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这里
关注我们
中西合璧健康谈
在日常生活中,每逢重要时刻人们经常会聚在一起享受美食、亲情和欢乐。然而,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担心与他人一起用餐会不会有传染的风险。说起乙肝,想必大家对此都不陌生,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乙肝,与他一同吃饭、睡觉、亲密接触,该怎样防止乙肝在家族成员中的传播呢?今天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脾胃病科就来聊一聊,乙肝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日常和乙肝患者的普通接触、共同吃饭,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所以大家应当放宽心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好以上。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渠道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四大类,在家人中传播率较高的就是血液、母婴和性。乙肝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播,因此一般情况下,日常学习、工作、聚餐或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大可不用过于担心。
1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指带有乙肝病毒DNA的患者血液,通过输血、注射毒品、扎针等途径进入正常人的体内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和乙肝病毒DNA筛查,并采取了安全注射措施,经输血或血液制品感染乙肝病毒的情况较少发生。
此外,乙肝病毒也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这种传播途径本质上也是血液传播,比如用消毒不彻底的器械进行修足、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有可能出血的情况,也可以引起乙肝病毒感染。
2
母婴传播
即孕妈妈把乙肝病毒传染给出生的宝宝。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病毒DNA(HBV DNA)数量多的孕妇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我国对HBsAg阳性妈妈的新生儿已全面推广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等措施,阻断成功率超过90%以上。因此,今后我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已大大减少。
3
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高。
另外,如果夫妻中有一人是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按规范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完成后1-2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以确保获得保护性乙肝表面抗体。
二、预防措施
1
做好血液传播防护
乙肝患者的血液中携带病毒,如果自己接触到了乙肝患者的血液,那就可能会造成病毒传播。虽说和乙肝感染者一块聚餐吃饭不会被感染乙肝,但是尽量少接触乙肝病人的血液,必要时带手套。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和家人的私人生活物品分开使用,比如可能会接触到血液的牙刷、刮胡刀、刮眉刀、注射针管等,都应严格分开使用。
2
饮食方面
乙肝患者应该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和生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受到污染而成为传播病毒的途径。因此,乙肝患者在选择食物时也应特别留意,确保食物安全卫生。
2
乙肝患者应注意避免饮酒。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加重肝脏负担,对乙肝患者的健康不利。因此,乙肝患者就餐时一定要做到滴酒不沾,以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
3
总的来说,与乙肝患者一起用餐不会有传染的风险,但还是建议大家在外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3
注射乙肝疫苗
在接种疫苗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接种者的体液中。一旦乙肝病毒出现在体内,抗体就会发挥作用并将其清除,阻止感染。
日常生活中,与乙肝患者的普通接触并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所以大家应当放宽心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与此同时,家属也应当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没有抗体的情况下,需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降低未来发生感染的几率。
肺病脾胃科简介
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脾胃科是医院较早设立的内科科室之一,肺病脾胃病科医疗技术精湛,专业特色突出,在诊治各种肺病和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一支人才梯队合理、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专业临床科室。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全科现现有医师11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硕士9人,中医人员7人;护理人员10人。有多人先后到山东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胸科医院等进修学习。
目前,科室已开展了微创胸膜粘连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微创治疗气胸和胸腔积液、胸膜活检术、胸腔局部化疗、肺功能检查术、睡眠呼吸检测等呼吸道诊疗技术;开展了癌前病变、早期胃癌、早期食道癌筛查,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电凝止血术、内镜下早期早癌切除术、内镜下结石及异物取出术,无痛胃镜、肠镜下病变治疗术等。同时开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中药涂擦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效果显著,已经成为科室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的独特优势。
本公众号发布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