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荡在凤凰山的创业之歌

百科   2024-08-02 09:02   安徽  

按:2019年我执行主编《寿县文史资料》第五辑,增加一个工商企业文化版块,尤其是寿县过去辉煌的工业企业,八公山下的水泥厂、化肥厂,曾经是计划经济时代寿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几代人青春和梦想之地。我力有不逮,只好找到老领导、老干部、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姚善荣老师,他欣然答应。之后,他足踏凤凰山,涉水东淝河,自费去六安、到淮南,寻访流散在各地的企业退休人员,终于写成近二万字的水泥厂、化肥厂创业变迁篇章, 不但见证这一特殊时代,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工业遗址文化史料。

回荡在凤凰山的创业之歌

——寿县水泥厂诞生、变迁记

姚善荣

2019年清明刚过,我又一次登上位于寿县城北八公山脉的凤凰山。山头早已不复存在,昔日开山取石的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场面也已成过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绿水青山,生机勃勃。此时,我不禁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不过要改几个字,应为“凤凰山上凤凰游,凤去山青绿水流。”当年寿县水泥厂的职工们奋战在凤凰山上,谱写创业之歌的情景仿佛又闪现在眼前。

土法上马,砥砺奋进

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岩。到1958年初,寿县乃至整个六安地区尚无一家水泥厂。寿县的凤凰山丘陵,石灰岩分布广泛,储量大,石灰岩矿床东西长400多米,宽200多米, 蕴藏量达300多万立方米。按初期设计水泥年产量3.2万吨,可开采百余年。这里靠近淮南煤矿、电厂,毗邻淮河、淝水,煤电充足,交通方便,条件优越,得天独厚,适合兴建水泥厂。1958年初,在党的“大办工业”的号召下,经实地勘察论证,报经省、地批准,决定以凤凰山石灰岩为原料,兴办六安地区第一家水泥厂——寿县水泥厂,并列为国家规划的100家水泥厂之一。

19584月正式成立寿县水泥厂筹备委员会,县长张其政任筹备委员会主任,从县计委、人民银行等单位抽调9人任委员,筹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局长任万江负责。当时,省投资300万元,并从全县动员民工一万多人参加建厂工程,轰轰烈烈的寿县水泥厂建设大幕拉开了。

为早出、多出水泥,筹委会抽调来守俭、岳志仁、赵新荣、高志辉、卢香余等分别去济南等外地水泥厂学习生产硅酸盐水泥专业技术。这批人员回来后,又培训三期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大都成为寿县水泥厂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

建厂初期,设备简陋,土法上马,仅有8匹马力锅驼机2台,球磨机2台,土法小立窑2座,鼓风机1台。由于订购的机械不配套,设计电力线不够标准,一些工序只得采取肩挑人抬,铁锹、铣、扁担、筺、笆斗、筛子等成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没有生料破碎机,就采取烧石灰发酵破碎;黄土,用人工碾碎。没有水泵,就用人工挑水。工人们累得腰酸背疼,但很难听到他们叫苦叫累。经过六个月奋战,195810月终于烧出第一窑水泥。这可是六安地区生产的第一窑水泥啊!

1959年,水泥厂党支部发动全厂职工搞技术革新。先后制成封闭式手摇圆筒筛和木制底盘,提高工效30%;接着又制成木质拌料器,控制原料飞损,减少污染,搅拌均匀,提高了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继而又在立窑鼓风机管道上安装了木制进风闸控制风力,达到了石料、通风、锻烧三平衡。他们还自制电焊机,仿制钢球冲击仪,用回收的水泥掺入40%生料回烧,以节省费用,增加产量。当年寿县水泥厂生产水泥1235吨,以后产量逐年有所增长。但由于经济困难,为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5月寿县水泥厂宣布停产!来自山东的寿县水泥厂厂长石云登和十几名职工一起留厂守望。来守俭和一百多名工友含泪忍痛,告别了为之奋斗拼搏的寿县水泥厂。

复苏的机会终于来了。1964年,在“大办农业、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需要大量水泥的情况下,寿县水泥厂又重新上马,更名为“六安地区淠史杭工程指挥部水泥厂”。人员由地区调配。从4月份开始,经过5个月修整,于19649月正式投产。当时有职工170多人,主要生产设备有小土窑2座、球磨机2台、成球盘2台,磨头提升机1台,56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至1964年底生产400标号硅酸盐水泥1557吨。水泥厂边扩建,边提高产量,1965年生产水泥9146吨;1966年达到15189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水泥厂生产停停续续,19671968两年产量相加只有1400吨。

