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813厂
(转自《汉中日报》,记者 徐康青 通讯员 陈梅)被秦岭和巴山拱围的汉中山川交错、沟壑纵横,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在上世纪60至70年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使汉中成为中国“三线”建设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去年12月29日,汉中日报以《老“三线”寻“新”记》为题推出深度报道,引起诸多读者的关注。近日,我们来到中心城区汉江段南岸,探寻昔日的保密信箱,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不能忘却的813厂
跟汉中其他“三线”军工企业相比,813厂显得有些特别而神秘。它有两个信箱地址,一个是家属寄信的36号信箱,一个是运送机器和核原料的27号信箱。813本身就是代号,用代号来代替代号,足见当年它的保密性有多高。
备战下的抉择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腾起一团蘑菇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此后不久,党中央最高层作出一个决定:以当时中国第一座核燃料包头202厂为母体,再建一座秘密的核燃料工厂。
包头202厂是我国第一个核燃料、核材料的科研生产基地,1958年由苏联专家援建,是中国核工业最早创建的“五厂三矿”之一,曾为“两弹一艇”(原子弹、氢弹与核潜艇)的研制成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选址在内蒙古包头市的戈壁滩上,无洞可挖,离国境线太近,隐蔽性差。
1968年秋至1969年春,两支神秘的勘查组先后两次从甘肃两当县悄然翻越横跨甘陕两省的秦岭山区,沿汉中、安康境内汉江区域勘测200多个点,最终选择南郑麻树沟和城固古路坝两个方案回京上报。
核工厂对建设地点的要求非常高,山高林密,这样便于隐蔽;要有充沛的水源,以利于原子能反应堆的运转;周围要地广人稀,但还不能离人口稠密区太远。最终,周恩来总理批示,确定将南郑麻树沟作为厂址,代号813,对外称“向阳机械厂”,最初设想是要建成包含核电站在内的国内规模最大、品种较多的核燃料元件和氢材料生产科研基地。202厂长张诚任813第一任厂长。
1969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签发中央军委电令,调遣解放军工程兵、基建工程兵参与建设。同时调去大批领导干部、工人与技术人员作为支持。这一天,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相继出发,奔赴同一个目标。这一天,成为813厂厂庆日。
举家南迁
1969年11月初,一辆载着1000多人的专列从包头出发,车里坐着的大部分人均来自202厂,该厂技术骨干王巨春在列。
1933年出生的王巨春是辽宁沈阳人,1951年在沈阳钢铁冶炼厂当工人的他,1958年由于表现突出作为技术人员秘密来到包头202厂,并被公派苏联学习一年。在202厂奋战11年后,王巨春突然接到通知,要去远方执行绝密任务。
王巨春回到家,看着刚满两个月的襁褓里的幼儿,告诉妻子赶紧收拾行囊。
“去哪里?”面对妻子的询问,王巨春说,党让咱们去哪,咱们就去哪。
“就依你”。作为妻子,1934年出生的邢海芬已习惯随丈夫匿于人海,隐姓埋名。
行程十分隐秘,之后许多年,所有亲戚、朋友都不知道他们一家去了哪里,在干什么。
“咣当……咣当……”伴随着绿皮火车的节奏,从包头经北京抵达汉中,经过两天两夜的旅程,王巨春一行完成了一次从中国北境到内陆的伟大“迁徙”。
对于下车细节,今年90岁的邢海芬尤其记得清楚。她说,当时从汉中唯一的车站——略阳火车站下车,先翻越一座大山,再乘坐汽车前往目的地。“爬山那段路最难走,老王提着大包小包行李,老大带着老二,我怀里抱着两个月大的老幺,手里牵着五岁的老三,回望身后的部队,一眼望不到头。”
在王巨春印象里,从汽车下来到达目的地,眼前便是一片原始的田园风光,只有小路蜿蜒曲折。沿着小路走12公里,才能到达娘娘山下麻树沟深处,最重要的洞体工程将要在此地完成。没有营地,没有公路,没有水电。“当时汉中甚至连像样的火车站都没有,人可以走路,那么多重型设备要翻越秦岭山区,来到这个隐蔽山沟,想想真的太不容易!”作为第一批到来的建设者,王巨春与众多解放军、建筑工人分散居住在附近破庙、农户家和茅屋草棚里。
三线建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一大批沿海沿边地区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举家迁往内地的大山沟,生活轨迹由此改变。
五湖四海
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1969年11月底,大批工人、技术人员、干部打起背包,拖家带口,跋山涉水,从东北、内蒙古集结到813厂。同年12月,解放军工程兵、基建建筑队、设计队等人马相继到位。
随着一声令下,绵延数公里的工地上,人声鼎沸、机器轰鸣,漫山遍野的建设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削平山头、整修河道……在没有盾构机的时代,所有工作都是肩挑背扛,徒手操作,最高峰建设者数量达2万余人。
经3年的筹备与建设,813厂在原来寂静的山沟里兴盛,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家属区、医院、幼儿园、菜市场、煤场、屠宰场、冷库、灯光球场、电影院、俱乐部、靶场……曾经的荒凉之地,66栋楼房拔地而起。县上第一条三级公路、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跨河大桥、褒河转运站铁路专线……一条条交通要道相继建成通车。
