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三晋石刻大全寿阳卷》一书中看到一篇与祖先有关的一篇碑文,标题叫《重修敕赐长寿山兴善院碑记》,其中有一段关于张氏七世祖张宗义发起修缮兴善院(寺庙)的一段文字,尽管文字不多,但是缺透漏出很多信息,下面就让我们了解这块碑和它涉及的家族信息。《重修敕赐长寿山兴善院碑记》,明弘治五年(1492)六月初三日立石,今存寿阳县长寿山(今松塔镇黑坪村岩头小组)兴善院旧址。碑高170厘米,宽75厘米,厚21厘米,石质欠佳,表面剥蚀较重,文字多已模糊,碑为正书,文字古朴。石碑题名为“重修敕赐长寿山兴善院”,在乐平县(今昔阳县)正西一百一十里长寿山(今属寿阳县),有古迹题曰“敕赐兴善寺”,乃宋朝祥符年间(1008-1016)修建。碑言“斯山耸耸,状岩台峰,周围景致清幽,群峦叠叠”,但“经月兹深,殿宇摧残疏漏”。明朝正统十一年(1446),有本都(乐平县重兴都)马方(今和顺县马坊村)村张宗义,遍访奇人,纠同善众,躬迎榆次县千佛寺僧普佑(号济川)者来本寺主持重修寺院。后经数载募化,寺院修葺完毕,于是乃刻石立碑以记述之。《三晋石刻大全寿阳卷》中收录的《重修敕赐长寿山兴善院碑记》《三晋石刻大全寿阳卷》中收录的《重修敕赐长寿山兴善院碑记》碑文原夫二儀始判,三才放分,禀尋定性〇彰〇我之情。鋒〇懷真,恆夜了無思旦之心。肌慕六塵,永汩還淳之念,故澇覺皇應世道彼〇夷昭昭乎。〇六〇,〇〇瀰瀰焉。登三空〇〇自我含靈嗜欲,大聖歸真廣門,寶方備諸輪奐,興崇像教,遐邇欽歸。樂平縣正西一百一十里有曰長壽山,期境有寺,题日敕赐興善寺。究其古迹,乃宋朝祥符年之嘉謚也。斯山聳聳,壮若天台;峰势嵬嵬,宛同靈鷲。殿閣巍巍儼雅,周圍景致清幽。群巒疊疊拱珠林,澗水涓涓〇佛地,乃古佛修〇之地。〇〇〇〇〇〇〇〇师成道〇,斯〇石碑文可考。祥光每现,异瑞時鋪。况经月兹深,殿宇摧殘疏漏。三〇〇〇〇聖〇數十年杳绝人修,登臨人無不嗟歎,随喜者咸皆歎惜。蓋無有力量人,署掌斯寺。至於正统十一年,有本都馬方村義官張宗義等,惜乎寺廢。遍訪奇人,糾同善眾,具疏備禮,不耽险阻,躬〇本府榆次縣藺交第一都,故在千佛寺〇〇〇僧普祐號济川者,驰馭来寺,煩眾焚修,不數載間,捐来身鞍爲化鉅富檀門。前後殿革故鼎新,左右墻修築〇固。斯人也,師承有受。〇〇明乃賢翁古鑒之孫,受嫡嗣洪翁教,襲橫嶺李氏之裔,来源清白之殊。惟遵禪學,不〇〇華,一朝〇破浮生,〇世端然示寂。鄉人集議繼踵誰人,眾舉門人圓〇,自爾聯芳〇〇,斯时御足有〇〇〇,三年不出〇〇五部〇〇〇畢〇修〇〇大會,利洽人天,方才散席之期,就請住持本寺。益宏規範,再整伽蓝,〇修〇〇南殿,重〇西廡聖儀。五間經閣修成,一段风光雅麗,内〇三身佛像,四智能仁,其〇此境之標提,可作四鄉之眼目。複修禪堂丈室,左右僧房翠楣赤柱,光敷畫棟雕樑氣象。又慮群生志本未復真,〇效〇〇克期取證之规明〇室〇〇單傳之有九旬。例满百日,禅终十方,聞道德之風四遠扇不争之化,盡善盡美,無比無儔。慮年深埋没,緣由刊〇〇〇然紀事,將伸其志,偶書天齡。緇衣歎息無依,素侣嗟吁失仰,令之明曉爾師愿心,斯人夆止安详,可紹前人之迹,遠臨丈室希〇請,文子遂應曰:學不稽古,才不適时,其何以為言哉。因辭再四,義不從谦,詢詰来言,姑述爲記。壽陽縣北定六都安公村石匠肖福通男肖鑒刊
本山住持圓寂習定〇門徒〇〇〇門徒圓寂圓鐸立石
圓顺 圓口 圓銓
榆次縣常興野衲鏡堂述
本縣橫嶺文殊寺野衲富翠岩書
時大明弘治五年六月初三日立石 謹志
铸造于金代的大铁钟仍然挂在寺庙里
三、碑文注释
1.僧会司:僧会司,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县,管理一县之僧人,长官为僧会。
2.义官:明太祖时颁布的《赈粮条例》规定,各地的官员要组织义仓和义赈,调拨粮食,救助灾民。此外,政府还会给捐赈者授予“义民”“义官”等称号,以此来表彰和鼓励他们。
3.野衲:谦辞,指山野中的僧徒。
4.圆寂:和尚死去。
“正统十一年,有本都马方村义官张宗义等,惜乎寺废。遍访奇人,纠同善众,具疏备礼,不耽险阻,躬〇本府榆次县蔺交第一都,故在千佛寺〇〇〇僧普佑号济川者,驰驭来寺,烦众焚修,不数载间,捐来身鞍为化钜富檀门。前后殿革故鼎新,左右墙修筑〇固。”正统十一年,本都马方村的义官张宗义等人,眼见寺庙荒废,心生惋惜,于是遍访能人,召集善众,共同发愿修缮。他们不辞辛劳,远赴榆次县千佛寺,请来了普祐和尚(号济川)主持修寺事宜。在普佑和尚的带领下,经过数年努力,寺庙焕然一新,前后殿宇重新修葺,左右围墙加固。