196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硅盐系的王圣光分到寿县水泥厂工作。他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革,试制了简易架空索道机,解决了建厂以来土法取料费工费时,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1969年水泥厂生产逐渐恢复,年产量达9577吨。1970年,水泥厂又更名为“安徽省六安专区工农水泥厂”,职工增加到381人。

1979年,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安徽省六安专区工农水泥厂”正式改称为“安徽省寿县水泥厂”,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扩大生产,县财政投资123万元,接着省拨款30万元,县又拨款5万元,使水泥厂生产设备得到不断更新完善。至1979年,寿县水泥厂建成由副厂长王圣光设计的2.2×8米钢板立窑一座,生产用伞式水塔一座,拥有生产用机房1554平方米,仓库1652平方米,生熟料堆棚871平方米,化验室336平方米;同时兴建了石灰窑厂、水泥预制件厂等附属厂,成了生产完善,设备配套,年产水泥8.85万吨的现代化中型企业。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寿县水泥厂跨入了省先进企业行列。1984年被首批列为六安地区推行厂长负责制企业之一。为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1985年,省、县投资1150万元进行技改扩建工程。工程从19861月开工,至次年底主体工程竣工。扩建后,生产用厂房建筑面积达4.05万平方米,有2.84×10米机立窑2座,2.2×6.5米原料磨2台,1.82×6.12米、1.83×6.4米水泥磨各2台,6200伏变电所1座及设备齐全的化验室。

在生产提高的同时,厂领导相应地注意了文化、福利、服务设施的配套。先后建成电影院、图书室、职工医院、托儿所、幼儿园、花圃、菜市场、男女浴池、供销商店、职工宿舍、家属住宅区、办公楼、招待所及供水系统。

1987年,寿县水泥厂有职工1070人,年产水泥9万吨,实现利税 63万元。

凤鸣朝阳  十年辉煌

1987年后,寿县水泥厂如凤鸣朝阳。凤凰山展开翅膀,源源不断地奉献着她的丰厚的石灰岩矿,让水泥产量与日俱增,节节攀升。1998年年产量达40万吨,是最初设计年产量3.2万吨的12.5倍,是1959年年产量1235吨的170.2倍。企业年产水泥粉磨能力达到68万吨。在寿县水泥厂诞生、发展振兴过程中,历任厂长、书记石云登、田信恭、洪绍云、张家明、顾广新、王圣光、方多平、李金举等同志都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89年来守俭接任厂长、书记,和全厂职工一起赢来了寿县水泥厂的十年辉煌时期———

这十年,是“寿春”牌水泥的孵化飙升期。19981月,寿春水泥公司生产的325#425#水泥荣获“安徽名牌”产品称号。产品连续21年保持出厂水泥合格率,一等品率,富余标号合格率3100%,先后获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全国统检合格证、省质量最佳企业、省质量免检产品证书,“寿春”牌水泥商标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1998年名牌水泥产量达40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六安、霍邱、淮南、合肥,远销河南、上海等地。阜阳机场建设指定专用“寿春”牌水泥。

这十年,是寿县水泥厂的改革转型期。199588日,安徽全省首家水泥集团——安徽寿春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公司系国家大二型企业,下属水泥厂、劳动服务公司、水泥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矿山资源开发公司、残疾人福利有限公司、第一液化气公司。公司拥有机械化立窑生产线3条,五级旋风预热器生产线1条。公司主导产品为“寿春”牌P.S32.5级、P.C32.5级、P.O32.5级、P.042.5级水泥,年水泥生产能力40万吨,年水泥粉磨能力68万吨。

企业先后获得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质量最佳企业、环境保护先进企业、市场营销先进企业、百家创最佳经济效益企业、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这十年,也是来守俭的人生辉煌时期。这位从工人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寿县人,19408月生,小时家贫,只读过五年私塾、三年小学,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16岁参加工作,18岁进寿县水泥厂,一直干到退休,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水泥事业。19844月任寿县水泥厂党委副书记,199011月任寿县水泥厂厂长、党委书记,19974月任安徽寿春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期间,1996年补选为寿县人大第十二届常委会副主任。来守俭数十年如一日,心系企业,忘我工作,受到国家、省、市、县多次表彰奖励。1982年荣获省总工会“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983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984年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同年429日晋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寿县水泥厂的“十年辉煌”是怎样创造的?

