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张怀江老师题写刊名
【作家名片】
朱胜田,笔名天上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莱阳作家协会理事,莱阳统战文化研究会理事。个人档案被录入www.zuojiaku.com(官网)中国作家库。发表小说、散文、纪实文学、杂记诗词等近100万字,多见于报刊和网络文学平台。主要作品:出版长篇小说《消失的老村》,出版散文集《青山吟风》等。
胶 东 丝 绸 史 话
【 报告文学 】
漫步历史长廊,拾零丝绸史话,品味国粹精品艺术文化,几多苦涩,几多悲壮,几多唏嘘,让人情不自禁,心潮起伏,万千感慨。
我国历来有着丝绸大国之称,丝绸文化已有数千年。丝绸产品不仅仅是我们的民族特产,更揭示了人类的智慧结晶。胶东的丝绸发展之路,正是依托着华夏文明的摇篮,吸吮着前人酿造的营养,从蹒跚学步到茁壮成长。一路走来,有踌躇满志枝繁叶荣,亦有止步不前破败凋零;起起伏伏几度衰落几度兴旺,跌跌撞撞弯弯曲曲兜兜转转;终于不乏坚韧,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下来,而且绽吐出奇异的芬芳。
一、溯源求真 丝长根深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期,我们的先人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黄帝有一位名叫嫘祖的妃子能把蚕丝织成绸。在嫘祖的教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种桑养蚕,织成丝绸,逐步结束了以兽皮为衣的时代。后来,蚕丝织绸得到世人喜爱,人们为了感恩嫘祖的功德,把她奉为“蚕神”,受到后人世代景仰。
《尚书·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贡盐,海物惟错。莱夷作牧,厥篚糜丝。”意思是说:(夏代)东海和泰山之间是青州,嵎夷(指胶东)已经被区划好了,潍河和淄河也得到了疏导,这里向夏朝廷进贡的物品有食盐、丝绸和多种海产。莱夷作为一个行政区域,这里的人擅长养蚕、制造桑弓、织造丝绸。这是关于莱夷一带植桑养蚕最早的文字记载。
到了商代,丝绸生产已经初具规模,而且达到较高的工艺水平,有了复杂的织机和织造手艺。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逐渐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
锦的出现是我国丝绸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把蚕丝的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起来,不仅当作高贵的衣料,而且制成高雅的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影响深远广大。
秦朝时,随着对外大规模的扩展,丝绸贸易和输出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西去,经过中亚、西亚抵达欧洲。
西汉时期,丝绸蓬勃向荣。汉代的丝绸织品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而且有专员负责为皇家生产丝绸。当时的三大丝绸中心是长安、山东、四川。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贸易通道。由于这些贸易品大多是丝绸,因此也称之为丝绸之路。汉朝在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还开拓了海上丝路。海上丝路东通日本,南通东南亚、阿拉伯。由于这些贸易品不仅有丝绸,还有香料,因此又称之为“海上丝香之路”。汉代的丝绸工艺中,以锦和绣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工艺水平。汉武帝时期珍贵的丝绸并不是上层贵族的专属之物,平民百姓也开始经营丝绸作坊。当时各家各户栽种桑树养蚕,成为汉代社会最普遍的民间手工业。
《汉书》记载:“西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今莱阳),野蚕成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絮(百姓用茧丝做成绵絮。)”此是史料中关于胶东及莱阳一带盛产蚕茧的第二次表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蚕茧丝绸生产受到一定影响,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但据晋代史料记载:“晋太康十年(公元286年),东莱(莱阳)山蚕遍野,成茧四十里余,民缫丝织绸。”这是第三次描述,记录了胶东莱阳史上有野蚕(柞蚕)成茧,民众缫丝织绸的历史。
