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村
隶属淄川区松龄路街道
明代以前处于淄川城内西北角
为菜园
称菜园角子
明末建石城
被隔在城外
仍为菜园
渐成村落
因居民多种菜为业
故名
现已改称菜园社区
淄川大花皂
又名黑肥皂、猪胰子
为淄川著名土特产
猪胰子具有消肿止痛、消炎灭菌、去油除污的功效
因而旧时淄川地区每到冬天
几乎家家都用猪胰子洗手
淄川大花皂以菜园大花皂、慕王大花皂、山头大花皂为代表。
最出名的应该是“菜园大花皂”,还有顺口溜:“菜园大花皂,人人都知道,支上一毛钱,拿着就走道。”
猪胰子制作历史悠久,在清代已开始制作。过去淄川博山一带的人们习惯把肥皂、香皂称之为“胰子”、“洋胰子”。这种说法的渊源已无从考证,大概是因为先前人一般用土法,使用羊胰、猪胰自己制作洗涤用品所以,称之为“胰子”。后来市面上有了工业化生产的肥皂香皂后,一时难以改口,仍习惯把这些新式肥皂香皂称其为“胰子”。“胰子”一般用来洗衣、被单或毛巾,“猪胰子”是专门用来洗手洗脸的。其中,碱粉又分为黑碱和白碱,加黑碱制作的花皂就是黑皂,加白碱制作的花皂就是白皂。
另据相关记载:1910 年,菜园村 19 岁的黄泽水与其胞弟黄泽洪在民间土法制作猪胰子的基础上,改进制作工艺:兑上白碱、打油、樟脑、硼砂,加工成品出售。至 1920 年,淄川制作猪胰子的仅有黄氏一家。黄泽水创建商号为桂香楼,黄泽洪创建商号为恒香楼。这时期的猪胰子只有黑、白两种。
1938 年 7 月,黄泽水去世,其长子黄德庆继承父业。1949 年,黄德庆尝试将黑、白猪胰子混合在一起做,起名大花皂。1958 年,黄家大花皂生意归菜园村顺利合作社集体经营,规模扩大。此间,黄家大花皂由专人采购原料、专人制作,并且有一支十几人的专业推销队伍。
综合自 闪电新闻 淄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