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城寺遗址

百科   2024-09-01 06:00   安徽  

按:几年前,陈立松兄邀请我们到保义集寻古采风,第一站去的就是黄城寺遗址。汽车从寿六路拐进村道,他把我们直接拉到一个密树藏舍的村庄,告诉我们,这个村庄也不简单,叫寺后村,意思是指处于黄城寺的后面。果然,看到村前的那个大土堆子,上面的寺庙消失了,但寺后村里依然鸡鸣犬吠,顿感人生无常,有时吃斋念佛的修行往往不如流血淌汗的凡俗劳作来得长久。

后来,《寿县地名故事》把黄城寺作为一个重要选题,是因为有陈立松这位“写家子”,一肚子文采不能辜负啊。当然,他对黄城寺也熟悉,他曾经当过这个村的支书。结果却出乎意料,陈兄说,如果不把水沟里的那块黄城寺碑打捞上来,我对黄城寺无话可说,就是这么一个土堆,得看看碑上是怎么说的。结果捞上来,是一块光滑可鉴的无字碑。无字也好,与时俱进,重新评说吧。

随后,陈兄给我说出来一个大胆的猜想:黄城寺姓黄,是为了纪念明代万历年间的寿州知州黄克缵的。这个说法令我大为感慨,我且认同。一是因为孙公祠里有《本州邑侯黄公重修芍陂界石记》为证,上面说到黄城寺是安丰塘东岸的地标界址,如今的寺后村旁,就是白浪滔天的古塘。只不过为豪强占垦,围圩而田。二是因为黄克缵打击占塘为垦有力,深得百姓爱戴,北边八公山上有为他建的生祠,南边以他黄姓为寺,也在情理中。

顺便再说一句,有一次到安丰塘西埂下的沙涧铺寻访。那边的老百姓说话间好像很是羡慕塘东的人家。怎么说的呢?满脸的一本正经,占塘为垦的也不全是豪强,也有普通百姓。因为,那时人多粮少,都要吃饭,国家提倡开垦。安丰塘是一个金饭碗,为什么不利用呢?最后还是归到安丰塘的地势,东高西低,东岸也好占,随便围埂即可,要是在沙涧铺这一带,给你占也占不了,塘埂落差太大了。

回来后,即兴写了一首《寺后村》的诗:

寺后村

土堆朝南,屋后碧浪
汽车一直开到不能再走的寺后村

黄城寺早没了,和尚也跑了
村里的人生生死死,继续在此修行

水田插秧,旱地种麦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庄稼地里遍布瓦砾
我用几块陶片拼接一只香炉

也许更像一只残杯
仿佛捧来禅茶一味

同行的人,在掌心展示拾到的一枚铜钱
那是前人捐献的功德
菩萨慈悲,如今又归还了回来


黄城寺遗址
陈立松

保义镇陈庙村有一个古堆,就是远近闻名的黄城寺遗址。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留有黄城寺古堆,面积6亩左右。据当地老人回忆,过去寺里有和尚3人,解放后均回原籍务农。可见当时寺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现在的古堆已开辟成土地,农民耕作,每年麦豆轮种。

乾隆《寿州志》载:黄城寺在州西南八十里双门铺。双门以前是双门乡,撤区并乡后并入板桥镇,黄城寺现在隶属于保义镇。

根据夏尚忠《芍陂纪事》载,明万历十年(1582年)知州黄克瓒撰文《本州邑侯黄公重修芍陂界石记》:芍陂塘……其界起贤姑堆,西历长埂,转而北至孙公祠,又折而东至黄城寺,南合于墩,周围几三百里。可见芍陂 (安丰塘)在万历年间东界黄城寺,面积比现在大了很多。

那么,为何称黄城寺呢?黄城寺因何而建?建于何年?

据老人口传,黄城寺建于宋朝。八贤王赵德芳为了躲避宋高祖赵光义的迫害,曾削发为僧,隐居于此,用黄与皇的谐音,称此寺庙为黄城寺。这些都只是传说。

黄克瓒为明万历年间寿州知州,他打击豪强,对芍陂 (安丰塘)的保护有功。此人后来官做到户部尚书。当时在寿州,百姓为他建了生祠。所以,该寺就用了黄城寺做为寺名是不是因为黄克瓒,也不得而知。

寺后村民组长常永成说,黄城寺有一个碑,1970年被生产队里的群众搬到围沟垫路,碑现在还在沟里。今年的五月份,笔者与相关部门及领导沟通后,到村里组织几个老乡,就把黄城寺碑从沟里打捞上来。

寺后村民组位于黄城寺北边。打捞黄城寺碑时来了很多群众,他们都想知道黄城寺的来历。村民张道红从家里开来了小手扶拖拉机,帮我们把碑往村部送。张道红说,他小的时候,碑就在他家院子里,后来生产队才把碑抬到沟坝口垫路。遗憾的是,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侵蚀,碑上已经没有一点文字痕迹。

帮我们拉碑的村民常传强对我们说,他弟弟常传好读书时曾抄过此碑的碑文。我们又电话联系在合肥工作的常传好。常传好系我们的同龄人,他说,曾经抄的碑文40多年了,已经失传。但大致内容有少许记忆。碑文大字是黄城寺碑 是没有疑问的。碑文内容也就是黄城寺的寺田以及界沟。

新中国成立后,黄城寺被拆。据老一辈人传,的的确确有一个大明宣德炉,但不知道被谁拿走了。

黄城寺被拆后,本村一位和尚也还俗,后来娶妻生子,十年前死后又葬在黄城寺上。

如今,黄城寺上村民的责任田已经被种田大户承包。附近不少老人死后就安葬在黄城寺上。

水泊寿州
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史研究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