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olas Poussin
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也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
NO.01.画作解析
Nicolas Poussin -Landscape with saint lohn on Patmos(1640jArt Institute of chicago,United states of America(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普桑在这幅“圣若望在帕特摩岛的景观”的画作中,把身穿绛红色内衣黄色外套正在专注写作的若望置身于风景蓊郁的树丛和罗马建筑的残垣断壁石料中,远处连绵的山丘和天空宁静的云彩,都是普桑的特殊风格表现。
这幅画作虽不大,但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
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的重要画家,也是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普桑的风格与巴洛克艺术中常见的活力和戏剧性不同,他的画作显得冷静、理性和克制。在构图上非常注重线条和轮廓,这反映了他对素描的重视以及对古典艺术的启发。
普桑的色彩使用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色彩对于设定画作情绪的重要性,二是他对光学的研究,特别是色彩与光的关系。从1630年代起,他放弃了早期的威尼斯色彩,转而使用更冷的色彩,这些色彩被精心计算以产生特定的效果,并与明暗对比技巧相结合。
普桑的成熟时期画作中,蓝色、绿色和红色成为主导色彩,这些色彩被精心计算以产生特定的效果。他的画作常被比作古代雕塑和浮雕,他仔细研究了这些早期的例子。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他倾向于将人物群组安排在画面前景,画面空间被仔细定义并真实地向后延伸。
普桑的艺术对后代的法国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包括雅克-路易·大卫、安格尔和保罗·塞尚等古典主义艺术家。普桑的作品以其清晰、逻辑、秩序和对线条的偏爱而著称,直到20世纪,他仍然是许多古典主义艺术家的主要灵感来源。
NO.02.画作背景
AnOMYMOUS - MИHMATOPa M3 KHMT &ANOKAMnCИC TPEXTOЛKOBLIY, MOCKOBCKaR CTADOO6DЯдЧEKаЯ KHигOЧаTHЯ 1909
C дPеBЛMMCьMEHHOЙ PYKOICY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HыXl в.(1909)(Public Domain, Wikimedia commons)
本画背景出自圣史若望“致厄弗所教会书”的教导。这本书公教称为默示录(Apocalypse),新教称之为(启示录Revelation)。本书一开始便说道:“耶稣基督的启示”,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这本书是一部有关祂的启示的记叙,而是指出写作这部书的启示,是从他而来的。启示一辞的希腊文是apokalupsis,这个字有本身的历史背景。在我们未察看启示(apokalupsis),这个字的专门用法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注意两件事。一是这启示与圣三的工作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参弗1:17),二是我们在这里必然可以看见一幅基督徒生活的完整写照(参默1:5-8)。
NO.03.画作意义
从圣若望的书中,我们可以一世纪末期的厄弗所教会,就曾出现过“扎根”很深、“结果”很少的现象,让我们来看到那一位对这所教会的评价:“我知道你的作为、你的苦劳和你的坚忍;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也知道你有坚忍,为了我的名字受了苦,而毫不厌倦。可是,我有反对你的一条,就是你抛弃了你起初的爱德”(参默1:2-4)厄弗所教会有过很多伟大的牧者,比如保禄、弟茂德,在这些牧者的精心牧养下,信友显然早已在信仰上“扎根”;可惜他们“抛弃了你起初的爱德”,这说明他们未能在生活中“结果”。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正统信仰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今天一些信仰的追随者把经读得滚瓜烂熟,把教义讲得头头是道,可以传出全备的喜讯,可以识破异端的诡计,“扎根”不可谓不深。可是,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却没有“分别为圣”的样子,说明他们未能在日常生活中“结果”。无论“扎根”多深,只要不能“结果”,就不会蒙主喜悦。善师如此忠告:“我父受光荣,即在于你们多结果实,如此你们就成为我的门徒。”(玛8:5)不论对信仰的理解有多深刻,不论对信仰的情感有多真诚,如果不能“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他们的信仰就是言过其实。“往下扎根”,是我们信仰的开始;“向上结果”,是我们毕生的追求。我们不仅要开出“七恩”的美丽花朵,还必须结出悔改、相信、圣洁这些固定习惯的美好果子。
NO.04.画家生平
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他出生在法国西部诺曼底的莱桑德利,一个退役军人经营小土地的家庭。家境贫寒,父亲希望自己的独生子能当上律师,可是儿子却迷上了绘画。
普桑在年轻时代曾钻研过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通晓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诗文、数学、解剖学和透视学,博学对他日后的偏重于理性的古典主义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18岁时结识了来故乡教堂作画的外地画家昆廷·瓦连,更坚定了他学画的决心,不久来到巴黎出入于迪南·埃尔的画室,还结识了比他小8岁的画家尚帕涅,并同在卢森堡作画。
29岁时为巴黎圣母院画了《圣玛利亚的安眠》,作品风格明朗、典雅而获得好评。这期间有幸结识了意大利诗人马里诺,并为诗人的诗文作插图,在诗人的影响下,他决心到意大利罗马去,这时正好而立之年。
30岁以后的普桑艺术活动主要在罗马。1624年春天,画家先到威尼斯,尔后来到罗马,他悉心研究古罗马艺术和拉斐尔的作品,波伦亚学院派的艺术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这个时期的创作,既有巴洛克的倾向,又具有提香的色彩,还带有学院派影子。36岁的画家生了一场大病,多亏一位面包师家庭照顾而康复,病愈后娶了比他小18岁的面包师女儿为妻,过着平静的家庭和艺术创作生活。
17世纪60年代,普桑已临晚年,逐渐失去作画的能力,在他给友人的信中说:“我没有度过一天无痛苦的日子。”临终前说道:“上帝答应我快要去了,因为生命的折磨对我是太沉重了。”1665年11月19日71岁的大师逝世于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