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蝗集

百科   2024-08-29 16:29   安徽  

按:每次路过东大街,看到“寿春镇部兵署”大门走廊上展示一门锈迹斑斑的炮筒,仿佛在这座远离大海的内陆古城,仍然能感受到近200年前那场定海之战的惊涛骇浪。1840年时为寿春镇总兵的王锡朋率1200勇士前去抗战御敌,誓死反抗侵略者。最终,与部下将士伤亡殆尽,壮烈捐躯。

中国的近代史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开启的,那种悲壮和耻辱似乎已经遥远,而在寿州,因为这一门炮筒却时时可以触及,这门大炮即是此次战役带回来的战利品。而清政府的极端腐败的不久,又给我们带来第二次鸦片战争,那种无以复加的悲壮和耻辱比第一次来得更加猛烈。在寿州,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因为,其中的威海卫之战,在几无胜算的御敌的炮台上,刘公岛上出现了寿州子弟血溅沙场,英勇殉国的身影。

倭氛日逼,旅顺失事后,此间愈以孤危,寇知口门不可犯,蓄意在远处下岸,抄我后路。威防南至石岛北抵烟台,小港廿余处处可登,敝部力单,势难兼顾。北洋既坚不遣援,弟惟有竭此绵力,不济则以身殉之,运值艰屯亦无所悔……世愚弟戴宗骞顿首,光绪二十年十一月十九日

这是甲午威海之战爆发四十六天前戴宗骞致李鸿章长子李经方的函。其中,毅然决然地提到以身殉之,果然一语成谶。

戴宗骞(1842-1895),字孝侯,安徽寿州人。1882年负责建造威海卫军港,经营台垒,以备海防。1891年晋道员。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任威海卫陆路清军统领,率领绥军四营,守卫威海卫北岸炮台。18951月,日军进攻威海卫,戴宗骞奋力守卫南岸炮台,率军组织反击,因兵单势弱,两处炮台皆失,吞金而死,为国捐躯。

追随戴宗骞赴死的还有寿州瓦埠湖畔的鲍氏十三英烈。

鲍广禄在其曾祖父《(鲍)传锐公传略》中说:18951月日军进攻威海卫,为守护赵北嘴炮台,家公等鲍氏十三英烈,壮烈牺牲。

家父鲍继冉在世时,经常与子孙讲起曾祖父牺牲的情景。1895129 日清晨,曾祖父守护的威海南岸赵北嘴炮台被日军炮火轰炸,大批倭寇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炮台涌来,可当时清政府有令,只许死守,不许主动出击,家公当时是营官鲍筱圃部下的少官,负责守护赵北嘴炮台,在这危急关头,心急如焚,他告诉部下,我们死守下去,不是被炸死,就是被日寇刺刀捅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它个鱼死网破。说完便脱下外衣,卷起袖子,大喊一声:兄弟们,跟我上,杀他几个垫背的,死了也甘心!

于是,带领部下冲了出去,和已经扑上来的倭寇展开了一场殊死的肉搏战,经过20多分钟的激烈搏杀,敌人死伤不计其数,仅曾祖父少官一人斩杀日寇三十多人,身上多处负伤,仍奋力拼杀,边喊边杀,终因寡不敌众,精疲力竭,最后,曾祖父和他的部下全部惨死在倭寇的屠刀下……

九里联圩是瓦埠湖西岸护卫寿州城的一道“铜墙铁壁”,每逢周末,我喜欢从二道坝上去看看水景,吹吹湖风。当我穿过后嘴、杨脑滩、刘家瓦房、薛家台等地,来到湖光村,这是早晨,真的感受到初升的太阳借助湖水的波浪反射上来的万丈光芒,这个湖光村的名字起得太好了。我写有《湖光村抒怀》:

