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英/烈
传/承/精/神
致敬先烈
谨以此文,献给英勇的红五军团及后来编进红五军的原红四方面军三十三军将士!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上,有一支命运多舛且异常悲壮的队伍——宁都起义后改编的红五军团。令人遗憾的是,这支装备最好、建制完整、战力强悍的部队只存在了短短五年,就像灿烂的流星那样,在历史的天空画出一道璀璨的光芒!
这支部队可歌可泣的血染历程,值得认真地记叙下来,使后来者永志不忘!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红五军最后的征程,是由两支部队共同用鲜血和生命谱写而成,不将红三十三军包括在内非但不完整,而且将有愧于历史和原红三十三军的烈士们!
希望笔者的努力,能为英勇的红五军团,留下一段较为完整的历史。
宁都兵暴及红五军团纪实连载链接:
1931年12月15日清晨6时许,经过一夜紧张奋斗的赵博生、季振同和董振堂等,终于能够长舒一口气!整个兵暴没有出现大的意外——仅发生了两起小事故:解决第25师师部时2死3伤;解决总指挥部及师部电台时,73旅和74旅发生误会伤了几个人。随后赵博生、季振同指挥城内外的部队,开始陆续向事先确定的地点集结。
兵暴总指挥部确定的集结地点,是距离宁都城南3里处的“水口塔”,选择这里作为集结地,当然不会是率性所致。“水口塔”所据山丘的东侧紧邻梅江,西侧相对的是宁都四神山之一的金精山,通往南方(苏区)的道路就从两山之间穿过。这里原为董振堂第73旅的前沿阵地,一个整团的兵力扼守在这里。如果兵暴发生意外,第73旅防守在此的那个团,可以掩护起义部队向南(苏区)撤离。
上午9时许,大部分起义部队大都已抵达,只差第27师驻守在最北面的那3个团。赵博生、季振同及董振堂等站在水口塔的山丘上,眼巴巴地望着东城门。又过了不大一会儿,李锦亭与王鸿章带着第158团及第80旅的第160团,终于出现在出城的路上。
至此,第26军的兵暴可以说是近乎圆满成功,除被李松昆带走第79旅的1个团(第157团)外,第26路军驻扎在宁都的部队几乎全部到齐——共1个总指挥部、2个师部、6个旅部及11个建制团共2万余人,携带2万多件武器,全部都加入到起义队伍中来。
在起义队伍向苏区出发之前,按照红军总司令部的事前要求,赵博生和季振同命令苏进等,到国民党宁都县的县太爷等人家里,从他们从被窝里提溜出来,一起押解到苏区。另有一些不明就里的土豪劣绅,也糊里糊涂地跟着队伍离开宁都城。
见整个队伍集结完毕,赵博生、季振同与董振堂等下令25师在前、27师在后,以董振堂的第73旅为前锋,向东南方的固厚村出发。出发前,赵博生、季振同、董振堂等在梅江边,率先将国民党军的胸章等撕下扔掉,向全军宣布加入红军的决定!
