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汉人老家】再走青木川

文摘   文化   2024-11-14 07:18   陕西  

再走青木川


作者  朱军




依旧是遥远的奔赴,依旧是悠然的心动,你站在这里,在青木川深处和鸡鸣三省的交界地,探看一片山水的风貌,领略一种别样的风情。


还是那条古道,还是风景绰约,还是曾经的眺望,只是时令到了初冬,既无风雨也无晴,你披着一身微寒,和诗友们邀约而来,拜见魏家老宅。大概是一路的饥肠,鸡鸣鱼香喂饱了你们,脚底竟有几许纵横中的遒劲。


小径和菊花在迎迓你们,魏家老宅前的巨石有着某种依傍。视野明显开阔多了,多年的开发让这里有着更多的商旅气息,但你还是在其中寻寻觅觅,找着当年的气息。记得2009年,你一路远行,到青木川辅仁中学赠书,面对一双双眸子说着想说的话,心潮无疑是雀跃的。“5·12”地震之后的恢复重建还在进行,你自己也用绵薄的力量添砖加瓦。在一个农家乐吃饭,好像给了谁家你的小书,当然拜访了那个老宅,对着天井里接水防火的石缸和二楼的民团机枪岗哨窗口出神,也对魏辅堂的几个姨太太好奇。之后离去,心里在回环着那一声遥远的枪声。



到了2010年,地税文学协会又来采风,同样是心思摇曳;那么之后,散文《湿漉漉的青木川》写成,还有一篇万把字的小说《正午的枪声》出手。记得那一回,在农家乐里,一个女子说她认得你,你有些惊讶,她说你曾经赠书,原来是你上年来的时候那些学生中有她,仅仅一年,这个女孩已经回家投身农家乐,不再读书,却读过你的几篇散文,那么书就是文字的因缘,但也仅此而已。之后,时日漫漫,你有许多年没有去青木川,而今再来,竟然已过去十四年。这时候,山高水长,一切又该如何?那个女孩,是不是已经有了她的家庭?你的散文书籍,是不是早就风流云散?但是青木之川,灵鸟依依,一片土地,也还是满是苍翠。时光的力量,是深深几许吧?


小巧的女讲解员引领你们。一个庭院是老宅,一个庭院是魏大乡绅发财后修的,还有一个庭院则是展览性质的,里面有会客厅,有亮乎乎的汽车,还有摇曳着发报机天线的机要室。三个院落贯通着,行走自如。你站在第一个院落的天井里,看见天上有细细的雨丝飘然而下,地面也好,石缸也好,还有两面的石条,门窗的木雕,都有些阴湿。宋文富老先生撰写的对联悬在门楣,一边是“腾蛟起凤地”,一边是“卧虎藏龙间”,横批“遗惠来梓”倒很妥帖。天井中有照壁,砖雕的莲花很见功力。在第一个老宅的厢房里,一个角落是警卫班的值守处,一面是当年几个姨太太的住处,老人则在五姨太小赵的里间,这个最小的姨太太照顾老人,可见魏辅堂对老人的孝敬;之外的二姨太唐氏,四姨太大赵毗邻而居;那个瞿氏给魏辅堂生过两个儿子,至今儿子七十多岁仍然健在;其他的姨太太语焉不详,隐藏在时光的深处。



此刻,你想象居住在正房中的魏辅堂,忙忙碌碌,出出进进,真的是一个人物,他既要玩弄权术,在当地成为厉害人物,还要为一方生灵的生存和繁荣奔忙,同时要在几个姨太太中斡旋,真的需要精力和精明,那委实是不容易的。那些白昼,那些长夜,那些四季中的一个个日子,他是如何穿越过来的呢?真的令人玄想。在他发迹后修起来的院落中,他要办公,他要会客,他要缜密地思量这一切,既要防止被人算计,又要保持一种必要的绅士形象,也真的是一种本领呢!在那个后来展示出来的电报室里,悬挂着当时名人书写的匾额,一面墙上悬挂着“发扬正气”,一面是“培育英才”,还有“百年树人”,这是不是与他大办教育有关呢?那会儿,魏辅堂提出,凡是儿童年满七岁,不论男女,必须送到学堂读书,否则就要处罚,开辟了边远山区女孩子入学的先河,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胆识。这个发报室据说是胡宗南配备的,他是什么副主任,胡宗南是主任,可资料说当年的魏辅堂对此是拒绝接受的,而今看来有些匪夷所思。


走出老宅,穿过一片小径,踏进一片新街,为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建成,漫步门店众多、充满烟火气的新街,飞凤桥出现,一条小河,一座小桥,上面是否曾经有凤来仪?那河滩的石头连成一体,一梭一梭的,像大鱼的脊背;潺潺的小河里,正有老人洗刷鸟笼,一只小鸟活泼地跳跃。另一个老妇人端着洗衣盆踱步下滩,身影很快被桥面遮挡,不无幽秘。这时候有人在前面催促,你脚步趔趄,也有顿挫,很快沉入回龙场老街,浮游在往事和掌故之中。




