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这健康饮食,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四个字,“少油少盐”,就连我邻居王大妈,平常吃饭从不大讲究的人,过了60岁以后,都开始在饮食上注意了起来。
前段日子,我们在超市遇见,我正在买油,王大妈瞧见了,还走上前来特意交代我,别以为年轻不注意,做菜吃饭,应当少油少盐。
“少油少盐”这四个字在我们生活中绝对是没少听见,可真是这样吗?
对此,我还专门去找医生请教了一番,来听听医生怎么说的吧。
为了保证可信度,下面我将还原我与医生的对话,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我:医生,现在都说要少油少盐,那是要少多少?真的一点都不能碰吗?
医生:还真不是,现在很多人,为了践行这句话,对自己确实很苛刻,做饭做菜甚至一口盐、一滴油都不沾。
但真相却是盐和油都是维持身体的必需品,不是极少或者完全不吃,而是要控制摄入量。
盐是维持身体正常渗透压的重要条件,它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让身体的新陈代谢顺顺利利。要是盐摄入太少,人可能会浑身没劲儿、头晕眼花,严重的还会影响神经功能。
再说油,它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帮助身体吸收脂溶性维生素,适当的油脂摄入,还能让咱的皮肤变得滑溜溜的。
按照科学建议,每天盐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 5 克以内,这差不多就是一个啤酒瓶盖平平的量。油,每天 25 - 30 克就行,大概就是两瓷勺的量。
少油少盐这句话并没有错,但并不是对盐和油过于恐惧,也不是不吃盐油,而是要吃对量。
在和医生我交流期间,我还特地问了医生,为什么60岁以后,人要格外注意饮食问题呢?医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答。
脾胃功能减弱
60岁被看作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身体的代谢率通常会降低,在饮食上需要更加精确地管理热量摄入和消耗。
从中医视角看,60岁后,脾胃功能减弱,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因此,60岁后的饮食不仅要注重营养均衡,还要根据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免疫系统降低
60岁以后,人的免疫功能降低,钙流失加快,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需要从食物当中获取来增强免疫力,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有所针对。
多种慢性疾病
人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各种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血糖、胆固醇等等,而这些疾病往往需要患者在饮食上有所控制,不能如年轻一般随意吃喝,否则会加重疾病,给身体增加负担。
细嚼慢咽,三餐按时
60 岁以后,肠胃功能减弱,细嚼慢咽能减轻肠胃负担,慢慢嚼还能更好地感受饱腹感,一口饭最好嚼个 20 - 30 下,这样食物也能嚼得更碎,更利于消化吸收。
除此之外,一日三餐得有规律,尽量别饥一顿饱一顿的。到点就吃饭,每顿吃个七八分饱就行。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对于维持大脑和肌肉活动至关重要,老年人可以选择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比如糙米、燕麦、红薯和全麦制品。
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持续释放的能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能减少能量的急速波动。
多摄入优质蛋白
身体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有益营养开始加速流失,为了弥补流失的营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食物当中获取,所以建议中老年人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豆制品等。
推荐食谱:豆腐炖鱼 食材 : 鱼,豆腐,大葱,黄姜,香菜 调料 : 食盐,鸡精,白酒,芝麻油,胡椒 做法:1、将处理好的鱼放入锅中小火慢煎,鱼煎至两面金黄以后放入葱姜一起煎一下。 2、锅中加入清水,用大火烧开,加入食盐、鸡精、胡椒粉调味。 3、鱼炖熟以后将豆腐放入锅中,再炖上三分钟即可出锅。 |
最后还有提醒一句,很多老人喜欢喝汤、饮茶,但老年人的肾脏功能随着年纪的增长会下降,为了不给肾脏增添负担,通常建议每天摄入1.5至2升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适量分散的饮水可以帮助身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减轻肾脏负担。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愿每个老人都健康长寿,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