唐隋时期蚕桑丝绸业的重心转移到了长江流域,丝绸生产也达到鼎盛的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花色品种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朝有了很大的扩充。这一时期的丝绸业十分兴盛发达,是我国丝绸手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官府经营的丝绸品生产,由织染署全面负责管理。并在全国各地设管辖的织锦坊。丝绸织品样式、花色、数量、加工方法等方方面面都是精益求精。甚至唐代的绫罗绢布一度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同时唐代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空前地发展,“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贸易的频繁程度十分高涨。丝绸的生产和贸易为唐代的社会繁荣撑起了半壁江山。
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明显增加,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术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宋代的官营丝绸规模远超唐代,除京城以外,全国还有很多生产丝绸的作坊。宋代的民间丝绸业空前繁荣,专门从事丝绸生产的家庭作坊不计其数。
宋代时期的丝绸织品达到历史上锦上添花,无论工艺、产量、品种都有创新。此时期的丝绸,对外贸易发展也是如鱼得水,繁荣鼎盛。
明清时代,全国各地的丝织品都兴旺发达。工艺水平也较前朝更成熟。织作机构的匠人日益增多。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初显,丝绸的生产与贸易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丝绸生产的商品化趋势日渐明显,丝绸的海外贸易亦有突破。
这一时期,胶东茧丝和丝绸开始成为山东的主产区,南部沿海开发盐业捕捞。一南一北两大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贸易活动开始萌发,莱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蚕绸外运,棉花和粮食内运,莱阳逐渐成为胶东乃至山东的富庶之地。
但是封建制度对生产力的阻碍也十分突出,丝绸业在苛捐重税和洋绸倾销的双重打击下,更多时候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全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增长了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占50%左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终于重新取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丝绸织品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杰出成果。作为纺织品中的贵族,伴随着人间烟火的代代相传,历经无数次浴火涅槃,无数次破茧而生。在饱尝了坎坷磨难,死而复生之后,丝绸终不失中华文化符号之美誉。
胶东的丝绸产业,正是伴随着华夏丝绸脉搏的跳动节奏,演绎和谱写着丝绸文化的绚丽音符。1984年,莱阳绢纺厂生产的泰山牌120Nm/2桑蚕绢丝在全国质量评比中获得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一举驰名海内外。至此,胶东蚕茧绢丝第五次跃居高峰。
二、天赐桑柞 图腾为蚕
山东人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意思是,家有五亩桑园,五十岁就可以穿绫罗绸缎而衣食无忧了。
胶东大部分地区都是丘陵山地,各县自古就有养蚕织绸的历史。
《尚书》所记载记载的“莱夷作牧,厥篚檿丝”至今已有4000到5000年,准确地说,5000年的风霜底蕴正可称谓莱阳丝绸的斑斓前世。
商周时期,胶东腹地曾有个诸侯国叫“纪国”。“紀”字里的“己”字篆体写法就是一条蚕,“纪”字里的丝字旁则是一个丝线麻花的样子。
莱阳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出土了一些带有文字的陶盉,在陶盉的腹部画有三只胖胖的虫子,其形象就是蚕。考古学家指出,这三条可爱的虫子就是当时“紀”国的图腾。
《汉书》记载莱阳盛产野蚕的时间是西汉元帝永光四年,即公元前40年。那时胶东莱阳一带人烟相对稀少,山岚叠嶂、沟壑峻岭、一望无际。野生蚕虫肆虐、吐丝结茧,成为大自然对莱阳劳苦百姓的馈赠。
人们从蚕茧丝绵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为日后训化野蚕、植柞植桑养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后来有人引进蚕桑品种,立刻就被当地人认可接受了。养蚕缫丝,有效提高了百姓生活。
随着蚕茧收获渐渐递增,缫丝绵织也逐步形成,并且兴旺一时,为改善民众生活,点缀生活品质和情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
