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是心脑血管杀手?吃猪油到底是养生还是不健康?一次性说清楚

文摘   2025-01-30 06:01   湖南  

刘大爷近期与自己的孙女儿发生了一些争吵:


“爷爷,你为什么一直用猪油炒菜啊,连猪油渣也不放过


“猪油怎么了,我从小吃到大猪油渣多香啊,你小时候可没有少吃……”


“但是听说猪油吃多了,对心脑血管病不太好,我妈都用食用油烧菜了。”


“原先的人基本都是吃猪油长大,也不见她们有多少个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这个说不通。”


“……”


很多人都认为吃猪油很容易引发多种多样慢性病,因此对动物油“避如毒蝎”。但是,民间也是有“一勺动物油相当于五副药”这样的说法。


那么,吃猪油到底健不健康呢?




猪油是心脑血管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油脂摄入过多,而并非只是猪油吃多了。觉得动物油是心血管凶手的人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观点,大多是因为听到食用油含不饱和脂肪,动物油含饱和脂肪,而饱和脂肪容易导致血脂和胆固醇上升。


其实,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既含有饱和脂肪酸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只不过是在二者中比例各有不同。


无论是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都是无害的,我们不应该简单的归罪于这几种化学物质中间构成上的区别。


而且,对心血管、免疫系统和正常脂肪酸代谢更为不利的是反式脂肪酸,它主要存在于奶油、煎炸物、速溶奶茶和烘烤的饼干面包等食品中,这类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因此,我们不必将猪油当做洪水猛兽,至今日,适度吃猪油是没有问题的。尤其是冬季,摄取猪油也有这种益处:



1.吃猪油会给人体带来更多的热量和脂肪


冬天食用猪油能够维持人体体温,这也就是为什么干重体力活的人喜欢吃猪油炒的菜的原因之一。


2. 猪油有耐高温、稳定、烟点高的特点

持续高温煎炒时,不容易造成反式脂肪酸。因而冬天爱吃热呼呼、喷香的煎炸类食材的人,用猪油开展烹制反倒更强。


3.猪油中虽然含有胆固醇,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必过分害怕胆固醇。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合成激素、形成胆酸等,适量摄入其实是有好处的。


当然,任何食物都要遵循适量原则,因人而异。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应注意控制猪油的用量。


吃植物油更健康?


有人认为,既然猪油需要严格控制量,那么直接摈弃猪油,改成食用油是否会比较好呢?在物质丰富非常容易营养溢出的生活状态中,这个观点逐步形成流行。


但权威专家眼里,这种观点是肤浅的。植物油的成分,主要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同植物油二者比例有所不同。


过多饱和脂肪酸容易使血脂和胆固醇升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丰富的不饱和键,它有降低血脂保护血管的好处,但是它也不是越多越好。



因为不饱和键越多,在身体内被氧化的风险越大,这样易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出现癌变,大脑功能衰退等。


所以,少量摄取植物油是机体正常功能的需要。但过量摄取植物油,无论是花生油、豆油还是橄榄油,还是会加重机体的负担。



健康用油,牢记这3点


食用油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它与健康息息相关。作为一种高能量食物,食用油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食之过量又会导致肥胖,甚至诱发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那么怎么吃油最合适呢?


1、不能长期只吃一种油:

否则可能会造成机体脂肪酸失衡。家里最好存放多种油,交替使用。


2、不要让油热到冒烟:

如果等锅里的油冒烟才下锅炒菜,此时油温接近250℃,这样的温度会使油脂劣变,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


3、开封后的食用油建议在3个月内吃完:

如果家庭人口少,建议用小瓶分装,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灶台存放。因为在有光线照射以及高温的情况下,油的氧化变质速度会非常快。



此外,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食用油25~30克。因此日常烹饪时少用煎炸法,还可以使用带有刻度的专用油壶,炒菜时有意识地看看刻度,少放些油,慢慢养成少用油的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烹调油摄入量达42.1g,属于过量用油。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可以吃,但都应当适量吃。养成良好的用油习惯,不仅吃得更舒服,也吃得更健康。

红杏林健康大讲堂
要学真中医,就来红杏林;谈健康之事,纠养生之误,说身心之道;全方面强身健体,做自己的第一责任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