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在香港旅游时,觉得城市很旧但是莫名的高级?
正好前几天在香港旅游,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高级感”,这个词近两年比较火,它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但总的来说,它都体现的是对一种高品质、高格调生活的追求。
我认为,一个艺术品,或者一座城市的“高级感”都可以细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陌生感、质地感、精致感。
首先是陌生感,这一点非常重要,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他的《谈美》中提到一个重要的美学原理,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举例说: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眉,虽然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于它们的奇景;但在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不过如此。
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内地人初到香港,看到香港赛博朋克式的建筑风格、狭窄的街区、霓虹闪烁的广告牌,听到地铁上的粤语报站,都会get到一种独具一格的港风,再加上游客视角的陌生感与新鲜感,自然就带着一层滤镜。
第二是良好的质地感,所有透露出“高级感的东西,都与良好的材质、质地息息相关,豆腐渣工程是不可能有高级感的。
香港的商务楼宇、公共设施都给人一种质地很好的感觉,比如马路上的地砖,贴得严丝合缝,极少看到起包、漏水、出泥的情况。
再比如很多老建筑,虽然旧,但是不脏、不破,维护得很好,这一点与香港高昂的物业费有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物业费是北上广20倍!香港房子是如何养老的?》
第三是精致感,客观来讲,香港这座城市整体的精致感,不如东京和新加坡,但仍有不少区域,透露出很好的审美。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港岛的写字楼,采用了很多高级而不显旧的设计,夜幕降临,维港两岸建筑群内透式的灯光,让整座城市显得既繁华又克制,艳而不俗。
再比如香港的商业也以精致而著称,比如K11、又一城、太古广场等商业体,精致度都是亚洲一流的。
在广州,大家也可以去逛一逛太古汇、天环广场、K11、IGC、领展广场等港资商业,精致度和高级感远超内地发展商运营的商业。
香港商业地标K11 MUSEA(图片来自KPF官网)
由新鸿基地产运营的广州天环广场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干净,香港靠海近,有海风吹,尘埃不容易凝结,马路上的灰尘较少,城市干净。
对这个话题,大家怎么看?欢迎到评论区讨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