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怎么办?国学智慧,怎么用?大咖大佬,这样说!

文摘   2024-09-18 19:38   山东  

当前,经济整体下行,企业九死一生。

官方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而中小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稍长,但也仅有7-8年。

每年都有上百万家企业倒闭,疫情放开以来的这两年,甚至超过300多万家。

以民营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餐饮业为例:

仅刚过去的2024上半年,就超过100万家餐企倒闭。北京餐饮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8%,上海餐饮业更是“负利润”。

曾经火爆大江南北的书亦烧仙草,近几个月迎来大规模闭店,新开门店400多家,关店数则达到了近2000家。

餐饮业只是一个缩影,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各行各业都好不到哪里去。

当下,几乎所有民营企业家都在问自己——怎么办?

经济形势复杂,怎么办?

市场需求衰减,怎么办?

微利时代销售越来越难,怎么办?

现金流紧张,怎么办?

业务增长乏力,怎么办?

价格内卷没有利润空间,怎么办?

由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怎么办?

新客户开发困难,怎么办?

生产成本与经营成本剧增,怎么办?

不确定时代风险加剧,怎么办?

所有这些,是每一位企业领导者不得不反复思考的问题。

与此同时,还要照顾好自身。管理者太忙,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企业家太累,如何安顿身心与家庭?

企业要想脱困,企业家要想突围,必须超越以往三四十年重视“术”而忽略“道”的做法。

9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入世与经济全球化,那些紧跟潮流的企业家通过西方管理思维和方法赢得了时代红利。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饱和、高速发展时代结束,中国企业环境的特殊性与西方管理学的局限性,这对矛盾愈发突显。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基于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企业特点的国学管理之道,恰恰能够弥补西式管理的弊端,成为企业屹立不倒的唯一出路。

01 规避风险,顺应天道

在风云变幻的商业世界中,民营企业家们以智慧和勇气创造着一个个财富神话。而与此同时,风险也总是如影随形。

特别是疫情以来这几年,不确定性加剧,收益显著下降的同时,风险却急速增大。

比如2021年市值2800多亿港元的李宁,到目前总市值暴跌80%以上,蒸发掉了2100多亿。归根究底就是陷入“去库存”难题,没有规避好风险。

对于规避风险,成功的企业领袖和智慧的国学专家有哪些建议呢?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先生认为:“对企业来说,风险是客观的,如影随形。做企业是在发展和风险的两难中进行选择。如果只顾发展而忽视风险,那企业可能轰然倒下;如果只考虑风险而不顾发展,那企业可能止步不前,在竞争中被淘汰。做企业要用制度来防范风险,决策正确是规避风险的重要基础,风险出现之后要确保它可控、可承担,处理原则就是将损失降至最低。做企业,任何时候都要想着增强韧性,稳健经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哲学王子王德峰先生则上升到天道的高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是一个企业领导者,假设出现一件有关企业利益的事,你该怎么办?你想到企业有目标,企业有利益,不能被这件事情所影响了,你要积极把这件事情处理掉。但道家会告诉你得先停下来,你先做什么事情,把自己从这个事情中退出,你再看这件事情。你的企业发生麻烦、矛盾、冲突,你一定本来在这个事情中,谁让你是企业家。第一步应该把自己从中退出来,自己把来自于自己的人为因素拿掉,拿干净,之后当然事情还在演变,但其实已经发生变化,因为你自己已经退出的缘故,你就可以静观事变,终于等到发生到要你处理的时机到了,这就是你要再去处理的自然时机来了,这个时候你的做法就是顺应天道,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人为的因素拿掉,你把自己的造作事情拿掉,事情还在变,什么时候该处理,这个时候处理的时机和方法一定是会符合天道的。”

02 把握趋势,调整战略

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发展则面临着“三重压力”与“三大困境”。三重压力即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大困境即消费需求不振、投资意愿不强、出口需求趋弱。

在受到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下,民营企业在市场壁垒、要素获取、营商环境等方方面面,都面临着多重困难。

