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驱虫的黄金季节,做好马场驱虫工作,可大大减少经济损失。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寄生虫之一——马副蛔虫。
马副蛔虫病是由蛔科(Ascaridae)副蛔属(Parascaris)的马副蛔虫(P.equorum)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有时可见于胃内),是马属动物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寄生虫病,对幼驹危害最大。
马副蛔虫是马属动物体内最粗大的一种寄生性线虫。出体近似圆柱形,两端较细,外形与者蛔虫相似。黄白色。雄虫长150~280mm,虫长180~370mm。头端有3个发达的片,唇片间有间唇,在唇片后方虫体稍获窄,因面使头部显著膨大,故又称大头蛔虫。
虫卵近似圆形,呈黄白或黄褐色,直径90~100pm,虫卵表面有不光滑的蛋白膜,卵壳厚,卵内有一圆形未分裂的卵胚。
向下滑动观看全图
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外界环境条件下,需经10~15d发育成感染虫卵,马等食人感染性虫卵至发育为成虫需2~2.5个月。
马副蛔虫病广泛流行,主要侵害2岁以下的幼驹,尤以10月龄内的幼驹最易感染。老年马多为带虫者,散布病体。
感染率与脑染强度和饲养管理有关。
感染多发于秋、冬季,虫卵对不利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适宜温度为10~37℃,39℃时可发生变性。
气温低于10℃,虫停止发育,但不死亡,遇适宜条件仍可继续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故冬季厩会内存在的蛔虫卵,成为早春季节的感染来源。
马副蛔虫卵对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只有5%硫酸、5%苛性销,50℃以上的高温及长期干燥,才能有效地杀死蛔虫卵。
马蛔虫卵有丝分裂图
马副蛔虫对宿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机械作用、夺取营养、毒素作用、继发感染4个方面。
寄生于小肠的成虫和在肝、肺中移行的幼虫给宿主造成一系列刺激,成虫可引起卡他性肠炎、出血,严重时发生肠阻塞、肠破裂。
有时虫体钻入胆管或管,可引起相应症状,如呕吐、黄疸等。
幼虫移行时,损伤肠壁、肝肺毛细血管和肺泡壁,可引起肝细胞变性、肺出血及炎症。
马副蛔虫的代谢产物及其他有毒物质,导致造血器官及神经系统中毒,发生变态反应,如痉兴奋等,以及贫血、消化障碍。
虫在小肠内寄生,夺取宿主大量营养,特别是产卵期的雌虫更是如此。
幼虫钻进肠黏膜移行时,可能带人病原微生物,造成继发感染。
发病初期(幼虫移行期)呈现肠类症状;
持续3d后,呈现支气管肺炎症状(蛔虫性肺炎),表现为咳,短期发热,流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汁;
后期即成虫寄生期呈肠炎症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严重感染时发生肠堵塞或穿孔,幼生长发育停滞。
1、综合诊断
结合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以粪便检查发现特征性虫卵确诊。
采用直接涂片法和饱和盐水浮集法。有时可见自然排出的虫,或剖检时检出蛔虫均可确诊。
搞好厩舍卫生,将粪便堆积发酵,避免粪便污染饲草和饮水,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发现病马及时治疗。
推荐用药:驱蛔灵(枸橼酸哌哔嗪)、精制敌百虫、敌敌畏、丙硫咪唑、左咪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