元初时期,莱阳人姜彧,就受到植桑养蚕的启发。所以他在做滨州太守期间,鼎力倡导民众大量种植桑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姜彧在滨州劝课农桑,仅一年有余,滨州就新桑遍野,人称其桑为“太守桑”。在其治理下,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当时民间有歌,颂姜彧曰:“田野桑麻一倍增,昔无粗麻今纩缯。爷孙皆添新衣帛,太守之贤如景星。”
三、民间副业 战乱凋零
明清两朝,植柞种桑养蚕成为民间的一种副业。
养蚕织丝,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此时莱阳境内已有缫丝作坊多座。康熙版《莱阳县志》在《物产》一节《丝枲xi之属》中记载:莱阳有檿(yǎn)绸、棉绸缯、绢、葛布、麻布、丝棉花、麻、檾(qing)等产品。该志《民业》一节《蚕桑》文中描述:莱阳人在农作外间治蚕桑共铺眠,分摊之劳属之田妇,练丝之役多男子共事,此外有野蚕,食樗chū(臭椿)叶,但蓄之树杪(梢)眠劳,然亦勤於看视,防诸鸟虫所伤。《民业》一节《织作》一文记载:莱阳有蚕丝织绢,又有樗茧织山绸,葛麻织葛布,皆有巨贾发银收贩,其穷乡山区,无论男女皆纺花织布以自衣,而余布鬻(yu)于乡城集上,为糊口纳税之需。
明朝中期,莱阳经过战乱后,经济活动逐渐恢复,至嘉靖时期,莱阳的蚕茧生产和绢丝经济逐渐走向巅峰。
其时,柞树几遍北部全境。产柞之处,俗名蚕场,亦名蚕岚。蚕岚价格比普通山林昂贵,问之,拥有者以蚕场以对。当时比富裕程度,常常以看谁家有蚕场的多少为标准。随着柞树林和养蚕业的快速发展,蚕茧总产量也快速增长,全县很多地方都先后建起了缫丝厂。有了充裕的蚕丝,以家庭妇女为主的家庭副业,逐步发展到筹资建立作坊、成立丝织厂,织绸业也随之兴旺发达起来。市集上出现了蚕茧、蚕丝、丝绸交易,柞丝绸行业经纪人也应运而生,柞丝绸开始有规模地进入商品交易。
清朝后期,洋务开始活跃,莱阳丁字湾(金口)港口码头开启海运业务,海洋贸易发展迅速,蚕茧丝绸贸易成为主要出口货物。
民国时期,缫丝规模虽然一直不大,且仍然是原始古老的家庭作坊生产模式,但纩丝坊星罗棋布,遍及北部山区。
1935年《莱阳县志》《虫属》一节,有对蚕的记载:蚕,益虫。有桑蚕,亦食柘榆,分家野二种,有柞蚕、樗(chu)蚕并食枣椒葵叶,李时珍曰:“自卵出,而为䖢,蜕而为蚕,蚕而茧,茧而蛹,蛹而蛾,蛾而卵,卵而復䖢,盖神出也。”
从描述来看,算是莱阳人对蚕茧有了比较全面地认识。该志将丝绸列为《工业》类,虽然记载相对简略,但开篇即为丝绸:工业有手工(和)机械之分,吾国科学幼稚,向(来)所谓工(业),皆手工业也。县境地处偏隅,物产不丰,故无大工厂。惟北部(有)旧产山岚,城乡设工厂十余,缫(sāo)丝作绸。然亦无大组织,每厂不过数十人而已。近以销路日滞,税额復重,相率(陆续)歇业。若(如)桑岚则所产无多,仅城有数厂,规模更小,或作或辍,亦不常也。其余各工厂虽甚繁(多),屑(小)大别之。
其时运输贸易货物多以农产品为主,虽然庞杂,但丝绸作为珍品,毅然成为出口大宗。北部山区多柞栎,农民于夏放蚕,而秋取其茧,谓之山茧,每年亦有运往烟台和昌邑者,转输国外,获利约10余万元。
1939年,莱阳产柞茧65万公斤,桑茧5万公斤。
之后受战乱影响,茧价低落,收益锐减,蚕业生产严重缩减。至建国前夕,柞岚面积为5万亩左右,桑蚕就几乎绝迹了。
四、桑园扩增 蚕茧兴旺
新中国建立后,莱阳人民政府组织蚕农恢复蚕业生产。1954年,由14人合股在沐浴店镇寺院头村东建缫丝厂,收购本地产柞茧作原料,加工后交供销社销售。莱阳北部丘陵山区,土层较厚,大部分村庄开始种植柞树,设置蚕场。1956年产桑茧1000公斤,产柞茧6250公斤,1959年产桑茧2500公斤,柞茧9.28万公斤。1960至1962年,自然灾害严重,产量下降。1962年仅产桑茧180多公斤,柞茧1.42万公斤。1964年,股份制缫丝厂转为县属集体所有制缫丝厂,年收购加工柞茧5万公斤左右。1968年,蚕业生产有所恢复,产桑茧7000公斤,柞茧8.5万公斤。60年代曾推广过蓖麻蚕,后因土质和气候等原因蚕茧质量差而被淘汰。1975年,引湖桑32号新品种,该品种产叶量高,叶质好,秋季硬化迟,适宜一年多次采叶喂蚕。
1978年,莱阳境内桑蚕业由农业局统一管理,全县桑园40公顷,主要分布在谭格庄和团旺。
1982年,县缫丝厂有缫丝机10台,年收购加工柞茧1.5万公斤左右,因受缫丝质量制约,缫丝厂连年亏损。这年5月,根据烟台市丝绸公司决定,莱阳缫丝厂关闭,对职工和设备做了妥善安置处理。
1983年,莱阳县桑园扩大到354亩,产桑茧2.22万公斤,柞蚕放养面积4030亩,产茧1.34万公斤,蚕茧收入为11.8万元。
1987年,引进并推广种植大叶桑胡桑32号,占桑园面积95%以上,另有少量鸡冠鲁、益都大白桑等大叶桑和野生小叶桑。主要分布在中荆、谭格庄等乡镇。胡桑32号,于每年4月中旬脱包,4月底开叶,5月12-14日适熟。其叶片大而厚,产叶量高。可在春季解冻后或秋季落叶后栽植,每亩1100株(墩)。桑园面积扩大到1300亩,产桑茧7.2万公斤。莱阳境内有纯柞岚3794.3亩,占柞岚面积28%。混交柞岚9245.3亩,占72%,主要是麻栎,占柞岚面积95%,多分布于北部乡镇。麻栎每年4月中旬发芽,叶质优良,营养丰富,是柞蚕的优良饲料。柞树和柞条墩耐旱、耐贫瘠瘠,宜于荒山种植,以种子直播。因此当年柞蚕放养面积约0.2万亩,产柞茧1.65万公斤。
