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文摘   2024-05-26 16:53   上海  

人口问题这些年被广泛讨论,我们一边看到的是五一景区人山人海、网约车饱和,一边看到的是人口首次负增长、出生率新低,让专家们忧心到仿佛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就差给年轻人强行配种了。

那么问题来了,人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讨论问题要有前提,也要分角度,否则容易陷入自说自话,要更为全貌地了解人口问题,至少要区分几点:

1、现在人多不代表以后人多

工业革命后全球人口爆发增长,目前全球人口80亿,中国人口14亿,都是历史之最,而且全球人口还在增长,从绝对数而言,现在的人口数当然是多的

但现在的人多不代表以后的人也多,中国人口已经步入负增长,而且人口变化的趋势一旦形成,将持续很久。

即便这样,应该也不至于让专家们忧心,毕竟我们80年代初开始搞计划生育时,人口也才10亿,怎么10亿时计划生育,14亿时要鼓励生育,就算人口继续减少,降到10亿也得几十上百年。

隐忧藏在人口年龄结构里

2、1980年的10亿,与2100年的10亿,不是一回事

工业革命后全球人口200多年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出生人口增多,另一方面也源于人均寿命的极大提升。如果在年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从14亿慢慢减少到10亿,冲击没那么大,但在一个持续老龄且人口下滑的阶段里,好多问题就来了。关于老龄化的分析很多,这里不展开。

3、当前缺的是作为“消费者”的人,过剩的是作为“生产者”的人

好了,太远的事情咱也管不了,太大的事情留给专家们去操心。而且吧,我感觉人口这玩意,5年、10年、20年的预测是准的,但50年、100年、200年就未必了,很多大的时代背景和前提条件都变了,谁知道100年后还是不是人类自然生育。

回到当下,我们关于人多还是人少依然会有错愕的感受,大部分纠结点在于你是以“消费者”还是“生产者”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当你找工作时,你是上千万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你是铁人三项(外卖、快递、滴滴)外围选手,或者吉祥三宝(保安、保姆、保洁)替补队员。当你要花钱时,不管线上还是线下,所有商家都惦记着你兜里那三瓜两枣。

你拼尽全力跪舔的甲方,转过身去,也匍匐在他客户的脚下。

说到底,现代社会里的人口现象,本质上是个经济现象,本篇试图回到经济学理论中去解释一些问题。

马尔萨斯错了吗?

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理论,人口在没有外力阻碍的时候,是以指数级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增加,随着时间推移,生活资料总量会远远跟不上人口总量,那么多出来的人口就会被饥饿、战争、瘟疫等方式消灭掉,也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按照现代经济学观点,马尔萨斯是错了,马尔萨斯陷阱在后面也并没有出现。马尔萨斯理论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早期成立,但在后工业化时代不成立,有两点他没想到:

一是忽视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在科技加持下,人类关于生活资料的产出,也能达到甚至超过指数级增长;

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占有的生活资料也更多了,且对人类的生育欲望也会产生负向影响,到一定阶段社会压力竟然战胜了原始的生理冲动。

但马尔萨斯理论中,“生活资料对人口数量约束”的底层逻辑我认为还是成立的,不妨在他的基础上做些延展,“老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来了:

社会总生活资料对人口总量产生约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降低,育龄人口的边际生活资料水平决定人口变化。

射箭画靶看看效果:

1、社会总生活资料决定人口上限

在农业社会里,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一定时期内可耕作的土地面积是相对固定的,且耕种技术、耕种工具的发展十分缓慢,因而大部分时间里人口增长是很缓慢的。但往往当一些技术变量发生时,也会有一波快速增长,比如铁器的出现、新的高产农作物的驯化和传播、新大陆的发现等等。

在现代社会里,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在生产资料的占比越来越低,几乎不对社会发展构成瓶颈,社会财富的增加依赖技术进步与创新,每一轮大的科技革命都将人类的生产力和财富量推到一个新的量级。过去两百多年,人类综合技术运用和社会总产出的能力快速增长,这是人口能够快速增长的基础,但国与国之间、不同社会阶层与群体之间,对于生活资料的占有是极不平衡的。