这种局面下,及时把握趋势、调整战略、抓住机遇,是企业家第一要务。

著名经济学家、泽平宏观创始人任泽平先生表示:每个企业、每个人,到最后都是时代的产物,顺势而为是最大的智慧。我们现在面临两大技术革命,新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其中人工智能革命,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类似于十几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它会改写所有行业以及每个人。其实我们现在已经活在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所影响的每个领域之下,比如现在很多人刷的短视频,都是算法推荐的。人工智能是不断迭代的,那么企业如何抓住机遇?现在大家都开始去卷通用大模型,我觉得是有问题的。通用大模型一般人根本搞不了,大部分人的机遇是专业大模型,基于通用大模型做应用开发,这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机遇。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荣誉会长张其成先生则指出:《易经·系辞上》有“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这就是天道规律,掌握这个规律的好处是“乐天知命,故无忧”。《周易》的“易”有一重意思就是周期变化。当今社会沧海桑田,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找到周期变化规律,就可以认可变化,清楚变化规律,去适应、拥抱变化,从而不再紧张焦虑,就能战胜艰险,渡过难关。

用《易经》给企业的品牌文化赋能,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变化,抓住机遇,避免风险。具体操作,可以通过运用五行八卦、河洛数理,结合民族、地域、行业、企业名称、董事长人格特点为企业的企业品牌文化赋能铸魂。从“心手脸”三个角度去规划。“心”指的是企业核心价值,可以通过培训将其刻在心里成为每个人的信仰。“手”指的是特殊的礼仪行为规范,有仪式感的地把文化信仰表现出来。“脸”指的是环境、布局,通过细致的空间诊断,调整不足,趋吉避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03 激励团队,激发力量

作为企业领导者,如何激励团队在工作中自觉自愿、尽职尽责?这对每个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要想带好团队,不能仅仅把“激励”看成是一种刺激手段,而是要把“激励”放在战略高度,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来塑造和培养。

历史学家、百家讲坛主讲嘉宾王立群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唯有如此,你才能激励到下属的心坎里去,让他们心悦诚服,达到凝聚团队的效果。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先生指出:“如何制定有效的团队激励政策,促使团队、关键骨干员工和普通员工来共同完成公司短期经营绩效和公司长期战略目标,是管理者每天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多年的体会和观察,我觉得激励的方法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也就是外部的条件发生变化了,激励的手段也会发生变化。现在,外部环境突然变化,信息极度透明,每个岗位的工资是多少,市场都有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激励最重要的是把目标、责任、利益讲清楚,不能忽悠。激励方式一定是跟当下的环境密切相关的。”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曾国藩研究专家林乾先生指出:在湘军的筹建上,曾国藩采取了层层招募制的全新制度设计,每个级别的官兵分别招募手下的队伍,优厚的待遇保证了兵源的充足。如此,整个湘军就像一颗大树,“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全部打通了,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在曾国藩的队伍中,江楚地区的优秀将领在担任统领时,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行动自如,这都是因为权力集中、职责明确的缘故。这种管理方式对于激发将领才能和提高军队战斗力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将领与下属之间的信任,构建出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04 学习国学,构建文化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体现为企业面对挑战的方式,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时至今日,很多企业管理者从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已经自觉地把学习国学视为自己的一项关键任务,从历史汲取经验,借国学磨炼智慧,为企业构建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引领企业走向辉煌。

河北省委党校教授、百家讲坛《资治通鉴》主讲人丁万明先生指出:《资治通鉴》当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深远的智慧,其中“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有资于治道”这三点,概括了领导者在治国理政和经营管理中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和能力,为当代企业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企业家在组织管理中,应以“礼治文化”为核心,将“名份论”和“才德论”作为基本准则,用以指导自己的决策与行为,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女士认为:在中国做企业家,首先必须具备文化自信。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实践上面。谈起国学对格力集团企业文化的影响,董明珠女士认为最重要的是对于“和”的深刻理解与应用,她说:“从古到今,‘和’都是一个延续的传统观念。关于‘和’,我认为它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我对‘和’有自己更深层的认知,就是我们要有刀刃向内的决心,要严以律己,如果你对自己都不严格,如果你自己都不能做表率,你何谈‘和’呢?在现代社会讲‘和’,我觉得从骨子里来讲,追求‘和’就是一个斗争的过程,要跟自己过不去。不去奋斗不去创造,你怎么能有今天的‘和’?我们谈‘和’不能仅限于形式和表面上的和气。我们办企业要刀刃向内,不断自我斗争,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己,不随波逐流。要不断推出好的产品造福社会,让老百姓过得更好更舒服,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更和谐,这就是企业的责任。”