1973年8月,813厂迎来39名“三线学兵”,他们刚完成襄渝铁路安康段的建设。
今年71岁的卢杰回忆过往,绝没想到命运会与“三线学兵”“绝密核工程”相关联,还与这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共同生活50余年。
厂内职工除首批202厂调来的干部、职工及家属外,加上后面陆续从其他“三线”建设地区调来的职工数,最高达8600余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老家的邻居就是这里的邻居,父子两辈人都在厂里工作,父辈人的婚姻大多在厂内解决。子女多的家庭会与不同省份的家庭联姻,王巨春3女1子,4个亲家公分别来自河北、湖北、内蒙古、陕西。
昔日的辉煌
为保证工程质量,813厂集聚的科研工作者实力,巅峰时期可以单独开个设计院,比当时很多大学的实力都要强。原设计分为军品和民品,以民品作为掩饰,主要目的是生产军品核原料。
按首次规划,工厂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建设项目119项,总投资1.89亿元,1973年建成。后规划多次变动,在经历停建、续建后,1977年2月,根据核工部要求,全厂人员及家属日夜施工,不到4个月将闲置车间改建成钙车间及配套工程,9月1日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当年共生产金属钙60.18吨。建设期间,设计人员吸取老厂经验教训,对主工艺车间进行完善,变多跨建筑为单跨建筑,改变电流形式,并创新设计出多项新的生产工艺,1986年获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配合沈阳重型机器厂设计高精度630吨油压挤压机,同心度超过国外同类设备。
80年代后,随着国际形势转变,国家政策调整,813厂先缓建后彻底停建,最终未能完成军工生产能力。军转民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几经沉浮,2004年8月,企业宣告破产。
现在的813厂像一位迟暮的老人。曾经的建设者、生产者来自五湖四海,又归于四面八方,原厂区和家属区留下的多半是上了年岁的老职工。夕阳下,偶尔看到三五个耄耋老者在没落空荡的厂区踱步,没有人知道,这里留下了他们最美的青春与芳华。
继承与弘扬
作为二代子弟,张钊现在是向阳社区管委会书记,他随父辈到813厂时刚满2岁,厂里的风云变幻给他留下了太多的印记。记忆最深刻的当数子弟小学的入少先队仪式。
在厂区后山一处山坡上,工程建设过程中牺牲的11名年轻战士长眠于此。每年清明节,子弟小学新入队的少先队员会在老师带领下,来到平时鲜有人烟的墓地旁,面向墓碑鞠躬敬礼,宣读入队誓词,佩戴红领巾。
50多年来,“三线”红色基因不曾消弭,仍在这片区域默默流淌着。为充分利用辖区“三线”资源,赓续“三线”精神,南郑区圣水镇党委、政府整合原813厂所属区域,设立向阳社区管委会,通过一厂、一社区、一阵地、一舞台开展“一厂三点”建设,悉心服务厂区离退休干部职工,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回溯813厂的难忘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当年新中国“三线”建设和“两弹一星”工程一样,同样激情、悲壮和震撼,它为和平而建又为和平而停,每一块冰冷的岩石后面,都有一个个热血沸腾、感人肺腑的故事。无数“三线”建设者“舍小家、为大家”,离乡背井来到遥远的小山沟,他们向祖国和人民兑现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郑重承诺。抚今追昔,我们更应传承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讲好“三线”故事,激励大家用勤劳双手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为汉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注:本文为作者与汉中日报记者徐康青合著)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陈梅,女,生于1985年8月,陕西石泉人,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民盟盟员。2010年7月至2014年8月,先后在汉中广播电台、华商报工作;2015年9月通过全省事业单位招考到城固县小河镇中心学校工作,担任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2016年至2022年1月,先后在城固一中、县委办秘书科、县教体局工作;2022年1月至今,先后借调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市教育局人事工作科工作。从业以来,先后获评省市县级优秀记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信息宣传员、优秀通讯员等省市县荣誉称号。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魏来安 牛庆友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赵贵元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罗茹 胡丽岚 陈照国
审核:田也,责编:国文,序号: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