2、社会生活资料的分配对人口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历史上各个封建王朝,往往在前期人口快速增长,到了一定阶段土地兼并、财富越来越集中,这时候按照土地总面积人口总量还能增长,但实际上已经增长不动。底层百姓平均占有的生活资料不足以支撑其稳定繁衍时,又是一轮的暴乱和杀戮,然后均田地,开始新一轮的自然增长。

3、影响生育的关键在于家庭人均生活资料的边际变化

从底层的基因设定以及情感需求的角度,人肯定是愿意生育的,不想繁衍的基因早就在千万年的进化里被淘汰掉了。在不能生育控制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婴儿的高死亡率、生下来以后能不能养得活,形成对人口的自然调节。

到了能够生育控制、且基本生存不构成约束的当代,理性调节占主导,即生育后的家庭人均生活资料是否显著降低,大白话就是生娃是否对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相关成本体现为直接的养育成本、住房空间需求导致的住房成本、照顾和教育的时间精力成本(对于白领工作者,其主要掌握的生产资料就是自己的时间),所以不难理解生育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富人家多养个娃、或者养几个娃都没什么,穷人家添双筷子也不是什么大事,而城市生活的白领群体,有了一定生活水平,但又没好到哪去,加个人被平均一下,生活质量就下去了。

除了生育相关,关于上面“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认知角度,再多说一些:

1、我们所谓缺“消费者”,缺的是“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

前面讲到当前的经济困境是缺消费者,你肯定不服,明明我想消费的东西还有很多,只是没钱而已。没错,你是“消费者”,但不是“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经济学里面,需求和有效需求不是一个概念。

排除人人都想住豪宅、开豪车这样的不合理需求,大多数人还是值得有更多的消费改善,这里面涉及分配、涉及社会保障、涉及我们过于生产型经济结构的导向,等等等等。

2、“消费者”与“生产者”一体两面,个人还是要尽可能聚焦到你的“生产者”身份

不是超级富二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而且在进入共产主义之前,归根到底还是你的产出能力,决定了你在社会上的生存状态,换句话说,你的需求是由你的产出决定的。

个体层面,要努力让自己的产出值得被其他消费者所买单。社会层面,要尽可能让大多数人跟得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家都能在社会分工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有合理的产出。不能老是惦记着让大家去消费,而要想着怎么让更多人有能力消费。

3、AI助我躺吃躺喝行不行

记得以前政治考试常考的一句话,“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生产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如果真到了生产力无限改善的阶段,几乎所有工作AI都能帮你完成,你几乎所有的物质需求也能直接得到满足,就只是躺吃躺喝行不行?

也许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直觉上应该是不行的。“生产者”身份应该是人类社会基因的内核设定,如果没有这一层身份没了,人在社会关系网络里是断点的,“你需要我、我需要他”使得社会网络无限延展。

未来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生产型工作大多会被机器取代,人类的精力或许就主要转移到折腾精神需求上面来,几乎所有人都在一个“服务与相互服务”的游戏里,用你的时间去换别人的时间,用你的服务去享受他人的服务。

在家直播跳舞的小姐姐肚子饿了,点了外卖,外卖小哥送餐拿到跑腿费之后,给刷了个礼物,也算是完成了一次经济循环。

4、少谈人口,多谈人

其实不太喜欢“人口”这个词,搞得跟牲口一样,还是多关心每一个数字背后的人,更有温度。


推荐阅读

《人口战略》(梁建章),推荐指数★★★,主要讲人口和国家创新的关系,也没什么新的观点,无非还是呼吁在国家层面要重视人口问题。梁建章这个人倒是很有意思,15岁进了复旦少年班,29岁联合创办携程,37岁就功成名就不做CEO了,跑到斯坦福拿了个博士学位,成了人口问题专家,只能说老天过于偏爱了。我好奇他自己生了几个,查了下好像也只有两个。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齐格蒙特-鲍曼),推荐指数★★★,不要看名字,书是本好书。

《人口大逆转》、《人口版图》、《世界人口简史》、《人口与日本经济》

就不推荐了,只是告诉你们我看了。


十一万路口
知识,常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