因为离宁都城最近的驻有国民党军的广昌足有50公里远,加上兵暴的消息封锁较严,估计国民党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安排追兵,所以季振同命令74旅旅部一名姓潘的参谋,留在宁都城照看伤病员和一时拉不走的弹药、被服等辎重。由于未同其讲明是去参加红军,该参谋害怕红军趁大部队离开时打进来,不敢单独留下来承担所交任务,气得季振同要枪毙他!后在其他人劝说下,才另换他人算完。
起义部队留下断后的部队,是第74旅的147团。队伍出发不久,赵博生和季振同通知147团团长黄中岳离开时,将那些兵暴时被扣押的旅、团长们放出来,每人发给300元路费让他们各奔前程。黄中岳带领后卫团前脚离开宁都城,红4军的第12师就在师长陈光率领下,由水洞门进入并占据宁都城。
第26路军2万余人的起义队伍,按照红军总司令部标明的路线,浩浩荡荡向苏区进发。队伍进入苏区后不断受到沿途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傍晚抵达固厚村时左权等红军总部代表在村口迎接,刘伯坚亲率苏区老百姓和儿童团,打着彩旗、敲着锣鼓欢迎起义队伍。赵博生等见了刘伯坚非常激动,禁不住拥抱在一起。
当天晚上,即用电台向全国发布了第26路军起义的宣言!起义的宣言,像春雷一般震动了中国大地!第二天一早,刘伯坚代表中央军委宣布,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下辖第13、14、15等3个军,任命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军团参谋长,董振堂(兼)任13军军长,赵博生(兼)任14军军长,黄中岳任15军军长。第二天,全军开往瑞金县附近的秋溪、壬田、九堡、西江一带,进行整编。队伍抵达瑞金后,红军总部在秋溪召开了隆重的欢迎大会,毛泽东、朱德等领导都在会上讲了话。
至此,第26路军的兵暴,经过10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完全落下了帷幕。
宁都兵暴的成功,尽管比不上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及广州起义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但与之相比——包括之前的所有起义,却是代价最小、保存兵力最大的、最为成功的!尽管宁都兵暴有许多有利的主客观因素,如大革命时期中共进行的工作及影响,宁都处在苏区的三面包围之中,有利于兵暴的举行与接应。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毕竟中共在第26路军的力量比较弱小——仅有20几名党员,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入党不久的赵博生,和两名尚未入党、且真正掌握部分兵力的旅长季振同与董振堂!
实事求是地说,没有赵博生的赤胆忠心就没有后两人的加入,没有后两人的加入就不可能有第26路军的全军起义!而从兵暴的整个过程看,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季振同的第74旅!这样表述并不是要抹杀中共党组织和共产党人的作用,而是强调兵暴成功的基本客观事实!
从另一方面讲,可能恰恰是由于这些同样的原因,造成第26路军宁都兵暴的先天不足——早产儿总是会伴随“体弱多病”的特征,使得新成立的红5军团一路坎坷,出现了后来也许本不该出现的悲剧。
这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宁都兵暴的第26路军到底带来多少兵力及装备?
按照红军方面史料记载的惯常说法,宁都起义的第26路军共17000多人。但国民党军方面的有关记载,以及参与宁都起义的老同志的回忆,大都认为是2万余人。那么,到底哪种说法准确呢?这可依据明确史料记载进行推测:第26路军开进江西时共约3万余人,之前在与红军作战损失2000余人(中村之战被俘人员大部被放回)。进驻宁都城后,因水土不服及瘟疫等病殁者达数千余人,除去在后方的留守人员及伤病员等,兵暴之前驻守宁都的部队至少还有23000人以上——总指挥部及第25师约为14000人,第27师约为9000人。所以参加起义进入苏区的兵力,抛除跟随李松昆逃走的那1个团及少量脱离人员之外——反对起义的军官及士兵等(如南京派驻第26路军中的政工和报务人员),应该还有2万余人。
那军史等记载为何说是17000多人呢?笔者依据史料记载和亲历者回忆推测,在进入苏区之后的整编过程中,一是有部分叛逃和开小差的——如红14军工兵连80多人反水,二是许多军官等很多都被遣返或自动离队——如周骏鸣等,连孙毅都是几经努力才被留下。据此推断,17000多人的说法,应该指的是最终被留在红军的人数。
那么,第26路军的宁都起义,为中国革命及红军带来哪些重大影响的呢?
从1930年11月始到1931年12月短短一年有余的时间里,中央红军连续经历了三次反围剿作战。由于长时间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整,尤其宁都起义之前的第三次反“围剿”,中央红军虽然取得了莲塘、良村、黄陂、老营盘、方石岭等连续五仗的胜利,也有高兴圩血战的消耗仗,总兵力由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的4万人减少到3万多人。对于国民党军而言,尽管损失了3万多人,但并未伤筋动骨——仅占其30万总兵力的十分之一左右。其后因“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政府不得不暂时停止对红军的围剿采取以守代攻的方针,使整个战场形势长时间呈现胶着状态。由于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坚守据点不出动,而红军缺乏重炮等攻城拔寨的武器,面对苏区周边的敌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第26路军宁都起义之后,使中央红军的力量空前壮大——野战部队陡然增加至5万多人!
