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好多年的广州“第三中轴”,这次终于有个实际的边界了。
国务院近日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要求广州打造“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空间结构,其中的“一带”是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一轴”是指广州活力创新轴。
将活力创新轴与珠江岸线相提并论,足见这条轴线的地位之高,那么它是怎样一条轴线?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广州活力创新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这条活力创新轴的范围是:
《规划》对活力创新轴的3大定位是:
《规划》对活力创新轴规划的4大核心功能是:
以下是《规划》描绘活力创新轴的一张空间示意图👇
《规划》按照北、中、南三段,提出优化“一芯两翼”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芯”是指以琶洲为核心的中段,“两翼”分别是以知识城为核心的北段、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南段。
中段打造智慧策源芯,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生物岛、大学城、狮子洋增长极为核心载体,担当广州第三中轴的核心引擎。
北段打造知识转化翼,串联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东部中心、天河智慧城等重要平台。
南段打造前沿合作翼,包括庆盛、南沙科学城、明珠湾、南沙枢纽、万顷沙等重要平台,推进与深圳光明新城、东莞松山湖共建湾区“创新三角”。
从规划图来看,这个活力创新轴与此前多个文件提及的“广州科技创新轴”高度重合,也就是坊间谈论多年的“第三中轴”。
众所周知,广州此前有两条经典的中轴线,一条是传统中轴,北起越秀山,南至海珠广场,串联的是的这座城市的千年文脉,可称之为文化中轴。
另一条是城市新中轴,北起广州东站,过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南至广州塔,是广州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可称之为景观中轴。
老实说,第三中轴的南北跨越接近100公里,早已脱离传统的城市中轴线概念,更像是一条高新科技产业带。
第三中轴有多厉害?
数据显示,这条轴线汇聚全市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40%的硕博学历人口,51%的高新企业和 74%的独角兽企业。
换句话说,广州的未来怎么样,主要就看这条中轴能不能搞起来。
从国际上来看,高新产业聚集区,往往以轴线的方式来呈现,例如美国硅谷就是一条以101公路为核心的产业带,美国波士顿也有一条128公路为核心的科创走廊,我国深圳也有一条以深南大道为依托的高端产业带。
在此意义上,广州建设活力创新轴,是否可以考虑修建一条快速路或者高速地铁,从北到南,把知识城、科学城、金融城、琶洲、大学城、南沙全部串起来?
早在2018年,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就透露,广州将规划建设长约41.2公里的“广州1号公路”,如果将这条公路北拓至科学城、知识城,就能与第三中轴高度重合了。
总的来说,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赋予广州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承载地”的功能,而第三中轴(活力创新轴),几乎就是为这项功能量身定制。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