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店人那消失的游泳裤头以及老张店澡堂子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民生   2024-12-07 17:58   山东  


因为早就没有了那款游泳裤,网上也找不到那种游泳裤的图片,只好自己画了一个。大概就是这个模样的。

很早很早以前,我童年的那年月,游泳裤头都是自己做,几乎没见有卖的。也可能基于这个原因,鲜见有女孩子游泳。

这款游泳裤头,布料就是普通的布,或蓝或红色或其他色,但就是不能用白色,易走光。

我穿的最多的款式就是我画的这种,蓝色布料,上面三条白色的飘带,游泳裤头两侧一边是缝上的,而另一边开口,穿上后就是用这三条白飘带系牢。也有的是用一排小扣子代替白带子的。这种游泳裤头好处是方便:游完了泳,外面穿上个大裤衩,解开游泳裤头傍边的带子,从大裤衩另条腿里一抽游泳裤就出来了。因为那年月游泳,几乎都是在野外,哪有更衣洗澡地方,能穿游泳裤头游就算很文明了。

所以,这款式最大好处是方便穿脱。


在这款游泳裤头之前的游泳,光腚是普遍的。

我最早是在“铁道南大坑”学游泳的。小学四五年级时候,70年代初,那时候火车站里面可以随便进出的,车站里面有个大水坑,下雨存下的水,很浑,大坑的形状像口大锅,有个几百平方吧,水大时候坑中间水能没过人。

从张店保安庄那条街一直往南走到头,墙上有个大窟窿,钻进去就是淄博火车站里面。跨过几条铁路再往南不远就看见那个大坑了,这里是我们夏天游泳嬉闹的好地方。


光腚游泳是必须的,只是到现在我也不明白的是,在游泳之前都自己撒泡尿用双手捧着涂抹在小肚子上,起啥作用、为啥这样?不清楚,怕浪费了那点热乎水?真会过日子!都是跟那些大哥哥们学的。

的确涨了姿势,知识却没长进。



最初,在大坑边光着屁股,在浅水区玩耍,头时常沉入水中憋气。也不记得喝了多少水,呛得满脸通红也阻止不了我对游泳的热爱。我在大坑边上,用双手撑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双脚在后面配合着摆动打水,玩得次数多了,慢慢地不用手撑地也可以在水中浮起来,向深水区游动。很快学会了狗刨以及踩水,虽然动作很不规范。


再长大点,就去张店游泳池游泳了,在中心路北头的老体育场里面,那时候游泳分场次,每天开三四场,每一场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我一般的是去游中午12点的那场。时间是12点到下午一点半,成人票一毛五,学生票五分。到点拉铃(电铃),所有游泳的必须出水上岸,游泳池全部清场后,半个小时后的两点再开一场。

记得游泳池里依旧很少见女同学来游泳,是买不起还是买不到游泳衣?还是害羞怕被骚扰,不知。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那个年代在运动场所看到最多的标语了。

那时候张店有这么几个地方可以游泳:体育场游泳池、铁路南大坑,新华药厂、农药厂、501厂里面的凉水池子,洪沟村东边有一个地上很高的池子也可以游泳。这些地方,小时候的我都在里面湿过身。


转眼多少年过去了,我那条漂亮的飘着三条白色飘带的游泳裤早就消失了。游泳裤、游泳衣的变迁也经历了不知多少款式。

现在的样式琳琅满目多了去了,据说还有一条绳子的游泳裤,真的?

啥也不说了,游泳去了!


老张店澡堂子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半个多世纪前,不用说是乡下人,就是城里人洗个澡也是件很奢侈的事,有的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进一次澡堂子也就不足以为怪了,放到今天一说,还不说你早臭了八百六十回了?

澡堂哲学:人脱光了,进了澡堂都一样,大概就是为了说明人的平等吧,可能还有些什么哲学上的深意各自去体会吧。是吗?

早先的张店,很早之前还有两个地方有过澡堂子,一是二马路(现在的西一路)南头有家规模很小的澡堂,从我记事起就关门了;再一家是三马路中段区医院北边路西,大概在石油招待所那个地方也曾经存在过一家澡堂子,规模也不大,我去洗过澡,进门空间很挤吧的样子,热气腾腾的人很多,怎样洗的澡已经没有印象了。

这两家澡堂关门之后,咱张店区公共澡堂子就一家,别无分号,就是一直运营到八十年代的“张店浴池”,位置在中心路路东,现在的喜来登大酒店这里。这家浴池,张店人稍稍年纪大点的都有印象,或者说都来洗过澡,这里留下过大多张店人的“老灰”。现在想来,这些老灰要是用来施肥浇地,庄稼蔬菜的该长的多旺盛吗。



张店浴池是两层楼,大门朝西是木质的,一进大门,看见南边的两扇门的上边写着俩字:女宾,那里面不是本篇拉呱对象。迎着门的是收银台,交钱买票,小孩5分大人1毛五,大概是大人比小孩脏三倍?

买票时候,你可以买2毛钱的、三毛钱的、5毛钱的等等,区别在于除去门票外再给你一小块肥皂。肥皂是那种早先洗衣服用的长条肥皂。一条肥皂分成好多小块,根据你买票的钱多少给你大小不一的一块肥皂。

男宾上二楼,楼梯进去北拐,一进门保准会听见有人喊:来了,男宾一位!我就纳闷,已经进了男澡堂子了,还咋呼男宾一位?女宾,人家也不敢上来啊!