1988年,莱阳市丝绸公司成立,蚕业生产开始有序规模发展。桑园面积达到76.6公顷,主要分布在团旺的徐疃庄、西张格庄、后河前和谭格庄的罗家疃、崖后、小水岔等村庄。是年11月,为建设桑蚕基地,首次进行夏季种子育苗,育苗总面积273.4公顷。丝绸公司成立后,开始由蚕农选茧出售。采茧时,按上茧、双宫、次茧、黄柴、烂茧分别采放出售。收购过程中执行国家的价格政策,实行“预约收购、售前初验,、评台抽样、密码验级、仪器定位”的“五位一体”收茧程序。
1989年,丝绸公司牵头,利用嫁接体建园300公顷,全市桑园总面积达到376.7公顷,主要集中在团旺、谭格庄、吕格庄等镇。1991年,由福建引种沙2实生桑选育品种,该品种建园成本低,耐剪伐,春天发芽早,但容易受霜冻害、芽枯病的危害及旱天叶质老化快的缺点,不宜成片栽植。
1992年,莱阳引进山东省蚕科所培育的优选792,该品种具有直立向上、节间密、产叶量高、叶质优、抗逆性强,且春季发芽晚、成熟快、免遭晚霜危害等特点,一直栽种。另外还有农桑系列,由南方引进,具有节间密、叶片大、产叶量高等特点,但春季发芽早2天-3天,易受霜冻危害,尚在试种阶段。
1995年,由于蚕粮比价不合理,桑蚕生产出现萎缩,到1999年全市桑园面积仅存154.1公顷。2000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蚕农恢复蚕业生产,出现一批桑园面积在6.6公顷以上的村庄。2001年,团旺镇光山村一次栽桑20公顷。2002年,推广“4+1”模式桑园,建成桑园130公顷,蚕菜两用大棚63个,高产高效百亩示范园10个。随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蚕茧市场开始反弹,蚕茧一度热销,蚕茧收购逐步演变为市场化。
2003年,随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桑园资源向有技术、懂管理的养蚕大户转移,蚕业生产走上规模化养殖。2004年,罕见的霜冻危害,使桑蚕几乎绝产,胡桑32被优选792取代,沙2桑被淘汰。
2005年,莱阳境内有团旺、吕格庄两处蚕茧站和万第、姜疃、冯格庄、谭格庄四处蚕业技术指导站。全市桑园208公顷,当年蚕茧单产、质量和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亩收益2500元以上。
五、大型国企 应运而生
莱阳蚕茧养殖真正复苏于1950年代,一度成为产量高达百吨的蚕茧业出口创汇大县。
尽管如此,解放前后,莱阳本地及周边县市的蚕茧业一直没有完全摆脱低端化、碎片化、初加工、低效率的状态。蚕茧绢丝原料大多转运外地,产出效益受到严重制约。
无论夏朝时的莱夷、商时的莱国、西周时的莱侯国、东周以及秦时的齐郡、西晋时的长广,莱阳曾多次成为胶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0年莱阳专员公署成立,辖区范围为莱阳、莱西、平东、平西、平南、平度、掖县、掖南、招远、黄县、蓬莱、栖霞、栖东13个县和长岛特区。1956年莱阳专区进一步调整,境内辖威海市、莱阳县、乳山县、掖县、栖霞县、黄县、蓬莱县、长岛县、福山县、招远县、牟平县、荣成县、海阳县、文登县。辖1市15县。
莱阳再次成为胶东地区行政中心,因此,针对城市和地域发展需要,各大专院校、文化文艺团体、大型综合医院、驻军部队等都纷纷落户莱阳。根据当时国家工业布局、工业需求、资源分布状况,山东省委省政府经过组织专家科学考察论证认为,胶东一带筹建一座现代化大型绢纺企业势在必行。于是报请中央,纳入了国家立项工程。鉴于莱阳专暑辖区及周边几十县市丘陵山岚地形居多,各县均有规模放养柞蚕的基础,充分具备蚕业发展的条件,且莱阳境内309国道,蓝烟铁路横贯东西,交通便利。“山东绢纺厂”作为省内第一家绢丝行业企业,厂址就此一锤定音,敲定在了专暑所在地——莱阳。
厂址具体地点选在莱阳城南约两公里处,因大型工厂建设和绢纺生产需要,周边半径5公里范围内多点选择,开展地质钻探和水源考察,最后选址在蚬河附近。河道钻井,自建水源地,地下管道直接供水到位。工厂距莱阳火车站4公里,工业原料、纺织材料、煤碳燃料等铁路公路运输成本都被列入精准核算。
“山东绢纺厂”于1957年筹建,省委组织姚佳伦、李敬明、孟贡南、鲁贤爱等6人组成了绢纺厂筹备组,是年年末开始破土动工。建厂之初,干部职工的骨干力量主要来自全省纺织系统,包括山东省纺织工业厅、青岛多家国棉厂等相关企业,还有高唐棉纺厂以及农业、林业、水利等系统转入的部分人员。从省纺织工业厅调来李云阁、李忠升、李广汉、祁增盛、何岱军、陈佑庭、刘玉洲、邢乐寿、赵金才、徐孔芳等纺织管理人员,从上海调来张德贵、王俊诚等技术人员。大量的青年工人则从莱阳(含莱西)当地招收。莱阳团旺有一支战山河的民工团队面临解散,政审体检后被直接招到绢纺厂当了工人,莱西一炼钢铁厂民工团队的青年人政审体检后也直进了绢纺厂,合计有五百多人。
建厂期间,遇自然灾害,物质匮乏、工程机械紧缺。工人们咬紧牙关,人拉肩扛,历时3年,动用了494万元国家外汇储备,从日本OKK株式会社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绢丝生产线,在原耕地上建起了全省第一家现代化丝绸绢纺厂,于1960年5月1日正式剪彩投产。
由于1958年11月莱阳专员公署更名为烟台专员公署,公署所在地搬迁到了烟台,山东绢纺厂作为县团级省属企业落户在小县城莱阳,多少就有些不搭了。因此,绢纺厂真正启章办公之时,就被冠上“山东莱阳绢纺厂”之名。
六、国之骄子 莱阳绢纺
