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火了!“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这绝不可能实现!

文摘   2025-01-27 20:56   北京  

尼罗河作为一条面积巨大的河流,想要从中间切断必须克服复杂的地理环境以及难以琢磨的气候问题,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得拥有足够强硬的技术支持但是非洲作为一个发展如此落后的国家,想要独立完成这样一个艰难的工作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于是苏丹政府决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招标此项目一经发出就受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由于是美、日两国,看到如此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必然是要抓住时机,以此来好好的展现自己国家的基建能力,但是事情远没有他们所想象的轻松。

于是两国的水利工程师前往当地考察测量,但是经过探测之后,两国纷纷表示工程量巨大复杂且“根本不可能完成!”于是便纷纷拒绝了此项工程其他国家看到连实力如此之强的美、日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对于这一项目也就不过多参与了眼看着自己国家的水电站要打水漂,苏丹突然间想到了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两国在进行了一番商议之后,中国决定派设计师到实地进行考察之后再决定要不要接下这一工程在中国工程师进行了实力考察之后,当即决定接下这个全世界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在中国近些年的发展之中,始终秉承着一个理念“要想富,先修路”,于是中国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自己的基建工程,其速度之快让世界都瞠目结舌,于是就被赋予了“基建狂魔”这一称呼虽然我国此前有着建立三峡大坝的经验,但是让工程师没想到的是,苏丹这一工程远比想象之中的难于是在我国工程师前往苏丹当地勘察时,也是面露难色起初,中国的三峡大坝工程“截断”了中国第一长的河流长江,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能够完成这项工程已经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

要完成这项艰难且巨大的工程,首先要克服的是当地复杂的地理气候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干扰尼罗河起源于赤道的多雨区,降水非常丰富,但流出发源地之后地段水流十分缓慢,水也不够深,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发电要求,麦洛维大坝要想要在这周围建成,就不得不抬高尼罗河的水位于是,这个在尼罗河的上游建造了一个大型水库,水库的储水量达到了124亿立方米,这样就达到了发电标准,解决了发电难题但这还远远不是这项工程最大的难题,这里最大的难题就是它极其恶劣的自然气候要完成这个工程,还要解决的就是非洲的高温问题。

麦洛维大坝施工地区处于半沙漠地区,经常发生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气候干燥炎热,日均气温几乎不低于40度,施工人员在这边中暑也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甚至有时会有生命危险尽管面对这样极端的工作环境,工人们也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想尽办法改善这种环境,搭建空调房,或者选择在早晨和晚上工作,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人们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材料的选择和运输也是一项难题,要在这样的环境下修建一个这样大型的水坝,材料选择环节出了问题的话,那么就算这个水坝修建好了,也很容易因为材料不适应环境而崩溃。

由于这样的半沙漠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容易让普通的混凝土内部发生巨大的拉应力而开裂加上其干旱气候,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量较多,更加容易导致裂缝加大,这样修建出来的大坝十分危险,很容易坍塌那中国工程队是怎么解决这样一个难题的呢?在材料上面我国使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混凝土保湿技术”解决了在干旱条件下混凝土开裂的问题其次我国也灵活运用一些其他技术手段来保护大坝开裂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材料运输的问题了,修建这样一个大型水坝需要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数量非常之多,很多东西都依赖进口。

而苏丹运输发展方面也比较落后,所以,材料运输在当地也成了一项难题如果采用铁路运输上,那么从港口到施工地就只有一条一百多年前的老铁轨,运输的火车还经常抛锚,这样不仅会拖慢工程的运输效率,还会增加整个工程的风险而当地港口运输设备也非常的落后,那么唯一剩下就只公路运输,可苏丹地区的物资匮乏,基本上都依靠公路运输,要是麦洛维工程也依靠公里运输,那施工进程也是可想而知的慢于是为了不耽误施工,中国工程队制定了物资保障体制,所有修建大坝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依靠海运和空运从中国运到苏丹的施工现场。

中国团队还在苏丹港口增派了工作人员,减少了材料运输的障碍,甚至在国内采购了运输车辆组建运输车队来帮助运输货物经过这个团队不断的努力,物资运输的难题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当地的物资流量每月都高达4万吨面对修建麦洛维大坝这个问题,尽管困难重重,但中国工程队还是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努力,最后将其攻破历经5年的时间,尼罗河工程终于在2009年得以完成,中国再次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般的伟大工程大坝完成之后,解决了两岸400万多人的用水用电问题,不仅为苏丹地区建成了124.5亿立方米的水库,其电站总装机容量也达到了125这还使苏丹成为周边国家发电能力最强的国家。

中国仅用不到6年的时间完成了在其他国家看来不可能的工程项目,不仅赢在了速度,也保障了质量,这样高效率的施工进程,不禁让其他国家大为震撼而之所以中国能够被授予这样的称号,正是因为中国有着无数的实战经验,中国国内环境地形的复杂也给中国基建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场所中国不断发展完善、挑战自我世界上有很多高难度的基建项目,很多国家只是望而却步,而只有中国敢接,也只有中国有这个实力去接所以中国当之无愧是“基建狂魔”虽然很多国家还是不愿意承认我们中国的实力,但是我们的实力就摆在眼前,希望我们国家怀着信心,在各方面都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在基建发展方面更创辉煌。

灵金画
优质创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