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北京出差,大酒小酒好几场,影响了读书
带在包里的随身读物正巧是这本,在路上断断续续读完,周四在北京西边还特意打车从四中门前绕过,远远瞻仰了一眼这所著名的“天下第一中”。
“红卫兵”、“废除高考的倡议书”都是出自这几所北京有名的中学里,在那场运动的头两年,这些中学处在风暴眼,流传在学校里的各种口号甚至是政治变化的风向标。
看17位亲历者从不同角度对那段记忆的还原,慨叹于个人在大的社会风暴中的无力。但不管在什么样荒唐的环境里,总还是有一些人维持着清醒、不忘记思辨,或者至少保有朴素的善良。
那个年代填表会填到“出身成分”,当时的政策是,在培养人使用人时,要贯彻“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的阶级路线。事实上,“有成分论”是前提,是有形的、实在的,后两句则是虚幻的、没谱的。
出身不好的人,没法参军入伍、上名牌大学,也很难留在好的机关和岗位工作。
尽管已经如此不平等,但还是发展到“血统论”的大旗都被公然举了出来。
几乎所有的回忆者都提到了运动初期曾狂热流行过的一个口号:“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副对联也是出自四中学生之手。
当年围绕着这副对联,围绕着“血统论”、“出身论”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讨论以及相互攻击,遇罗克这样的青年甚至献出了生命。
联想到前阵子读的另一本书,书里按照——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政治资本——来分析社会阶层结构。新的国家建立后,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都进行了彻底的再分配,然而文化资源的重新分配比物质财富的重新分配要远为复杂,且如要成功驾驭经济资本和政治资本,也是离不开文化资本的。
在文化资本的再分配方面,做过很多尝试,想一想连清华这样的学校那时候都要向社会敞开,接收“工农兵学员”。
效果又如何呢,还是上面讲的,文化资源的重新分配比物质财富的重新分配要远为复杂。
到了六十年代,某些群体内部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危机感——他们的子女在学习上整体而言远不及“资产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子弟们,那么将来由谁“接班”就成为了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歌就是那时候唱起来的。
回到“出身”这个话题,事实上“生而平等”不是什么高深理论,而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两百多年前就写到了英国宪法里。
强调和追求,恰恰是因为做不到,要正视“生而不平等”。
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有些“不平等”能够被接受,有些“不平等”则难为社会大众所容忍。
人们能接受天赋的不平等,能容忍财富传承的不平等,但接受不了所谓“血统”、“阶层”的不平等,尤其讨厌因公权力干扰所造成的不平等。
想起来前几天的新闻,湖人队55号顺位选了詹姆斯的大儿子布朗尼:
1、在各种天赋方面,体育天赋已经是最容易被继承的了,但即便如此,人类基因还是给设置了均值回归和基因突变的底层逻辑,连詹姆斯的儿子也就只能遗传到这个份上了,还得靠老爹的关系才能混个二轮末游。
2、妥妥的“关系户”选秀,为什么没有激起反感,反而人们乐于看到这种所谓的“传承”?
(1)体育竞技场可能是最不怕关系户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最后都得靠真本事。反之,表现越是难以客观直接评价的岗位,才越是关系户横行的地方;
(2)NBA说白了还是个民间商业市场,只要湖人老板愿意,把詹姆斯全家都选进来也不犯法,况且人家也不傻,账算的门清。
倒很好奇,如果詹姆斯哪天找关系给儿子弄到美国国家队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