其时国民党军的编制较为混乱,既有2旅4团加1个师直属团8000—10000兵力的小师,也有2旅(或3旅)6团加1个师直属团12000—15000人编制的大师。以当时中央红军的兵力和战斗力,在设伏打援的野战条件下,一次能够吃掉国民党军兵力在万人左右小师。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26路军起义后改编的红5军团与之前新组建的部队大不相同——新组建的部队通常战斗力孱弱,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及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较强的战斗力。而第26路军是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强悍的部队,随时都能投入红军的作战之中。可以说第26路军的加入,使中央红军一下子拥有了3个战斗力强劲的主力军团,上升到同时围歼国民党进剿军2个小师或一大一小2个师的战斗力!
与红军相比,宁都兵暴的第26路军不但装备精良,而且弹药相当充足。根据明确的史料记载,宁都起义部队共带过来两万多件武器,其中重机枪及迫击炮的数量,均超过红1、3军团的装备数。通常说来,一支军队装备的武器数应略少于人数,这是因为部分非作战人员(医务辎重人员)以及炮兵、重机枪的部分配属人员是不配发枪枝的。那为什么第26路军的武器数远远超过人数呢?这是因为起义部队每个旅都有1支手枪队或手枪营,士兵手里大都有一长一短2支枪——马步枪和驳壳枪。而季振同第74旅的基本部队源自原冯玉祥的卫队(手枪)旅,士兵们都是手持长短2件武器。此外,该部每个旅都配有一个迫击炮连,季振同第74旅配备的是大口径迫击炮。唯一遗憾的是,第26路军原本还有个山炮营,与骑兵师等被留在宜黄一带。季振同原打算将其悄悄调过来一同加入起义队伍,但刘振亚、赵博生等唯恐节外生枝,只好作罢。
第26路军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是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其单兵的军事素质显然大都在红军之上。此外,该部中下级军官的构成也很合理,不但一半多都是正规军校的毕业生——黄中岳、苏进等人还是日本士官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且全都是参加过战斗具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所以这是一支相当成熟的野战部队,上下级军官以及连排长与士兵等在一起时间很长——彼此间都很熟悉,故作战时的配合与协作相当娴熟与默契。再加上该部的指挥、通讯联络及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假以时日,在政治上得到提高后,很可能成为中央红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第26路军还有个与红军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该部的军官与士兵大都是来自陕甘冀鲁豫的农民子弟,相较于大部分来自南方的红军战士,身材较为高大也比较强壮。俗话说得好“身大力不亏”、“一拙降百巧”,在短兵相接时显然具有一定的优势。红1、3军团在长期作战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野战战术:身体单薄的战士以射击为主,身体强壮的则负责肉搏——短兵相接时两三个对付对方一个,至少有一人用梭镖或竹矛捅刺。由于梭镖或竹矛比枪械要长,短兵相接往往又都是以多打少,所以野战时国民党部队很快就被击垮了!而原西北军的部队十分重视白刃格斗的劈刺训练——平常进行的很多都是大刀对枪刺的训练,像四式刀、四式枪的基本功,几乎每个战士都练的十分娴熟。由此不难想象,即使在兵力略少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击败优势敌军。
军事上有句术语,云“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白刃战中,很难说大刀和枪刺那个更强。一般说来,步枪的枪身加刺刀较长,但须用双手紧握,多以敌手的胸腹为目标进行突刺,再就是转身对侧面的劈刺和使用枪托击打。相对而言,大刀比较灵活,有砍劈挑抹扎等手段。西北军的大刀形状比较特殊,刀身较宽,刀头前锐后方,是环首刀、手刀、双手长刀等传统刀术的综合。当然,这并不是说白刃作战,刀就一定比枪刺好。但西北军的刀法是专门针对枪刺的,而其他队伍基本没有枪刺对大刀的训练。这就是为何中原大战时,人数占优的蒋军教导师等嫡系部队,在白刃战中经常被西北军杀得大败而逃!