无论阴与晴,昼与夜
假如从空中俯瞰
瓦埠湖散发恒古之光

作为安慰
岸边庄台上的瓦屋有光
牛羊和蒿草大坝有光
枯柳有光,咸鱼有光
连穿着一身素衣在湖边浣洗的村妇也有光

暂时还分不清
大头鲢子和螺丝混子的童年
也分不清芦苇和荻柴的暮年
一群北归的大雁落下来
在这里停留三五天、七八日
然后又飞走了

只有滩涂上的青麦留下来
为躲避大水,它们长得心惊胆战
只有湖边的座座坟墓留下来
黑色的墓碑被大水一次次淹没
又一次次从水中冒出来

我把这个发现讲出去,有朋友告诉我,这一道拦水坝子上,除了这个高雅得名的湖光村,还有一个听起来颇为俚俗的蚂蝗集。据说,蚂蝗集因一个外号叫蚂蝗的小生意人而得名。以生物喻人,自有它的道理,其中反映的人生哲学可能让我等不可理解。虽然蚂蝗集得名较迟,但也颇有意思,竟流传开来。我说朋友,你把它写出来吧。

其实,我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由蚂蝗集引出一个更加广泛的地名——鲍家湾。

鲍家湾是寿州鲍氏家族聚居地,位于寿县城以东瓦埠河以西,南邻王家荒,中有湖光村、兴隆集、蚂蝗集,分居几十个村庄。在威海卫战役中牺牲的鲍氏十三英烈就出于此。

一次比一次来得更加让人痛极的耻辱和抗争。

落后就要挨打,知道反抗会失败还是义无反顾地反抗。因为,我们是逃不掉的,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说,我们今天的纪念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同胞们,为过去的先人,更是为了未来的子孙。

没有想到,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两次深重苦难的大耻,与我们寿州有着如此的关联,难怪我们比别的地方的人有着更深的家国情怀。


蚂蝗集
岳文生

蚂蝗集位于鲍家湾中部,现在的湖光村九里连圩二道坝上。

九里连圩二道坝修建于一九五四年大水过后。它距瓦埠湖约三里,距兴隆集约三里。解放初期属玉皇乡管辖,玉皇乡因蚂蝗集附近有玉皇庙而得名。该庙解放初作为小学使用,名玉皇小学。玉皇庙文革期间被拆除,如今庙基可见。一九五六年改九里公社,后经时代变迁,现属于寿春镇湖光村。

湖光村以鲍家湾鲍姓居多,周边的沈圩子、鲁家圩、张家圩、吴小郢等村庄也以鲍姓为多。鲍家人才辈出,鲍家一世祖鲍琥,其于元末之乱从军金陵,隶宣宁万户候麾下,屡立战功。明定鼎后,论功封千户侯。洪武四年(1371)随良臣北征,良臣战死,千户护其灵柩葬于戈店乡井亭铺村,隐居不仕。后又买宅于寿县东南十余里的鲍家老圩。

清朝有鲍传昌,号小璞,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攻占威海时他就在此。隶属统领戴孝侯部下任职。头戴三颗珠子的插翎官帽,神勇无比,军训比武时以20发子弹为准,赛后由钦差大臣赐名“神枪″鲍小璞,并赐书对联“三百步此方最难中靶,拾柒枪神击不爽分豪"以资鼓励。

抗日战争时期有鲍汝刚(鲍刚)任国民党四十一军军长,鄂豫皖边区总指挥。鲍汝澧,抗战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1940牟任国民党六十二师师长,1949年起义后任解放军51212师师长,河南大冶军区司令员。

解放前此地没有蚂蝗集,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没有蚂蝗集,只有兴隆集。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九八一年春天,由当地人吴兆华拉着架车卖酱油、小糖等日杂用品,开始创建集市。开集时叫华明集,开集那天吴请来了三班锣鼓队和戏班子,大唱了三天,吸引了众多周边村民,就此,当地始有了集市贸易。

因吴兆华浑号“蚂蟥”,当地人遂昵称此为“蚂蟥集”。

蚂蝗集是寿县25个乡镇中最小而又最年轻的集,它没有大集的悠久历史,也没有大集的繁华热闹。至今集上也只有两家小吃铺,一家茶馆,一家浴池,几家小超市,但它却多了一份祥和和宁静。


水泊寿州
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史研究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