作家名片】
张霞,网名霞姿月韵,枣阳市太平镇人。湖北文理学院音乐系毕业,枣阳市第四中学教师,《首都文学》签约作家。热爱文学,常写日记,偶写游记,自娱自乐。作品始发于《首都文学》。
精细入微显真情
——读《父母的遗产(二)》有感
【 文学鉴赏 】
【编者按】
在《父母的遗产(二)》中,长兄用细腻笔触勾勒出父母离世后的思念画卷。面对遗物,他不草率丢弃,而是精细分类,让旧物重焕生机,承载的情感也得以延续。文中既有对亲情的深沉缅怀,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又有对“遗产”内涵的深度挖掘,物质之外,精神传承更显珍贵。这不仅是一篇感人佳作,更如醒世恒言,于物欲横流中,提醒我们珍视亲情、传承家风,感恩生活点滴。
在那片被岁月抚摸过的乡土上,有一棵树,鲜花盛开之时,花朵镶嵌在枝叶之间,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特别壮观。它曾以繁花似锦的姿态,用漫长的花期编织了一个关于美的梦。这棵楸树,不仅以其壮观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更以其坚韧的木质,承载了家族的记忆与荣耀。当它的身躯化为教室的过梁,横跨在两墙之间,枝干化成檩条纵跨于教室时,它便不再是简单的自然之物,而是成为了教育基石与家族精神的象征。
长兄的《家乡教育的先驱》,如同一缕清风拂去了岁月的尘埃,让我得以窥见那段被时光深藏的辉煌历史。爷爷,那位以无私与远见卓识点亮家乡教育灯塔的先驱,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他献地、捐资、捐款,以一己之力,创办了五里桥小学堂,这不仅是家乡教育的摇篮,更是无数梦想起航的地方。那些从这里走出的学子,无论是成为栋梁之材,还是行业精英,都铭记着这片土地的滋养,以及那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读完此文,我仿佛穿越时空,与爷爷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感受到了他那颗热爱家乡、热心教育的赤子之心。爷爷的一生,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一生。他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风起云涌,五四运动的激情澎湃,新文化运动的理性启蒙,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深远影响。这些历史的洪流,不仅冲刷着旧时代的尘埃,也激荡着爷爷那颗追求进步、渴望变革的心。他思想解放,积极进步,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并具有超前意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爷爷如同一股清流,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爷爷最令我敬仰的,莫过于他对教育的无私奉献。在那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爷爷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土地和资金,建起了五里桥小学堂。这不仅是一所学堂,更是爷爷对家乡未来的期许,对孩子们未来的关爱。他深知,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是点亮希望的灯塔。因此,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份深情厚意,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家乡的土地,也滋养着无数孩子的心田。
父亲张明顺的足迹,正是这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在自家的小学度过了初级小学的时光,又在双河学校完成了高小学业,每一步都踏在了家族的期望与家乡的土壤上。五里桥小学,从民办到公办,从旧址到新址,跨越了上世纪的百年沧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教育的力量。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为家乡乃至社会输送了无数的智慧与力量。
在当今社会,爷爷的精神遗产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爷爷对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爷爷敢于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的精神,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新时代挑战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家族荣誉与责任感的传承,也是当今社会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总之,长兄《家乡教育的先驱》不仅是一篇对家族先辈的深情致敬之作,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启示的散文。它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传承与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如今,旧学堂虽已消失在历史的时空,但那份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却如同楸树的花香,依旧弥漫在心间。长兄的精心整理,让这段家史得以重现,让我得以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家族荣耀与责任。他的努力,不仅是对爷爷的敬仰,更是对家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爷爷的教诲,感受到那份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老张家族,书香门第,源远流长,这份精神与智慧,将如楸树之木,坚韧不拔,绵延无尽。我愿接过这份传承,让家族的荣耀与智慧,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爷爷的厚德,如同古木参天,荫庇后世;父亲的追求,如苦作之舟,奋力远航。这份源自家族深处的情景与情感,汇聚成一股不竭的力量源泉,不仅驱动着我们这代人步伐坚定向前,更在这片被书香浸润的土地,绘就了一幅幅传承与创新的壮丽画卷。
让这份敬仰与感恩,不仅镌刻于个人的记忆之中,更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融入家族的血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在书香与奉献的交织里,我们共同编织着一段段不朽的传奇。让家族的荣光与智慧,如同那不息的灯火,穿越时间的长廊,永远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指引着心灵归家的方向,成就一段段韵味悠长、意境深远的家族史诗。
首文2024冬季刊选稿
尊敬的老师、作者,感谢您选择《首都文学》平台来推送作品!经本刊后台初选,您的此篇作品经本平台先行推送后将列入2024年首文纸刊冬季刊备用稿。上刊与否,以最终定稿后的目录为准。欢迎您继续赐作支持首文(多次推送的作品将择优上纸刊)!
声 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因本刊发文具有连续性,若非违法违规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删除任何一期发文,其它公众平台因需要要求删文,经作者同意后需向本平台支付300元断号费、编辑费、“原创首发”转让费;作者个人要求删除已经发布的作品,需向本平台支付200元断号费、编辑费、违约费。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首都文学》
《首都文学》微信公众号,立足京城,走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作家诗人以及文学与艺术爱好者。主要刊发诗词歌赋、散文随笔、精短小说、民间故事、报告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
本刊每周三期,不定时发布。
要求:投稿须原创,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套改他人文章,文责自负;投稿前请自行审定,杜绝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随原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字,内文小四号宋体字;现代诗3—5首、古体诗词6—10首起投(长诗可单首),诗歌文字全部左对齐;书法、绘画、摄影作品10—20幅;散文、小说、民间故事等单篇不超过5000字,每段空两格,优秀作品不在限制中。
赞赏随心随意,赏金与作者对半分成,低于20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维护。
投稿邮箱:shouduwenxue@126.com
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905352890
微信公众号:sdwx1015(欢迎赐稿!)
《首都文学》纸刊编委
《首都文学》微刊编委
【签约作家/诗人】
本刊法律顾问:
耿洪波(纸刊) 周迪军(微刊)
本期荐稿:张新风
本期审核:罗 燕
本期执编:沈 默
《首都文学》12345期‖湖北作家张霞:《家乡变化四十年》读后感 《首都文学》12405期‖湖北作家张霞:《榆树,我的第二故乡》读后感 《首都文学》12411期‖湖北作家张霞:跨越时代的温暖传承 ——读《爷爷甘愿当“内奸”》有感 《首都文学》12423期‖湖北作家张霞:托物联想寄深情 ——感悟《南瓜的思念》一文 《首都文学》12458期‖湖北作家张霞:人人都有故园情 ——读《何人不念故园情》有感 《首都文学》12499期‖湖北作家张霞:教诲与鼓励 ——致家族亲人 《首都文学》12501期‖湖北作家张霞:岁月悠悠 母爱不朽 《首都文学》12521期‖湖北作家张霞:怀念慈父,共释心结 ——读《迟到的认错》一文有感 《首都文学》12577期‖湖北作家张霞:父亲的镇宅之梦 ——读《“镇宅”之梦》的感想 《首都文学》12630期‖湖北作家张霞:穿越时空的敬仰与传承 ——读《父亲的求学之路》 《首都文学》12653期‖湖北作家张霞:路漫漫兮而求索 ——读《父亲的任用之争(一)》有感 《首都文学》12679期‖签约作家张霞:文学梦与儿童椅 《首都文学》12693期‖签约作家张霞:冬天的阳光 ——读《母亲的善良》有感 《首都文学》12701期‖签约作家张霞:书香绵延 敬仰长存 ——读《家乡的教育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