西北军重视刀术训练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夜战。其时西北军的装备较差,缺乏重炮等强有力的攻坚武器,故多通过夜战来解决问题。黑夜作战,当然是短枪和大刀为好。原西北军的夜战能力非常强悍,士兵们的摸爬技术一流,过往交通壕及障碍如履平地,搭人梯登高上墙非常熟练。夜间行动时往往采取一定的规模,以摸敌方大的据点或指挥部为主,有时连同周围的小据点等一起端。由于平常训练有素,行动起来悄无声息,遇见敌岗哨等闷声不响,直接用刀刺杀或抹脖子。中原大战时蒋军吃过好几次亏,如第9师49团2营就遭过此劫!以至于后来,蒋军不得不采用探照灯等方式,来应对其时西北军的夜袭。
第26路军中各部,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是原季振同的第74旅。该旅主要由原来冯玉祥的卫队旅组成,士兵多是从部队中挑选身材比较魁梧、体格比较强壮、手脚比较敏捷的老兵组成。该旅第1团——即黄中岳的第147团,主要装备的是冲锋枪和驳壳枪及一把4斤重的大刀;另一个团装备的是马步枪和驳壳枪及一把大刀。该旅平时的训练较其他旅更为严酷,尤其对体力锻炼、劈刺技术和夜间战斗等项目要求极高,这也是该旅士兵平时眼高于顶的原因所在。西北军中的手枪部队均属精锐,多有用于进攻时的短兵相接。进入混战时,士兵将马步枪放下或斜背身后,一手持驳壳枪,一手执大刀片,当发现对手身体强壮不易用大刀对付时,就可直接拔出驳壳枪进行射击。
笔者曾多次听一些参加过白刃格斗的老兵说过,战场上拼刺刀是以命相搏,与平时的比武及演练大不相同!人的精神高度紧张,稍有不慎——疏忽或胆怯就会受伤甚至丢命,这就是在刺杀中为何有些身高体大的反而被弱者杀戮的原因。在以命相搏中,由于每次出枪都是全力以赴,即便是身体强壮的高手拼过两个人后也得喘息一会儿,如果不停歇继续与第三人相拼,大多数人连枪都端不起来!而手持大刀与驳壳枪进行搏斗则大不相同,在一对一肉搏时,若发现对方身体强悍可能拼不过时,可迅速抽出枪来直接射击!二号驳壳枪属10发装的半自动手枪,肉搏时如同两只手打一只手。这就是为何中原大战时,即使训练有素的蒋军嫡系部队碰上西北军的手枪部队,大都铩羽而归。
第26路军起义时,蒋介石政府正处于内外交困、焦头烂额的窘境,因为忙于处理“九·一八”事变产生的后遗症,哪里还顾得上对中央苏区继续进行第三次“围剿”?!在这种情况下,各路进剿军看到第26路军起义后红军的力量大大加强,惧怕被各个击破和消灭,不等南昌行营下令便纷纷后撤,如此一来,第三次“围剿”便无疾而终。红军趁势转入进攻,首先在石城、长汀、雩都、会昌四县开展群众工作,打击地方民团等地主武装,随后转向武平、寻邬等县继续开展群众工作,开辟新区和扩红,使红军和根据地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将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完整的中央根据地,范围达到21个县境,面积五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五十万!为粉碎敌人新一轮“围剿”,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由此而言,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的取得,无疑有宁都兵暴的功劳!
(图片来自网络)
01集 | 02集 | 03集 | 04集 |
05集 | 06集 | 07集 | 08集 |
09集 | | ||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