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祖籍地——乐平县陡泉乡重兴都北马坊村

文摘   2024-09-07 08:54   辽宁  
明清时期重兴都大致辖区(红圈地名为清代所辖村庄)

我在《关于张氏祖籍及相关问题的考证》一文中确定了闫庄窝张氏祖籍地为和顺马坊村,尽管家族资料中屡次提及祖籍马坊村,但是并没有发现可靠证据。随着新的资料的发现,我认为这一说可能并不准确,张氏祖籍应该是现在和顺县马坊乡北马坊村,而在明清时期(乾隆十八年(1753)以前)的区划应该是乐平县陡泉乡重兴都北马坊村。我的依据如下:
一是今年2月《张氏祖茔碑记》碑文的发现。据族人介绍,该碑发现于里思河北岸北马坊村,而北马坊村在明清时期隶属于乐平县,碑文中也有“平定州乐平县”的记载,而马坊村在明清时期一直隶属于和顺县,与“平定乐平”记载不符合。此外,碑文记载了张氏祖先张居敬、张才、张恪、宗义、宗泰等人的名字,证明这块碑确是我们家族的。

《张氏祖茔碑记》碑文

(“马坊祖茔碑记”似乎应该是“北马坊祖茔碑记”,文字剥蚀不好辨认)

三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乐平县志》记载张恪为乐平重兴都人,但嘉靖《乐平县志》行政区划(四乡十都)中没有记载各都所辖具体村庄,无法确定重兴都的具体位置(现在没有重兴都的村庄)。
明嘉靖《乐平县志》记载张恪为重兴都人
明嘉靖《乐平县志》行政区划(明代乐平县辖四乡十都)

幸好清康熙十一年(1672)的《乐平县志》中行政区划仍然沿用明代四乡十都的设置,而且列举了各都所辖的村庄名字,大部分村庄的名字可以和现在的村庄对应。虽然从明朝嘉靖二十七年(1548)到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相隔120多年,各都辖区可能有变动,但由于乡都设置没变,所以所辖村庄变化应该不大。
康熙十一年(1672)《乐平县志》行政区划:重兴都下辖14个村,张氏祖籍地“北马坊”赫然在列。
根据康熙十一年(1672)的《乐平县志》行政区划结合现在昔阳、和顺、寿阳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勾勒出明清时期重兴都的大致位置(如下图)。
清代重兴都、叔尚都大致辖区范围

可以看出,明清时期重兴都所辖区域位于今天昔阳(沾尚镇)、和顺(马坊乡)、寿阳(松塔镇)三省交界处,所辖村庄大部分都可以和现在村庄对应。


《昔阳县志修编》(任永福主编)中收录的清代乐平陡泉乡重兴都辖区。



附:清康熙《乐平县志》行政区划(4乡10都112村

清代前期乐平行政区划大致辖区图(古今对照)

在城都:县城所在地,无村。
巴州都(16村):巴州、寺家庄、秦山、北掌城、南掌城、山庄头、讲塘、思乐、上庄、石庭、赵家庄、庞家峪、白村、信庄、安坪、梁庄;
重兴都(14村):鸣水头、安丰、西隅口、圈峪沟、贾家庄、七截、北马房、南隅、北隅、横岭、华泉、理丝、屯田、许庄;
叔尚都(13村):松卫、猛彪、店上、半峪、西坡底、山瑚、瑚丰、寨里、恋思、延庄、张曹、小都、司家沟;
清代重兴都北隅村、南隅村应该就是今天寿阳县北榆村、南榆村

民安都(11村):民安、车寺、皋落、南庄、东庄、库城、阎庄、陈村、赵庄、桃居、张家庄;
昔阳都(16村):王家庄、李家庄、石坪、青岩头、建都、栳会、北界都、东固壁、西固壁、东野头、丁峪口、孔子村、王得寨、房台、侯家地、静阳;
水谷都(8村):水峪、东峪、碧霞观、白阳峪、南石龛、北石龛、南横山、庐子平;
黄岩都(12村):黄岩、南界都、黄岩底、凤居、川口、南寨、赵壁、北思贤、南思贤、北横山、西峪、罗庄;
郭庄都(11村):上郭庄、东沟、武家坪、孟壁、下郭庄、长身岭、三都、杜庄、南野头、北亩、南峪;
石马都(11村):钟村、留庄、洪水、乐雁头、秦宫、田家疃、寺沟口、学堂沟、黑峪、桑园沟、潘家掌。


相关链接:
关于张氏祖籍及相关问题的考证

昔阳闫庄窝张氏
研究和顺马坊、昔阳闫庄窝张氏历史、迁徙、分布、人物、家风、家谱,传承优秀家风,寻根、续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