1.马坊村在明清时期隶属关系的变化
因为兴善寺所在地(清代称彥头村)与马坊村在明代都隶属于乐平县陡泉乡重兴都,所以碑文中说“本都”。
到了清朝康熙初年,乐平县县的行政区划中列举的重兴都村名中却没有了马坊村,但仍有北马坊,说明这时候行政区划出现了变动,马坊村划归了和顺县,北马坊仍隶属乐平县。我之前在文章中说明清时期马坊都隶属和顺县是不准确的,因为那时候掌握的资料有限,这里需要更正一下,马坊村在明代隶属于乐平县,到了清代康熙初年就已经隶属和顺县了,具体什么时候划归和顺的书中没有记载,见康熙十一年《乐平县志》。
清康熙十一年(1672)《乐平县志》:此时重兴都有北马房,马坊已经改隶和顺县
乾隆《和顺县志》记载:马坊镇隶属和顺县,北马坊隶属乐平县。2.关于张氏祖籍地马坊村的印证
在此之前的家族资料(谱序、祠堂碑等)都记载我张氏出自马坊村或祖籍马坊村,明代《乐平县志》记载六世祖张恪是乐平县重兴都人,具体村庄没有记载。但是张氏祖茔碑却发现于北马坊,所以我曾认为祖籍马坊之说可能有误,很可能是北马坊,因为张氏祖茔碑上记载的是平定州乐平县,而马坊村我一直认为明清时期都隶属和顺(实际明代隶属乐平,见上文分析)。
明嘉靖《乐平县志》记载张恪为重兴都人
但是明代修庙碑记中的这段文字却清楚地写明张氏祖先居住地是马坊村,当时隶属乐平县陡泉乡重兴都,证明我之前的猜测是错误的。
清代乐平县重兴都辖区
那么,又如何解释北马坊发现的张氏祖茔碑呢?
依据现有资料来看,我认为明代马坊、北马坊所在区域都隶属于乐平县,而且当时马坊村包括北马坊所在区域。因为北马坊距离马坊直线距离只有1.5公里,所以祖先应该住在马坊村,而墓地却选在了北马坊。
乾隆《乐平县志》行政区划:北马房(坊)隶属乐平县叔尚都
3.关于张宗义其人
这段文字中记载了我张氏七世祖张宗义倡议修缮寺庙的事迹,张宗义是六世祖张恪长子,《马坊张氏祖茔碑记》中记载“宗义者,一家之长子也,仗义倾财,赈贷贫民纳米八百余石,朝廷封赠冠带荣身”,碑文中称宗义为义官就是指他因为捐粮赈济贫民受到朝廷奖励成为义官。明代制度规定,各地的官员要组织义仓和义赈,调拨粮食,救助灾民,政府会给捐赈者授予“义民”“义官”等称号,以此来表彰和鼓励他们。
为什么说宗义就是我们的先祖,不会是同名吗?依据就是文中提到宗义是“本都马方村义官”,本都就是乐平县重兴都,明代兴善寺所在地与马坊村都隶属于乐平县重兴都,嘉靖《乐平县志》中明确记载张恪是乐平县陡泉乡重兴都人,但是没有记载村名,而这篇碑文证明明代重兴都至少辖有马坊村。
嘉靖《乐平县志》记载兴善寺位于乐平县西一百里长寿山乾隆《乐平县志》记载兴善寺位于乐平县西一百一十里彦头村4.关于先祖张恪、张宗义大致生年的推算
通过这段碑文还可以进一步验证我之前对先祖大致生年的推算。先看一下张恪与长子宗义活动年表:正统十一年(1446)张宗义倡议修缮兴善寺。
成化五年(1469),张宗义等立马坊张氏祖茔碑。
弘治五年(1492)兴善院寺庙修缮完毕立碑。根据1446年张宗义发起修缮寺庙推断他应该已经成年,年龄至少至少30岁(三十而立),推算大约生于1416年。因宗义是张恪长子,进而推算他出生时父亲张恪年龄不大,约在20岁左右,按20岁计算,则六世祖张恪应生于1396年。以平均28年一代计算,推算一世祖约生于1396-5*28=1256年。1492年寺庙立碑时,宗义大约76岁,此时距离他1446年发起修寺庙已经过去46年,即使没去世如此年纪行动也可能不太方便了,当年参与修庙的和尚有的也已经圆寂了。以上生年推算与我之前的推算相差不多,我此前按照28年一代推算始祖约生于1250年,六世祖约生于1390年,七世祖约生于1418年,基本吻合。综上所述,通过兴善寺修庙碑文我们可以得出,我张氏先祖祖居和顺马坊村,马坊村在明代隶属乐平县陡泉乡重兴都,清代隶属和顺县,北马坊是张氏祖茔所在地,从明代开始一直隶属于昔阳县管辖。
明代重兴都大致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