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也会被寄生虫“骚扰”?

2024-12-02 17:32   河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马尖尾线虫病的病原体属尖尾目(Oxyurata)尖尾科(Oxyuridae)尖尾属(Oryuris)的马尖尾线虫(O.equi),又称马蛲虫,寄生于马、骡、驴的大肠

特征症状为臀部发痒。

分布于全国各地,为马属动物的常见病。斑马也有寄生。

01


病原



马尖尾线虫雌、雄虫的大小差异甚大,雄虫体形小,白色,体长9~12mm,宽0.8~1mm;有1根交全刺,尾端有由4个长大乳突支撑着的、外观呈四角形的翼膜。

雌虫长可达150mm,尾部细长而尖,可长达体部的3倍以上,未成熟时为白色,成熟后为灰褐色,阴门开口于体前部1/4附近。

虫卵呈长卵圆形,大小为90μmX42um,两侧边不对称,一端有卵巢。

与马蛲虫同属尖尾目的还有胎生普氏线虫(Probstmayriavivipara)和绵羊斯克里亚宾线虫(Skrjabinema ovis),均见于我国。

前者寄生于马、驴的盲肠和结肠,雄虫长2mm,雌虫长2~3mm,子宫内常含一体形相当大的幼虫,其致病力不详;后者寄生于绵羊、山羊等的结肠中,雄虫长3.1~3.45 mm,雌虫长6.8~7.64 mm。


生活史:

雄虫交配后死亡。

雄虫产卵时下行到肛门,将虫体前部伸出肛外,在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皮肤上产卵,卵互相黏着,呈黄白色团块。雌虫产完全部虫卵后,即皱缩死亡。

由于肛门部具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等条件,故虫卵发育迅速,于3~5d在卵壳内即已形成感染性幼虫。

由于卵块的干缩或马的擦痒等动作,卵块落入自然界,马由于摄食受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舔食受污染的用具而受感染。

小肠内,幼虫从卵壳中溢出,移居大肠肠腔内,感染后5个月发育为成虫。

类圆线虫卵

02


流行病学



虫卵在适宜的环境中可生存数周;干燥时不超过12h;冰冻时不超过20h。

本病多见于幼驹老马,在卫生状况恶劣的厩舍中和不做刷拭、个体卫生不良的马匹,常普遍发生感染。

03


致病原因



幼虫寄生在肠黏膜腺窝时,常将部分黏膜吸入口腔,并分泌蛋白分解酶将黏膜溶解液化作为食物。

如虫体过多,可引起肠黏膜损伤,有时发生溃疡,或引起大肠发炎

雌虫在肛门周围产卵时,引起尾根部剧痒,使马兴奋不安,并以臀部就各种物体摩擦,引起该部位脱毛、皮炎,甚至擦伤

发痒影响马匹采食,导致消瘦生长缓慢,有的发生腹泻

蛲虫的代谢产物也对机体有毒害作用

04


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是雌虫产卵时引起肛门部剧痒,患马常以臀部抵在各种物体上摩擦,引起尾根部、坐骨部脱毛和发生皮炎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能引起化脓

发痒可以使动物不安,进食不佳,引起消瘦

有时有肠炎症状。

05


诊断


 

有可疑的临床病例时,可取肛门周围污物检查是否有虫卵。

便中很难发现虫卵。

严重感染时,可在粪便中发现虫体.

06


防控


 

彻底清洗厩舍的墙壁和地面,经常消毒用具(可用沸水烫洗)和被病马蹭痒的各种器物,不要在地上喂草。

经常刷洗患马的肛门部,并服药治疗。

健康马与患马分开饲养。

新购进的单蹄兽,应先隔离检查,证明为健康时方可并群。

(1) 可用丙硫苯咪哗(albendazole)、噻苯哗(thiabendazole)等药驱虫。

(2) 内服敌百虫 30~50mg/kg体重,效果很好。

(3) 驱虫同时用消毒液洗刷肛门周围皮肤,清除卵块,防止再感染。



END

E马网
您身边的马属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分享关于马的一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