澡堂子里面很宽绰,靠西窗户下一溜摆开木床,两个床之间有个茶几,床上有毛巾被。客人靠在床上歇会、睡会都行。



要是冬天来了客人,首先是师傅从一个陶瓷罐子里拿出一条热腾腾的毛巾递给你,让你先擦擦脸、暖暖手,有种宾至如归感觉,很亲切!如果你穿着大衣或是棉袄之类,会用一根长长的带挂钩的竹竿把你的衣服挂在高高的大厅上方,一是怕衣服皱了,二是怕丢失贵重物品。当然了,俺小屁孩的衣服,人家师傅是不会管你的,知道里面也没啥值钱的,顶多俩玻璃球。那年月洗澡还是很奢侈的。

全身脱光留了,穿上浴池准备的呱嗒板:就是用两块木板手工做的拖鞋,拖鞋前面有一根帆布袋子,穿上后走路呱嗒呱嗒的响,故名。有点像日本鬼子的木屐。就是这样的:

小时候,我的拖鞋就是俺爹给我做的这样的。

正式进到澡堂子了,张店浴池里面有三个池子,最外面的水温适中,适合所有洗澡的人,中间的池子水温就很高了,小孩们一般的不下了,我估摸着得有五六十度?那是大人们在凉池子里洗完了,再进到热水池里热热乎乎的烫烫、泡泡澡,躺进热水池子深深吐出一口气,仿佛把所有的寒气都从体内到体外吐出来了。伸个懒腰、闭着眼眯上一会儿,身上软和的像没骨头一样。想来那个舒服劲神仙也不换吧?

最里面的池子,也是最小的,水温最高,得有七八十度?人不敢下去,只是把毛巾放里面烫烫拿出来擦洗身上。由于水温过高,也出现过烫伤人的事故。

再往外走,屋子里有两个木制的窄窄的床,是用来搓灰的。多少钱,我不记得了,但是,师傅那搓灰技术今天还是记忆犹新的。首先,让你趴或坐在窄木床上,拧干了毛巾的水分,准备给你搓灰,让你开始另一翻享乐:

把毛巾按照一定路数缠在手上,开始给客人搓灰,一下一下的游走在客人的身上,每次游走的距离也就十来公分,这样能用上力。不一会,一绺一绺的老灰滚着圈、打着滚欢快的掉了一地,后背搓完,还得让你翻过身来,同样的用力、同样的速度,把前身也搓一遍。直搓的客人浑身通红通红,地下的老灰掉了一地,没有一斤也得八两。完了,热水一冲,这样:

洗完澡,披上干净的毛巾被出来,上床后,师傅又给递上一杯热茶,之后可以小迷瞪一会。惬意吧?

改革开放后,我离开张店,1981年又“故地重游”进过张店浴池,也是最后一次进去。那次是花了两块钱买的单间,里面有浴盆、喷头,毛巾、浴巾、肥皂洗发液等,类似今天宾馆里面的卫生间。在那时的我看来是太豪华了,有点奢侈、有些腐败?以至于我都舍不得出来,洗完澡竟然小睡了一会。

以上这些就是老张店浴池里的故事,亲身所经历,应该是真实的。

当然了,那时候除了这公共浴池,各大企业、厂矿为了方便职工干完活洗浴肯定得有自己的澡堂子,比如在张店的农药厂、新华药厂、医疗器械厂等等。附近的居民,比如我们,那就会经常地有事没事的溜进厂里去蹭个澡,特别是农药厂,离我住的近,门卫管的不很严,趁他们不注意就溜进去。厂子里每个车间都有澡堂,多年下来我们这些小皮孩都洗遍了厂里所有的澡堂。新华药厂的澡堂去的少点,一是远,二是看大门的经常不让进,虽说也爬过几次墙进去,毕竟不如农药厂方便。

对了,差点忘了说了,每个单位锅炉房都有澡堂子,锅炉工在洗澡方面除了能方便自己,别人洗澡也会经常地有求于你的,因此当年参加工作后,烧锅炉的我,有时候也会牛叉哄哄的,看见不大顺眼的就说,今天煤不行、锅炉不大好烧,没有汽,你改天吧。看见长得好看的,嗯嗯嗯,好的好的……

这些就是早年老张店澡堂子的故事,如今人们家家能洗澡,很少再有进澡堂子的了。回想一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澡堂子的变迁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张店浴池历史:张店最早的浴池是张店裕华池(二马路南首),建于1935年,1943年改名为一新池,1950年更名为三铭池,1955年与新华池(兴学街路口)合并为“女子池”,1956年改名为和平池(二马路南首),直到1964年人员全部调到张店浴池(中心路)。

张店浴池里面的故事不少,除了我上面介绍的,还有两名大师:印习泉、印习水,省商业厅授予二级修脚师。

印习泉,14岁开始修脚,工龄40年,技术精益求精,为顾客治好许多顽病杂症,《淄博工人报》发表“手持修脚刀,热心为顾客”一文后,许多病者慕名而来。工作认真细致,每修一次脚,都要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几十年如一日。1982年、1984年被省商业厅授予“六好职工”和现金工作称号。

照片中这些师傅都曾经是张店区商业系统的先进模范。上排左起:唐霞、王军、朱学伟,下排左起:张金玉、孙昌、右一是印习泉师傅,我虽没福气得到过印师傅修脚,我跟他儿子曾经共同学习过,学习锅炉水处理软化水的工艺技术。

不知这位仁兄可好?


转自“老张拉呱”,特此致谢!


淄博二三事
和城市一起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