为此,笔者特意走访了来守俭、袁同胜、隗智利、龚寿春、把建军等同志。并查阅了有关档案资料。来守俭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寿县水泥厂的十年辉煌是干出来的,是全厂职工努力奋斗得来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改革是企业的动力,科技是企业的翅膀,管理是企业的保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抒心意,谈兴甚浓。来守俭更是滔滔不绝,谈了几乎一上午,中饭时又接着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先进经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寿县水泥厂开展了“学滁县,赶凤台,打基础,上台阶”活动。来守俭多次带领厂中层干部,不仅到滁县、凤台,还到江浙一带的先进水泥企业,白天学习参观,晚上座谈讨论,找出自己的不足,严把水泥质量关。许多同志说“学一次,上一个台阶,‘螺丝’拧得更紧了。”

坚持从严治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来守俭和厂党委班子成员研究制订了《八小时工作分解法》,根据不同车间,不同工种,把工作任务按半小时或十分钟进行分解,并打印成文件,分发给职工。厂里抽人巡查,填表,下班时收回。寿县水泥厂的《八小时工作分解法》得到了省经贸委和省建材局的认可、赞扬,在全省建材系统进行推介。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厂党委还推行了“党员挂牌上岗”制度。来守俭感慨地说:“一个厂的成败,关键是用人。一定要从严治厂,以德治厂,实行人性化管理。”来厂长讲了一个故事:一度水泥厂的钢板、钢球、机油等器材经常被偷,偷盗成风。厂保卫科竟然一个盗贼未抓到,浑然不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老好人。一次,一个盗窃者开着“小四轮”到厂里拉了二三十袋无烟煤,被早早来到厂里上班的来厂长抓住,人赃俱获。厂保卫科长赶紧递上辞职报告,被来厂长撕掉了,说道:“你回去休息吧!”一周后,这位厂保卫科长主动要求复职、扣发工资。来厂长生气地说:“像你这样不负责的人,不能用。回去吧。”半个月后,这位保卫科长又来要求复职。来厂长依然坚持不能复职,命他回去。一个月后,这位曾经的厂保卫科长再次来要求复职。来厂长果断地说:“厂保卫科长,你不能干了。经研究决定你下车间当工人。”这位原厂保卫科长表示口服心服。此后厂里重新招聘了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经济民警,煞住了猖獗一时的偷盗风。

《八小时工作分解法》和“党员挂牌上岗”制度的推行、落实,使寿县水泥厂出现了层层把关、人人负责的可喜局面,消灭了跑冒滴漏、到处狼烟直冒的现象,保证了水泥产品在优质状态下运行。

关注企业文化。寿县水泥厂是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为了宣传、推广“寿春牌”水泥,厂里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宣传手段,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成立了军乐队、锣鼓队、腰鼓队、文艺演出队,自编自演歌曲、相声、曲艺等文艺节目,逢年过节下乡给农民拜年演出。1991年夏涨大水时,许多灾民来到寿县水泥厂。厂里组织志愿服务队,给灾民腾出房子住,送去可口饭菜。对孤寡老人更是另眼看待,给他们免费看病,从食堂打鸡蛋汤给他们吃,亲如家人。还给灾民们演出小型文艺节目,增强灾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展示了寿县水泥厂职工们的良好精神风貌。为了加强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厂党委决定在厂区内立碑三块,由来守俭书丹,内容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心齐、泰山移”、“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当时的省委书记卢荣景、省委副书记汪洋、张平和市、县领导洪文虎、乔传秀、王秀知等先后都曾到寿县水泥厂视察,称赞寿县水泥厂是“江淮一枝花”。