山东莱阳绢纺厂建成时,隶属山东省工业厅,全民所有制中型企业。后来的莱绢隶属关系几经变迁,1959年,山东工业厅将莱绢移交给烟台专署轻工业局。是年9月,省政府又收回莱绢移交给山东省纺织工业厅。1968年,山东莱阳绢纺厂隶属关系由省纺织工业厅改为烟台行署纺织工业局。1981年,莱绢隶属于烟台丝绸公司。1982年,奉省丝绸公司指示,莱绢将毛纺车间的全部设备、人员搬迁出厂,移交给莱阳县,独立成立莱阳县毛纺厂。1984年由烟台丝绸公司改属山东省丝绸公司。
山东莱阳绢纺厂主营桑、柞蚕绢丝的生产加工对外出口。为了支持山东莱阳绢纺丝绸业的健康发展,省政府从大局考虑,在莱阳周边栖霞、海阳、文登等县,先后投资建起了蚕种场、蚕茧生产基地等,为莱阳绢纺厂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原料。
此后,山东莱阳绢纺厂以耀眼的速度,闪光的业绩,成长为海内外驰名的绢纺企业,成为山东丝绸出口的创汇骨干。
鼎盛时期的莱绢拥有职工两千多人,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畅销日本、韩国、意大利及东南亚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山东莱阳绢纺厂主打产品有“泰山”牌桑蚕绢丝、“白王后”牌桑蚕绢丝、“企鹅”牌蓖麻绢丝、“双环”牌柞蚕绢丝、“梨花”牌桑蚕细丝。1978年,绢丝年产772.4吨,产值1226万元。
20世纪80年代以后,莱绢生产技术改造步伐加快,产品的产量、质量均大幅提高,成为集绢纺、织染针织服装、机加工、商业、餐饮服务业于一体的多产业、综合性的大型国有企业。1984年,“泰山”牌120Nm/2桑蚕绢丝在全国绢丝行业实物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并被评为部优和省优产品。1988年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并开始批量出口。为山东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1年,山东莱阳绢纺厂建成有2000纱锭精纺生产车间,绢丝纺能力达到12312纱锭。
1993年,山东莱阳绢纺厂一步跨入中国500家最大纺织工业企业行列,获国家“最多销售收入、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称号。
2000年后,绢纺主机设备全部更新,引进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制造的纺纱关键设备。生产规模为12312纱锭,其中绢丝纺系统10272纱锭,细丝纺系统2040纱锭。年生产绢丝500吨,细丝200吨。产品直接销往日本、韩国、欧洲等10多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
2001年2月,山东莱阳绢纺厂改制为山东莱阳绢纺有限公司。
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5526.2万元,实现利税160万元。
莱阳大地支撑起的莱绢,莱阳水土滋养的莱绢,几代人艰苦创业与奋发图强的莱绢,为胶东蚕业发展、经济兴旺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山东史册上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七、莱绢衰落 蚕死丝尽
山东莱阳绢纺厂最终成为山东省丝绸公司的下属企业。1988年绢纺厂庆祝成立三十年时,推出了新的厂徽,结合丝绸和出口贸易的特点,反映了当时企业的繁荣程度和人们的期待。
但事与愿违,随着时代的发展,山东莱阳绢纺厂逐渐出现连年的亏损的局面,昔日风光不再,时代骄子如日落西山,大批职工下岗,生产规模一再萎缩,在厂职工屈指可数,即使如此,工厂也朝不保夕,难以为继了。
轰轰烈烈的国营大厂终于不得不帷幕低垂。究其原因,众所皆知。化学纤维、混纺纤维及进口高档织品进入市场,莱绢不但毫无准备,而且正是负担最重时的时候,工厂“大而全小而全”,下属机关,医院、学校,幼儿园、文艺团体、体育团体、民兵武装、职工宿舍生活区等等,承载的社会职能一样不缺,特别是职工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保障和工资保障,成为制约莱绢发展的最大瓶颈,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调整,就被市场打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了。
红极半个世纪、曾让莱阳人引以为豪的莱绢工厂倒下了,大批职工成了没家没娘的孩子。
很难想像两千职工被解散回家时的情景,他(她)们当时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做了十几年几十年的工作,什么以厂为家爱厂如家,什么埋头苦干勤奋工作,什么先进个人劳动模范,什么积极分子技术能手……,一切一切都烟消云散,工厂再也养活不了她们,工厂不要他们了。
这里流下过他们的汗水,留下过他们的欢乐和笑语,留下过他们的歌声和舞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善良勤劳的职工们,心里有一百个不明白。恋恋不舍,回头看一眼心爱的莱绢,看一眼漂亮的小红楼,看一眼美丽的学校和幼儿园,看一眼高耸的烟囱和高大的车间,看一眼静躺着的缫丝机和织绸机,看一眼宏伟的大礼堂……
