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与蒙古银行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这相当于21亿美元左右,本次协议的签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的友好邻邦,蒙古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据统计,去年中蒙双边贸易额接近100亿美元,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蒙古最大贸易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合作空间更加广阔,本币互换协议的续签,将有利于两国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本次协议也显示出蒙古减少美元使用、推动本币国际化的决心,长期以来,蒙古对美元依赖度过高,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超过70%。
这使得蒙古经济面临美联储政策变化带来的巨大冲击,通过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蒙古可以增加人民币储备,降低美元比重,有利于防范美联储政策风险,本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不仅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也显示出一些国家开始摆脱美元依赖、探索美元替代品的苗头,近年来,随着美国货币政策的频繁调整和美元霸权地位的动摇,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思考减持美元资产,使用本币结算以降低风险,中国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国家签署双边互换协议,无疑对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形成了冲击。
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美元霸权地位不再像以往那样稳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寻找美元的替代品,中国与蒙古的合作无疑将推动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一大步,同时,这也显示出新兴市场国家加快脱美元化进程、减少美元霸权的决心,这无疑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出现更多类似中蒙本币互换的合作案例,美元霸权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次中蒙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时间点十分关键,正值美联储频繁调整利率政策之时,这无疑给正在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美联储此举不仅加剧了全球经济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严重影响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稳定性,中国选择在此时与蒙古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无疑给美国经济增添了不确定性,有分析认为,中国此举是对美联储加息的一种“反击”,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本币互换和结算,中国可以减少受美元波动的影响,保持经济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这也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削弱美元在全球支付结算中的霸权地位,中国正逐步与美国“脱钩”,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来维持经济增长动力。
本次协议的签署只是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构建美元替代货币体系的一个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更多国家达成本币互换和结算安排,这将对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一个新的以人民币为核心的国际货币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与蒙古国银行签署了150亿元人民币/21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一举措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积极意义,蒙古国虽然经济规模较小,但其与中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将向外界释放一个强烈信号——中国货币互换网络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融资,这有助于提升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和接受度。
事实上,阿根廷最近也宣布,将通过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用人民币偿还部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这种做法无疑会吸引其他国家效仿,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达成类似安排,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大有裨益,当然,要实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还需要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美主要经济体的支持,中国必须提升人民币在欧美金融市场的使用频率和占比,争取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道路漫长,中蒙货币互换协议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微小但积极的示范,中国将通过不断巩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持续推进人民币向全球货币的转变。
具体来说,本次货币互换协议对双方都大有裨益,对于蒙古国来说,可以通过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规避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可以减轻美元储备带来的压力,实现货币结构多元化,对于中国而言,则可以进一步巩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使用,这有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也将更加便利,当然,人民币国际化仍任重道远,中国还需致力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金融业,使人民币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全球货币。
中蒙货币互换协议只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微不足道但积极的步骤,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以巩固其货币影响力,此外,中蒙货币互换协议也将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持续增长,随着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中国企业将加大对蒙古国的投资力度,使蒙古进一步融入中国经济圈,双方经济关系和战略互信将得到加强,中蒙货币互换协议使两国经济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是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