处处以身作则。寿县水泥厂的大门镶嵌着“开拓奋斗,团结拼搏,让寿春牌水泥走遍江准大地”的匾牌。这是寿县水泥厂的企业精神,也是全厂职工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来守俭和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见利就让,见难就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深受全厂职工的拥护和爱戴,呈现出风清气正,凝心聚力的良好局面。寿县水泥厂的领导和中层干部,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节假日,一心扑在生产和工作上。来守俭厂长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五点钟到厂,先去车间和关键部位巡查一遍,八点钟召开调度会,夜晚十点钟以后才下班回家。上班时母亲、爱人、孩子尚在睡梦中,下班时她(他)们又已进入梦乡,来守俭很少能同她(他)说几句话。以至老母亲去世,小女儿出嫁,来守俭因公出差在外地,都未能到场,留下了深深的内疚。因生活不规律,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还落下了心血管和腿疼毛病,解手蹲不下来。1991年大水后,寿县水泥厂恢复生产,困难重重。在动员大会上,作为厂长、党委书记的来守俭只说了三句话:“开足马力生产;共产党员跟我学,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寿县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坚定信心,对得起寿县人民。”话虽不多,但句句掷地有声,句句说到职工们的心坎上。1988年从部队营教导员转业至寿县水泥厂的袁同胜,当时担任厂工会办公室主任,主动要求下制成车间担任党支部书记。制成车间有一条长达40米、深达10米的地道沟,下雨渍水,阻塞不通,影响生产。袁同胜下到沟中,带水作业,连续奋战了三天四夜未下岗,终于排除故障,开通了地道。他爱人不知情况,急得带着孩子找到厂里。来守俭亲自买了油条、辣胡汤、合肥烟送到制成车间地道沟旁,心疼地说:“同胜,太危险了!你老婆、孩子都来了。”满身泥水的袁同胜笑着说:“虽然冒险,但有价值。”来守俭感动地说:“你把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精神、好作风带到了水泥厂!”负责水泥销售工作的隗智利同志也是这样一位实干家。他从一名普通工人,靠自己的实干精神,日夜工作,常年奔波,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厂销售科长、公司副总经理。他勤勤恳恳工作,积极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使“寿春牌”水泥产品畅销省内外。他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并以身作则,把自己置于职工群众监督之下。1995年他荣获“安徽省建材行业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荣获“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称号。很多职工发自内心地说:“跟着来守俭这样的领导干,舒心、提气!”

不忘初心 青史留芳

凤凰山石灰岩矿藏虽然储量丰富,但有限度,由于水泥产量逐年巨增,到二十世纪末已开采殆尽。寿县水泥厂面临着严重的原料危机,一度转移至后山的庙山洼开采石灰岩。但当时那里属淮南市,而寿县属六安市,不是长久之计。当时寿县水泥厂还曾到巢湖东关、宁国海螺购买半成品生产水泥,真是困难重重。

20006月,来守俭卸任。此后两年,寿县水泥厂进入“调整期”。

2003年春,县里根据寿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决定实施租赁经营。县委成立了督查工作组,县委副书记李承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高宗林等亲自上阵指挥。当时公司有在职职工1447人,离休干部2人、退休工人28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7人,计1700多人。谁来接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呢?租赁给谁经营呢?

经过慎重研究考虑,组织上想让袁同胜同志担此重任。 县委副书记李承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高宗林把袁同胜请到办公室说:“县委研究请你任公司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

袁同胜急忙答道:“我干不了。我只要当工会主席”。

“你是共产党员吗?”高宗林问。

“是”。袁同胜心里只打鼓。

“是国家干部吗?”

“不是。现在是军转干部。”

“是否服从组织分配?”

“服从”。

“你有什么要求?”

“共产党员自有骨气,不向组织伸手。我也无条件向组织伸手”。

高宗林严肃地说:“只要不违法乱纪,收你为公务员。你不能松套呵!”

“我还是热爱工会工作。一千七百多名职工要安置,万把人要吃饭,行伍出身的我怎能干得了……”袁同胜喃喃道。李承鲁随即丢了一包“皖烟”给袁同胜:“请你好好想想。”袁同胜接连抽了两支烟。

这时,县委副书记李承鲁又问了一句:“你是共产党员吗?”

“是。”袁同胜答道。

“是,就要挑重担。就这样定了,有什么困难,打电话找我,不要再犹豫了。”

“是。”袁同胜象战士一样坚定地答道。

也是行伍出身的县委副书记李承鲁拍着袁同胜的肩膀说:“这才是我的小战友。”

思绪万千的袁同胜回到家中,不敢对家属说起此事,熬了一个不眠之夜。他想起并肩奋斗的车间工友们,他想起创造水泥厂十年辉煌的来守俭团队,他想起如何按照县委的要求,实现平稳过渡,为寿县水泥厂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第二天上午,袁同胜把当年一起奋斗的来守俭团队的班子成员隗智利、龚寿春、把建军、史太年、鲁祝胜、郝泽巨等找到一起,共商留守对策,实现平稳过渡。袁同胜动情地说:“现在千头万绪,压力很大。企业‘断奶’了,落差太大,工人们哭的、喊的、闹的,都有。一个企业要搞好,必须有一帮人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一个职工也不能丢。所以,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来守俭老厂长创造十年辉煌的团队精神,打好留守、租赁这一硬仗,为寿县水泥厂画上一个光荣而完满的句号。”到会同志纷纷发言,谈看法,想点子,提建议,一致赞成袁同胜的观点和意见。