回到家以后,有人还是哭。几十年了,他们计算不出自己为国家积累了多少财富、创造了多少价值。但他们个人,除了工厂以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攒下。家人要吃饭生活,孩子要上学读书,甚至连居住的房子都不是自己的,要住房就需要掏钱来买。可是工作都没有了,钱从哪里来?他们原本以为,今生今世就是这样在工厂本分安心地做工,不受剥削不受压迫为国家做贡献,他们是全民所有制职工,国家富有了不就是他们富有了吗?至于他们个人,一间房一张床一口锅足够了。他们甚至想到,让他们的儿孙也过着这样内心充满集体理想而个人简简单单的生活,更相信他们的儿孙一定会这样生活下去。
撇开社会制度经济体制问题,撇开经济学原理和资本积累与剩余价值分配问题,仅就莱绢下岗职工对工厂的情感而言,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刻骨铭心,终生难忘。以致于二十年多后,140多人自发捐资,集结本厂新老干部职工饱含深情的追思回忆莱阳绢纺厂的诗词作品80余篇、图片及书法绘画作品600多幅整理成书——《莱绢人 工友情》,成为永恒的纪念。
莱绢的衰败,意味着莱阳的蚕茧丝绸行业再一次走到了尽头。《莱绢人 工友情》一书中,有一首诗叫《长丝 常思》,诗中这样写道:
……
长丝,由远古而来,
那茧壳抵住了古往今来的寒暑冷暖。
长思,由你而起。
我只是个小工人,
原来小工人撑不起你的脊梁,
只能将你藏在记忆的深处。
那万米丝绢里,
织满了我的对你眷恋。
那缤纷绸缎里,
绘满了我对你的希冀。
如今我虽然成了你的弃儿,
但弃儿却时常把您深情地回忆,
梦里的回忆……
八、煮茧传人 不了情怀
如果一个人,不把一份工作当成糊口的工具,而是当成终身追求的事业,那么这个人就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如果一个企业,不把终极目标视为无休止地攫取利润,而是当作履行历史使命的自觉,那么这个企业就赋予了文化的灵魂。
山东莱阳绢纺厂数千下岗职工中,李海宁就是其中的一员,下岗那年,他已经42岁。
1978年走进莱绢工厂,李海宁开启了自己下乡回城后的第一步人生。那批新招收的知青共有100人,60名女生,40名男生。当不少人都各自走上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时,李海宁却心情低落,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被分在了精练车间。精练车间名字好听,其实毫不精练,全是粗活。实际工作就是煮茧。那时候,工作的环境条件特别差,煮茧的高温水汽笼罩着整个车间,夏天热得脑袋发懵,冬天雾气弥漫却凛冽如冰。内心纠结的李海宁得到鞠远明和于德海两位师傅在工作上生活上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思想上,师傅们告诉他:“煮茧虽是苦些累些,但越是简单的粗活越能磨砺人的心性,如果现在连简单的活都做不好,将来怎么担当高级复杂的工作?……新社会的工人都是国家的主人,为自己的国家出力是一种高尚,应该感到无上光荣。”老师傅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埋头苦干,那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慢慢地感染了他,低落的情绪渐渐消退,终于安下了心来。他开始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在精练车间干了三年多,尽管身体出现过敏症状,多方寻医问药都没有好转,身心遭受到极大的痛苦。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熟练掌握了岗位操作技术,并做了多项技术革新,成为精炼车间的顶梁柱。
1982年,山东省茧丝检验所在莱阳绢纺厂设立“绢纺原料检验站”,李海宁有幸被调到检验所任检验员、所长,一干就是18年。1998年,企业开始改制,大批工友们走上了自谋职业的艰辛之路。
2000年,李海宁也像其他员工一样下岗了。
那时候,42岁的他就像一条被大潮冲击在沙滩上的鱼,求水不得,求生艰难。
面临新的人生抉择,为了生活,李海宁先后开过饭店、加工过羊毛衫,甚至在小商品市场门口摆过地摊、卖过书。前后折腾多年,虽说没赔本,但也基本没有看到成功的希望。
李海宁陷于了沉思,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兢兢业业做了半生的绢丝,已过不惑之年,就这样终其一生了?说的好听点叫下岗,其实不就是失业吗?绢纺厂不行了,那么支撑绢纺厂的胶东蚕桑业怎么样了?国内外市场的丝绸需求究竟怎么样?现在的世人究竟是否还喜欢丝绸呢?难道丝绸行业真是一蹶不振了吗?一种放不下的情结袭上心头。对呀,为什么不从自己熟悉的事情做起?
经过反复思考,李海宁终于下定了决心,在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之后,他不顾家人反对,租下了绢纺厂大楼下面最简陋的一间小屋子,开始小打小闹,尝试着买卖丝绸制品。
一开始,他不敢进货太多,怕不好卖。更不敢卖高档的丝绸制品,只能卖一些丝巾等小物件。但不管怎样,重新见到了丝绸,李海宁像突然找到了人生的归属。他想起了刚进莱绢时鞠师傅和于师傅的教诲,原来,从那时起自己就已经爱上了这个行业,今生注定再也离不开蚕茧和丝绸。他对家人说:“就做它了吧,不为别的,因为只有在这个行业里,我才是真正的活着,挣多挣少,由他去吧!”