格力以“和”为企业文化,正是传统国学融入现代企业的结果。董明珠女士强调:“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想‘和’,就要天天跟自己过不去。”她认为:企业要的不应该是表面和形式上的小和气,而是追求理想社会的“大和”,这是更高境界的和气,也是格力之所以成长壮大为世界级企业的精神源泉。

05 修身养性,提升格局

经济调研显示,疫情以来大幅缩水或倒下的上千万家企业都有一大通病:管理者不注意修身养性,格局太小,缺乏企业家应有的领导力。

“三军决胜,系于将帅。”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企业家的修养与格局。

国学泰斗、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善品堂国学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指出:“要加强内功的修习,不能只关注外表如何飞黄腾达……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忽视我们的文化主体意识:企业家的整体文化素质是不是得到了提升,并因此受到尊重?”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先生尤其重视以国学文化修身养性、提升格局,几十年来他左手“生意经”赚钱,财富持续上升;右手《金刚经》修心,格局不断提高。他主张“修行体现在做人”,尤其崇尚以《金刚经》修身养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智慧,“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的大境界,让他对财富的理解更透彻。他表示:“功德做得越大,我感觉自己的企业也越成功。并不是真的有‘菩萨’在保佑你,而是佛教能够净化你的心灵,当你一心修行功德时,内心变得宁静、简单,怀有感恩的心态,这种心态会转移到生意的方方面面,变为做生意时的一种内心状态。”在他看来,一切皆是佛理:做善事,是布施;规范经营企业,是持戒;忽略某些负面声音甚至诽谤,是忍辱;不断摸索使事业进步的方法,是精进;致力于追求人格的完美,则是般若智慧。“佛教是我的灵魂!”曹德旺先生说:“佛祖不是帮着你做什么,而是教你怎么为人处世。佛经讲六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对物,要遵守这六个原则: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06 来国学盛典,找解决方案

以往,企业管理普遍尊崇西方理论,然而经历了几十年的实操实战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者逐渐认识到:西方管理模式与中国企业经营之间,存在着许多不适配、不兼容。

当前,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西方理论无法深刻洞察国人深层次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动机,而植根于中国水土、贯通于中国历史的传统文化,恰能为中国企业立根。

在西方管理学逐渐失效的今天,为了应对史无前例的企业寒冬,将国学智慧灵活运用到企业经营当中,已经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家公认的一条明路。

为了在认知层面与实践层面真正回应“企业+国学”这一现实问题,引导国学研究者、企业管理者共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找到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解决方案,万众期待的“9·28全球华人国学盛典”应运而生!

9月27日至29日,“9·28全球华人国学盛典”将于北京雁栖湖隆重举行,盛典以“守正创新·经世致用”为主题,由国学泰斗楼宇烈先生担任总顾问,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善品堂国学院发起主办、《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

300位嘉宾,5000名精英,2024全球华人国学盛典,盛况空前!

国学大师的智慧,企业大佬的经验,名流大咖的观点,不容错过!

全球华人国学爱好者、践行者、传播者,共同参会。

聚首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APEC峰会、G20峰会等在此举办。

“生意”“生活”“生命”,三大篇章。

超级演说,说实战案例!主题演讲,讲实用方法!

观摩盛典3天,洞察先机20年!

了解“9·28全球华人盛典”详情,请联系您的专属客服,或私信微信后台。

善品堂
9·28全球华人国学盛典由楼宇烈先生担任总顾问。这是一场国学传播者、践行者、爱好者的精英年会!这是一场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国学盛典!会国学名师、交国学同道、用国学智慧,就来全球华人国学盛典!参会商务Tel:1391159156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