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正式出伏。
古诗有云:“江行逢出伏,枫叶早知秋。”
最炎热的40日超长三伏天,终于结束了。
虽说炎热渐消,但是暑气尚在,秋风又起,气温波动大且频繁。
如此忽冷忽热,稍有不慎,便容易引发感冒、肠胃炎、心脑血管疾病等。
正所谓“防重于治,治不如防”,民间素有“防秋”的讲究。
“防秋”就防6件事,自能健康无虞,安享清秋。
01 防“秋燥”
《医门法律》中讲:“秋伤于燥。”
出伏后,白日艳阳高照,昼夜温差较大,雨水减少。
故而燥主秋令,初秋时燥气偏热为温燥,极易损伤肺腑。
一旦秋燥犯肺,便会出现头痛身热、咽疼咳嗽、心烦口渴等症状。
此时养生,当以“防秋燥,护阴津”为主,燥则润之,保护人体津液。
古人说“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秋季晨起喝盐水可清火,傍晚喝蜜水可润燥。
还要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果,补充身体水分,温燥初起即能得以平衡。
同时,饮食上避免摄入过热的食物,如葱姜蒜等,口味清淡最佳,食材滋阴为主。
02 防“秋凉”
孟浩然《初秋》诗云:“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出伏之时,处暑已过,早晚凉意渐生,容易伤及五脏,受寒感冒。
所以,保暖防寒凉,也是秋日养生的重中之重。
对气温变化耐受力较差的老人、儿童,此时更要小心防护。
早晚及时增添衣物,护好身体的关键部位,如头部、肚脐、脚部等。
晚上睡觉前,建议常用热水泡脚,舒筋活络,驱寒散湿,提高身体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春捂秋冻”,初秋千万别着急添衣,一下子穿得过多过暖。
适度秋冻,既能避免出汗过多导致阳气外泄,亦可增强深秋至严冬的抗寒力。
03 防“秋乏”
老百姓常说:“春困秋乏。”
经过酷热漫长的三伏天,气血损耗极大。
出伏后天气凉快,人体便会进入休整平衡的生理阶段。
因此初秋时,许多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疲惫感,浑身无力。
虽是正常现象,但也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防秋乏,最重要的是顺应时节变化,调整起居作息,尽量早睡早起。
晚上入睡不要超过11点,保证睡眠充足,体力和精力得到恢复。
中午尽量午休半小时,闭目养神亦可,下午方能精神饱满,活力十足。
此外,经常按摩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亦有消解疲乏、提神醒脑的功效。
04 防“秋愁”
诗人陆游写道:“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出伏入秋,燥气扰人,从此昼短夜长,万物逐渐凋零。
从古至今,都易使人悲秋、伤秋,心态消极,萎靡不振。
情绪不好,再多的养生都是徒劳,身体也会随之每况愈下。
防秋愁,调养情志,稳定情绪,是保持身体健康的第一要义。
乐可消愁。平日保持良好心态,时常微笑,积极向上,逐渐适应季节变化。
动可忘愁。约上二三好友出门游玩,登高望远,既能增加日照时间,亦能愉悦心情,让秋愁随风飘散。
静可解愁。居家静坐独处,读书写字浇花,初秋新凉中自娱自乐,排空忧思焦虑,一扫心中愁闷。
05 防“秋泻”
药王孙思邈指出,三伏天“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
三伏天里,人们普遍贪凉喜冷,导致脾胃受损,容易腹痛腹泻。
出伏之后,天气转凉,腹部本就易受寒,若是进补不当,更会肠胃负担加重。
再加上秋季是病毒微生物引发腹泻的高峰期,当早早养护肠道,预防秋泻。
饮食上,最忌生冷寒凉,“贴秋膘”也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暴饮暴食,操之过急。
起居上,夜间睡觉盖好被子,以免贼风侵袭,注意做好腹部保暖,尽量不要穿露脐装。
注意个人卫生,加强运动锻炼,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秋季腹泻。
《素问》有言:“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出伏之后,燥气明显,但秋雨频繁,暑湿延续,易侵袭人体。
除了引起身体沉重、浮肿不适,还会导致冬季咳嗽,旧病复发。
如果不加预防,风湿疾病、手脚冰凉、咳嗽肺病等症状也会随之加重。
一是避开潮湿环境,减少吹空调的时间,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千万别洗凉水澡。
二是改善饮食习惯,少吃煎炸食品,多吃清利化湿的食物,如薏仁、莲子、茯苓等,脾胃运化通畅,湿气就无所遁形。
三是适度户外运动,久坐不动则湿气积聚,像是快走、慢跑、太极等运动方式,都有助于提高代谢,促进湿气排出。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善品君
点击下方,了解【盛典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