李海宁慢慢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摸索,苦行僧一般艰难地前行。
李海宁开起莱阳第一家专业经营丝绸服饰的门店不久,坊间又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丝绸服饰行业上来。李海宁苦笑、无奈,但也理解。挣钱难,生活难,谁不瞪大眼睛瞅着挣钱的商机?见谁能挣点小钱,就一哄而上,全是人之常情。但商家同行之间、同质品类之间的竞争,激烈而残酷,营销环境日渐苛刻,生意出现前所未有的艰难。李海宁经过熟虑,果断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的创业经营理念,变换思路,变换途径,给消费者提供更新奇、更高端的消费体验。——未雨绸缪,质量至上,贵在更新。最后终于走出了困境。
李海宁认为,品牌意识大于经验之谈。2016年,三祥丝绸注册了“三祥缘”丝绸品牌,成为莱阳本土第一个丝绸品牌。“三祥”包涵:福祥、瑞祥、吉祥。意思很明朗,他在为自己打气。
2020年,李海宁抓住机遇,又注册了“御丝斋”、“御丝罗”、“三祥莨缘”三个品牌,算是迈出了踏踏实实地第二步。
只做真品,敢创高端。李海宁认为,丝绸作为中国的代表性商品之一,是民族之瑰宝,丝绸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商业价值。新丝绸之路的开辟,必然促进产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变化,现代丝绸产业也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必须把传承和弘扬丝绸文化放在首位。
丝绸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商品,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和艺术形式。李海宁对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寓意。三祥丝绸制作销售的红色的衣物和装饰品,三祥丝绸制作销售的龙凤呈祥等图案,三祥丝绸制作销售的凤凰牡丹图案等衣物和装饰品,一度成为销售珍品。
此外,三祥丝绸在制作过程中,十分注重艺术创作,通过选材、设计、染色、织造等环节,将一块块看似普通的丝绸变成一件件极赋有灵气的精美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三祥丝绸注重发展和创新。他们以传统的制丝工艺结合现代技术,使得丝绸的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将现代设计理念和原创元素融入一体,使得产品更加多样化、时尚化。
现代市场中,丝绸行业面临的竞争残酷性并不亚于体制改革之初 ,李海宁十分注重创新发展。三祥丝绸推出许多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宣传,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积极参与国内外展览和评选活动,不失时机推介三祥新产品,推介丝绸文化。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多年来,李海宁与他的三祥丝绸,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他在莱阳及周边城市青岛市区、莱西、招远、胶州等地共开设了18个分店,可谓遍地芳华。
如今在胶东大地上,三祥丝绸像一颗刚刚掀开面纱的明珠,初放出璀璨耀眼的光芒。
九、艰辛为歌 使命在我
“自古创业多艰辛,后继来者少有成。”此语让李海宁感悟颇深,但也多少有一点欣慰。
回首来时路,下岗之后有过迷茫,创业路上的坎坷艰辛,使他感触良多。资金短缺时,他曾将房子抵押贷款,费尽周折资金艰难到手,一家三口就仅剩下几天的生活费了;为了确保“质量为上”,他与生产人员发生过争执,被对方打得鼻青眼肿晕倒在地;店面装修,为了节省费用,他自己动手站在梯子上施工安装,因劳累过度从高处摔下,跌伤腰部脊椎;前往南方城市做业务,乘坐一夜的大巴,到达后又困又乏顾不上休息,自己扛包装车而累到昏厥……。无论吃多少苦,遭多少罪,都没能动摇他的心中的执念:“初心不改、使命在我。”不打造出莱阳人自己的高端丝绸品牌,誓不罢休。
如果说三祥丝绸的前身就是大型国有企业山东莱阳绢纺厂,或许并不准确。但作为目前胶东地区唯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丝绸产业实体,三祥丝绸所承载的何止如此,三祥丝绸肩负的也更远不止如此。
李海宁赋予三祥的重任,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更是要承载一种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倾心打造璀璨的民族瑰宝——丝绸文化。
李海宁认为,丝绸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因资源稀少必然珍贵,虽经数千年开发仍不能作为普通织品普及于社会。就像黄金一样,丝绸作为织品中的“软黄金”,受众永远是小数,所以只能永远走高端,越来越走向精品化极品化,越来越赋有文化内涵。
因此,汲取古今文化养分,打造民族精品,就成为李海宁终生的梦想。让今天的人们享受现代高端丝绸织品的同时,充分了解几千年来漫长的丝绸发展之路,充分体验种桑养蚕、剥茧抽丝、原始纺织、现代工艺织品的演变过程,就是让人们接受华夏文明洗礼的过程。
基于这种梦想和理想,李海宁先期投资建立了三祥丝绸的千亩桑园基地,后于2019年着手筹办“三祥丝绸文化博物馆”,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他的思路是积少成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迄今为止,博物馆已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烟台地区首家以丝绸为载体,传播丝绸文化的专业展馆。展馆占地3000多平米,内容分为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丝绸制品、手工体验、丝绸服饰、成品展示、桑叶、桑葚、蚕蛹、丝绸从手工到机械再演变为产品深加工的发展历程,多达十几个板块。
建立三祥丝绸文化博物馆的目的,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丝绸文化,了解丝绸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丝绸作为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与古老华夏传统文化之渊源。
三祥丝绸文化博物馆,以实物、模拟场景、多媒体、文字图片等介绍方式,展示馆内收藏的丝绸文化系列文物、样品、史料、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丝绸展品等五千余件,更有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山东莱阳绢纺厂的整套绢纺设备,就安静地存放在李海宁的博物馆。李海宁是莱绢人,他要留住莱绢人的记忆,他想,如果那些莱绢的他们和她们,哪一天想莱绢了,随时可以走进文化馆,寄托那份不了的情思。
当你走进三祥丝绸文化博物馆,目睹千姿百态风姿绰约的丝绸服装,光彩照人耀眼夺目的丝织饰品,高雅华贵金碧辉煌的龙袍凤衣,在灯光下栩栩生辉;你亲眼见证一件件真材实料的现场制作,亲眼见证真实的蚕丝变成丝绸,新颖好奇的互动欲望就会油然而生;当你看到竹蒲箔上养着的活泼可爱的桑蚕们吃完七七四十九天的桑叶,辛苦吐丝结成白花花的蚕茧……,仿佛也看到了我们的先人在辛苦劳作,那场景从远古走来,从夏商秦汉走来,从唐宋明清走来……。款款深情的先人们,传递给我们的,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之精华!
