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日剧中,打工族下班到居酒屋畅谈成为表现“平民生活”的重要场景。近日,有消息表示,日本居酒屋正在迎来“倒闭潮”,日本的“居酒屋文化”是否在遭遇挑战。
同时,国内来看,居酒屋的“中译版本”小酒馆,据艾媒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小酒馆行业市场规模为1487.8亿元,预计2027年中国小酒馆行业规模将突破1800亿元。其整体市场规模上呈上升趋势。其中,日式小酒馆主要以“烧鸟+微醺”为重要组合模式,在中国市场进行探索。
在日本居酒屋市场下行、中国小酒馆消费呈上升趋势的当下,“居酒屋模式”的中国探索如何呢?
日本居酒屋的“倒闭潮”
“目前,日本餐饮业正在经历10年来最大倒闭潮。2024年1月至9月,日本餐饮店倒闭数量达到650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6.5%。在倒闭店铺中,长期备受顾客青睐的居酒屋餐厅最多,共160家;其次是拉面店、西餐厅、酒吧、夜总会以及日式料理店。”近日,上述消息在业内引发热议。
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最受欢迎饮酒场所的居酒屋,为何会出现“倒闭潮”相关报道呢?
据公开报道显示,日本居酒屋倒闭较为集中的地区为东京和大阪这两大重要经济地区。仅东京和大阪两地的倒闭店铺数量就占到了总数的29.8%。
关于居酒屋倒闭的原因,或与近年来新消费形式的冲击密切相关。有媒体报道称,居酒屋倒闭数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顾客需求从大型宴会转向了小规模聚餐。以往大公司员工在下班后会前往居酒屋继续交流,但这一传统职场文化在疫情之后开始淡化。
减少大规模聚会,或对一些营业场所较大的居酒屋形成冲击。而日币的贬值风险、以及原材料、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亦加剧了倒闭潮的出现。分析人士表示,在成本方面,食材和酒类等采购价格居高不下,愈发严重的人手不足问题又导致招工困难,店铺日常承担的电费和燃气费等费用、土地租金等也在加重,最终造成居酒屋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同时,居酒屋门店数量的饱和消费的缩减“这对矛盾”,亦可能使得行业规模收缩。
此外,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亦使得消费者开始捂紧钱包,以其日本“躺平主义”的盛行,或加速了“享受型消费”的缩减速度。
国信证券数据显示,日本居酒屋业态市场规模曾在1992年一度达到15万亿日元,但在10年后市场份额已降至峰值的68%。2019年,日本居酒屋行业市场规模仅为峰值的70%,较1990年缩减24%。
基于居酒屋经济出现挑战,日本相关行业报告显示,一些传统、大型的居酒屋已经出现向汉堡店或咖啡馆转型的趋势,但中小型居酒屋的应对变化能力比较有限。在疫情期间还未凸显的行业淘汰现象,未来将显现得更加明显。
国产居酒屋与小酒馆经济
事实上,基于居酒屋在日本的居酒屋文化,在中国于21世纪初已经逐步引进。2005 年左右,烧鸟开始闯入中国,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出现了第一批日式烧鸟居酒屋。不过,市场反响有限。2015 年左右,一部现象级的日剧《孤独的美食家》在中国热播。其中片中日本大叔松重丰走进居酒屋,烧鸟体验,吸引了不少粉丝。同时彼时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系列正向反应,推动了烧鸟居酒屋在国内迅速走红。
但好景不少,仅几年时间,与日式烧鸟同时出现的,便是“智商税”“中国版平替烧鸟”等相关词语,在国内的日式烧鸟居酒屋亦迎来倒闭潮。
如有媒体曾报道,某博主在国内探店人均1700元的高端日料店,主厨是有着东京 “冰烧鸟仙人” 之称的池川义辉。这家店宣传烧鸟是池川义辉在日本工匠精神上的最佳杰作,坚持使用伊达鸡(虽号称产地是日本福岛,但实际上用的是中国本土鸡)。成本到成品翻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刺痛的不少消费者。网络上,关于高端日式烧鸟店倒闭的消息亦不在少数。
再看中国本土的小酒馆经济,2021年,以小酒馆为代表的微醺经济崛起。如2021年当年,海伦司上市、泰山啤酒一年2轮融资等。疫情期间,小酒馆经历了艰难考验。但从近年的发展来看,虽然受整体大环境影响,但整体相对稳健。如2024年上半年,海伦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41.3百万元,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90.3百万元,净利润率为20.5%。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小酒馆市场仍处在集中度相对较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的阶段。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小酒馆品牌和企业,许多餐饮品牌和酒企也跨界进入小酒馆行业,使得市场竞争格局更加分散。市场规模向上,市场集中度分散,如此特征或代表着市场有不小的竞争机会。
关于当下的小酒馆经济,有人直言现状,小酒馆说好做,因为经济下行,买醉消愁的人可能会多。说不好做,因为经济下行,买醉消愁成了很多人的奢侈。餐饮行业像一门玄学,有些面硬件地段都不错,就是做不起来,以月为周期开开关关。有些店开一家爆一家。
不过,如何能够在潜力市场中脱颖而出,差异化竞争策略,或是当下企业突围市场的一剂良药,这或亦是“爆店”的“不外传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