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人最喜欢的零食,瓜子一定名列前茅。逢年过节、阖家团圆的时候,瓜子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唠嗑搭子”,捧上一把,边吃边看电视或聊天。
但现在有不少“瓜子不健康”、“是肿瘤的加速器”的说法,让大家心里直犯嘀咕。
瓜子,这一看似无害的小零食,真的会对健康造成如此严重的威胁吗?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探寻隐藏在传言背后的真相。
需要明确的是,瓜子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肿瘤的发生。适量食用瓜子,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然而,为什么会有“瓜子是肿瘤的‘加速器’”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源于瓜子的加工方式、存储条件以及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1、有哈喇味的瓜子别吃
瓜子本身油脂含量高,长期的储存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口感变差。
此外,油脂酸败后会出现“哈喇味”,产生小分子的醛类、酮类等物质,威胁身体健康。
2、黄曲霉毒素的污染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极其强烈的致癌物,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级致癌物。
它主要存在于劣质或储存不当的瓜子中,特别是那些受潮、发霉的瓜子。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破坏力极大,长期摄入可能诱发肝癌。
因此,在购买瓜子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外观是否完整,是否有霉斑或异味。如果吃到发霉、发苦的瓜子,应立即吐出并漱口。
3、含有多种添加剂的瓜子
很多瓜子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或掩盖瓜子霉变的异味,会添加大量香料和化学添加剂。
例如:山核桃味瓜子中常含有明矾;焦糖味瓜子中常有色素、明矾和滑石粉;多味瓜子中常有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
如果买到瓜子发涩,表皮不自然且有小白点,有可能添加了明矾。如果过甜甚至发苦,很有可能是糖精钠超标。
超标的甜味剂虽然不会直接致癌,但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慢性病的风险,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诱发肿瘤。
4、高盐瓜子
高盐瓜子不仅口感过咸,而且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高盐饮食是胃癌的重要诱因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胃癌的高发与此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此外,高盐还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医生指出,瓜子的高脂肪含量,尤其是在不进行适当运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进而触发心血管疾病。
下面这4类人群应该特别注意瓜子的摄入量:
1、胆囊切除患者
瓜子中的高脂肪需要胆汁来帮助消化,胆囊切除的患者由于无法正常储存和分泌足够的胆汁,食用瓜子后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
2、高脂血症患者
由于瓜子的高脂肪含量,频繁食用可能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增加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病/胃病患者
瓜子中的高脂肪负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已经存在的肝脏或胃部疾病状况。
4、糖尿病患者
瓜子虽然不是高糖食品,但其高脂肪含量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不利于病情管理,并且可能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瓜子中富含油脂。但葵花籽仁的油脂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适当吃一点不但对身体没有害处,还能保护心血管健康。
1、控制好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周吃50~70克坚果,平均下来每天约10克。
而500 克带壳瓜子,剥出来大概有 200 - 250 克瓜子仁。差不多是两周的食用量。
若吃得太多可能会因为脂肪热量摄入过多,诱发肥胖,甚至高血脂等疾病。
2、尽量吃原味瓜子
多味瓜子中的盐分和添加剂,吃多了会给身体增加负担。另外,重口味会掩盖脂肪氧化酸败的哈喇味,原味的则比较容易发现。
所以,瓜子可以吃,但最好选择原味的。
3、小心长得太好看的瓜子
长的太好看的瓜子可能含有过多漂白剂等化学物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好啦,今天的分享到这就结束啦,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的话,就给我一点鼓励,点亮右下角的【在看】和【点赞】,分享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