如果说李海宁和他的三祥丝绸,代表了21世纪莱阳以及胶东地区的丝绸发展方向,可能也不太准确。但至少他在接受市场的挑战,至少他接过了前人的接力棒,他敢于接受历史的检阅,这就足够了。
作为一名下岗职工,在明知蚕茧丝绸市场萧条不景气的时情况下,毅然选择了这条艰辛之路,这需要多么炽热的情怀和多么崇高的勇气?李海宁的创业经历和三祥丝绸的发展之路,其坎坷和磨砺程度,与史上莱阳丝绸生存发展历程何其相似!
李海宁为之奋斗的事业,逼迫他不得不成长为一个内心坚强、意志坚定和具有超凡耐力的人。他书生般娓娓道来的话语中,有一种穿透古今沧桑的质感,他平静柔和的眼神里,透出深邃而又执著的文化感。古老的丝绸文化情结已经深深植入了他的灵魂。文化,说白了不是就是精神能力和精神产品吗?李海宁做到了,他做到了丝绸文化的担当、传承和发展,此实属莱阳之幸,丝绸之幸。
2023年,三祥丝绸成功获得《柞蚕绢丝手工纺制技艺》和《柞蚕绢丝绸手工织造技艺》两个市级非遗项目;三祥丝绸成功当选中国丝绸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单位;成功当选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丝绸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获得由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颁发的《丝绸中国》三星级示范店荣誉称号;获得由中国丝绸协会颁发的《2023年全国茧丝绸行业创新企业》的荣誉称号。
李海宁说:“为了企业的长足发展,三祥丝绸已经注册成立了山东莱绢丝绸有限公司,杭州元帛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原来,走出莱绢40年的李海宁,骨子里仍然属于莱绢,莱绢的文化和精神塑就了一代人的灵魂!他说,他和三祥的员工都是新的莱绢人,要毕生传承发展中国的丝绸产业、丝绸文化!谁能看出,文质彬彬的李海宁,内心蕴藏了如此之深的莱绢情感?谁能看出,身材并不强壮的李海宁,体内储藏着如此坚韧的莱绢能量?——他是莱绢之子!
杜甫说:“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齐鲁之邦原本就是绫罗绸缎之都、琴瑟和谐圣地。李海宁所奋斗的,不正合了古今人们的理想和期盼吗?
历史总是在遗忘和沉淀中筛选着过往,能够留下来的,当属于精品和文化。三祥丝绸,承载的是千年斑驳农桑史,开创的是丝绸文化的新神话。
“茹古涵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文新。”谨以此寄语李海宁先生和他的三祥丝绸,愿三祥丝绸自强不息,继往开来,不断勇攀高峰,谱写莱阳丝绸史上最壮观最美丽的华章。
首文2024冬季刊选稿
尊敬的老师、作者,感谢您选择《首都文学》平台来推送作品!经本刊后台初选,您的此篇作品经本平台先行推送后将列入2024年首文纸刊冬季刊备用稿。上刊与否,以最终定稿后的目录为准。欢迎您继续赐作支持首文(多次推送的作品将择优上纸刊)!
声 明
本期所发作品为作者原创文学作品,由作者授权本刊首发,并对文中所涉内容负责。为尊重作者,维护原创,其它媒介转载或使用,请在本刊后台留言或联系本刊主编应允,合法使用将给予人性化开通白名单。因本刊发文具有连续性,若非违法违规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删除任何一期发文,其它公众平台因需要要求删文,经作者同意后需向本平台支付300元断号费、编辑费、“原创首发”转让费;作者个人要求删除已经发布的作品,需向本平台支付200元断号费、编辑费、违约费。谨遵网约,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首都文学》
《首都文学》微信公众号,立足京城,走向全国,放眼世界;面向作家诗人以及文学与艺术爱好者。主要刊发诗词歌赋、散文随笔、精短小说、民间故事、报告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
本刊每周三期,不定时发布。
要求:投稿须原创,切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套改他人文章,文责自负;投稿前请自行审定,杜绝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随原稿附上个人简介和照片;文章标题三号黑体字,内文小四号宋体字;现代诗3—5首、古体诗词6—10首起投(长诗可单首),诗歌文字全部左对齐;书法、绘画、摄影作品10—20幅;散文、小说、民间故事等单篇不超过5000字,每段空两格,优秀作品不在限制中。
赞赏随心随意,赏金与作者对半分成,低于20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维护。
投稿邮箱:shouduwenxue@126.com
投稿后请加主编微信:13905352890
微信公众号:sdwx1015(欢迎赐稿!)
《首都文学》纸刊编委
《首都文学》微刊编委
【签约作家/诗人】
本刊法律顾问:
耿洪波(纸刊) 周迪军(微刊)
本期执编:沈 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