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氏锥虫病又叫苏拉病,是由吸血昆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马一般是急性经过,不经治疗几乎可全部死亡。病马临床呈现进行性消瘦、贫血、间歇热、结膜出血、黄疽、心机能衰退,体衰和神经(主要是后躯麻痹)等症状。牛、骆驼、象等也可感染。
锥虫科(Trypanosomatidae)锥虫属(Trypanosoma)的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是一种原生生物,体长18~34微米,宽1~2微米,呈蜷曲的柳叶状,运动胞器是唯一的一根鞭毛。
前端尖锐,后端稍钝,虫体中央有一个椭圆形的细胞核,后端有呈小点状的动基体。
动基体位于锥虫体内唯一的线粒体内,含有丰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谓之动基体DNA(KDNA),能自我复制。
动基体由生毛体和副基体组成,鞭毛由生毛体生出,并沿着虫体表面呈螺旋状地向前延伸为游离鞭毛(长约6微米)。
鞭毛与虫体之间有薄膜相联,虫体运动时鞭毛旋转,此膜亦随之波动,故称为波动膜。
虫体对外界抗力很弱,干燥,阳光直射很快死亡。常水中崩解。50℃,5min死亡。
锥虫种类多,分别寄生在各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血液和组织液中。有个别种类如枯氏锥虫则寄生在人的细胞内。
除马媾疫锥虫是通过交媾直接传播外,所有寄生在脊椎动物的锥虫均要依赖某些昆虫(如采采蝇等)进行传播。带有锥虫的脊椎动物血液被媒介动物吸食后,锥虫因生活环境改变,在媒介动物消化道中依次经过无鞭毛体或前鞭毛体、上鞭毛体和后循环锥鞭毛体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
锥虫主要通过胞饮作用从宿主获得营养,所有锥虫均可在体外连续培养。
下期将为大家继续介绍伊氏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