2003年夏,企业租赁改制,安置人员和租赁工作同时开展。当时,浙江、福建曾有人来应聘租赁,年上交租赁费浙江给660万元,福建给680万元。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职工代表参加,险些上当。袁同胜暗访发现前来应聘的,均不具备租赁资格,竟是搞古玩字画的散兵游勇。经过合规、合法、合理的程序,20038月,寿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租赁给了湘西自治州成美建材有限公司经营,《租赁合同》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湘西自治州成美建材有限公司每年上交租赁费880万元,各种规费150万元,租赁期限为8年(2003828日至2011827日)。

县政府为积极推进租赁企业快步驶入生产经营正常轨道和租赁经营后原企业诸多后续工作,在国有资产所有权不变,职工劳动关系不变,企业领导班子不变的原则情况下,一方面,指派原企业领导班子成员隗智利、郝泽巨、史太年、鲁祝胜四位同志进驻租赁企业,协调其生产销售及职工队伍稳定工作。另一方面,安排袁同胜、隗智利、龚寿春、把建军四位同志成立原企业留守工作领导组,配合县工作组做好原企业国有资产、债权债务清偿、维护下岗职工队伍稳定等工作。

租赁企业在县工作组正确领导和原企业支持扶持下,很快步入正轨。而原企业留守工作更是顶着压力、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大局的稳定。他们一是以《租赁合同》为纲,与成美公司合作共事,一方面把县委县政府亲商、和商的招商引资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与租赁经营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另一方面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职工队伍的稳定以及保护国有资产的不流失。二是千方百计地清收应收账款:20038月改制时寿春水泥公司应收账款为1279万元,留守组的同志及时分析研究,制定对策,采取折让、提成、法律诉讼等不同手段加大清欠力度,累计清收应收账款697万元。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租赁经营后,公司留守组先后对租赁生产设备进行了5次普查登记,对租赁企业部分拆卸、移位安装设备等情况致函通告,对其技术改造项目及时向县企业改制工作领导组报告。四是切实保障职工生活区水电供应、环境卫生清理、治安保卫等工作,财务劳资组及办公室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县审计组做好公司财务审计工作,加强对下岗职工管理工作,为全体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手续,为120多名达到退休条件的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为1000多名下岗职工办理了《再就业优惠证》。

20047月,组织上正式任命袁同胜同志为寿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此时的袁同胜和他的同事们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是他们没有辜负组织和广大职工的重托,做了大量艰苦、细致、深入的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没有发生一起恶性事件,为有着50年光辉历史的寿县水泥厂划上光荣而完满的句号。

时至2005年,县领导决策对原寿县水泥公司进行政策性破产改制。通过积极向上争取,2006817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200616文件下达了《关于下达安徽省江北机械厂等286户企业破产项目的通知》,同意列寿县水泥公司入国家2006--2008年度政策性破产计划。2007612日,寿县人民法院正式受理寿春水泥公司政策性破产还债申请。2008425日,寿县人民法院正式宣告寿春水泥公司破产还债。20081119日,经过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应到代表115人,实到代表108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经过无记名投票表决,顺利通过了《安徽寿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破产实施方案》及《安徽寿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安置方案》。2008128日,安徽省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20089号文下达了《关于同意安徽寿春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进入破产程序的通知》。20081216日开始,县委办、政府办、县纪委、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县总工会、破产管理人、审计局、县劳动局、房产局、土地局、民政局、工商局、八公山乡政府、寿春水泥公司留守组等单位组织,积极配合县改制工作组,在预先通过媒体发布通知的基础上,集中办理了职工身份确认、职工劳动关系解除、职工经济补偿金发放、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发放、职工房产登记、职工失业登记等项工作。接着为下岗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关系、医疗保险关系、失业救助金发放等接续工作。

201017日,破产管理人与成美水泥公司签订了终止租赁经营协议。2010628日,成美水泥公司粉磨站在寿县窑口镇尹家小店建成投产,所生产的水泥仍沿用安徽名牌“寿春”品牌,并依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今十几年过去了,成美公司正延续着寿春水泥厂的光荣和骄傲。

以来守俭为代表的寿县水泥厂所展示的创业精神,谱写的奋斗之歌,青史留芳,依然回荡在凤凰山麓,回荡在寿春大地……


水泊寿州
文学创作和地方文史研究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