要是抛开猎奇的心思,你会从回龙场的过往中看到整个青木川曾经的经济踪影。那首先是一种生存的挣扎,也是一种年景的丰欠,还有经济的衰荣。魏辅堂早年是一个上门女婿,凭着勤勉生存,他瞅准时机,从民防团总手中夺得实权,他要过得优越,要保靖安民,必须有钱。于是他开始在回龙场发展店铺,大做生意,并组织种植鸦片,也让青木川的百姓种植,在回龙场设立烟馆,这或许就是魏辅堂的第一桶金,是他发家的起始。之后他有一个得意之举,就是成立“辅友社”,其实就是钱庄,甚至印发银票,发放贷款。“辅友社”发放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用于经商、置业和农耕生产。他不是一个贪婪之人,有了钱庄,对经商和置业的贷款必须加收利息;对农业生产,当年丰收的加收利息,当年歉收或者减产的利息减半,第二年持续因灾歉收的则本息全免,这不能不说是慈悲的。


他有了权力,要养民团,收益除了烟馆之外,还开办“唐世盛绸缎店”和“同济堂药铺”等,收益还用来兴办教育,修桥铺路,造福百姓。对于外地的生意人,他觉得从青木川挣的钱必须留在当地,但要用经济的手段,于是开设“旱船坊”娱乐会所,品茶、喝酒,还有捶背,乃至戏文演出,一句话,就是让你尽可能消费,把钱花出去。而今,当你站在烟馆的屋内,看见一个个吸食大烟的房间,看见硕大的烟枪和幽暗的卧榻,你的心思不知道是喜是忧?喜的是魏辅堂精于算计,忧的是在这边远的地方鸦片盛行,不过魏团总是内外有别的,他让商人和外来人员吸收鸦片,本地人却严禁吸食,若有违犯,第一次发现灌尿和粪,第二次发现剁去手足,第三次再犯就干脆枪毙,决不轻饶,这表明此人对鸦片的危害还是心知肚明的。



至于娱乐,许多人前来游走会想入非非,其实这里没有“翻牌”、“押妓”之类,起码明面上是禁止的,那么你的乱想就可能没有根底。应该说,整个回龙场是一艘大的古船,它停泊在这里,生息在这里,店铺林立,聚族而居,而且整个建筑穿接瓦连,富有特色。据说2008年的“5·12”大地震,青木川和相邻的四川青川县都有许多房屋倒塌,可这个回龙场的建筑却安然无恙。这些建筑之坚固,你站在“旱船坊”的厅堂里明显感受得到。那一根根立体的通天立柱全是实木的,靠在上面凉沁沁的,立体的柱子支撑着三层的木楼,也被时光验证着建筑的牢固。而烟馆的一个角落据说当时开山的岩石过于坚固,聪明的匠人干脆禀明主人用岩石做起一面墙,后来由于沁水潮湿,不能用来开店,只好做大烟的库房,因为大烟适合潮湿的环境。如此看来,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经济的问题,既是魏辅堂当时的务实之举,也是这个民间绅士的智慧。


有趣的还不仅仅在这里。1938年,他扩建新宅之后,忽然觉得外地的小汽车很好,那是文明的象征,自己东奔西跑多年,为何不能享用一番呢?于是就拿出资金去买。可是青木川太遥远,交通不便,怎么办呢?有人给他出主意,那就是拆卸开来,分批运回。如此这般,魏辅堂将福特牌小汽车部件运回,再重新整装成一辆福特汽车。这辆汽车的车身庞大,看上去挺气派,乘坐感可能也舒坦,魏辅堂团总很是惬意,也颇有面子。这在后人看来不可思议,其实是一种对于现代文明的向往,也是一种正常的欲望满足。对时,你想起作家白桦的小说《蓝铃姑娘》,那个云南边陲的部落头人,也采取相同的办法购买小汽车,这是不是一种通感呢?



同样,若是跳出非红即黑的思维模式,你对于魏辅堂和他的姨太太们,还有这里过往的人物,是不是有些不同的思量呢?他是一个男人,有着自己的欲望,那么他和他的老宅子,他和老宅子中的女人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孝敬自己的母亲,就让五姨太校招去照料,瞿氏给他生养了两个儿子,那就地位不低;相比之下,他和唐氏与别的姨太太,也有着属于他们之间的约定和日常博弈。唐氏漂亮,但不生养,于是只有离去;大太太地位上乘,但未必可爱。


不要忘了,他是上门女婿,从最底层崛起,那么他在发迹之后有五房姨太太,那也许就是对于曾经低微身份的挑战和超越,这么一看,对于魏辅堂,对于民国时期这个青木川的成功男人,可能就有一些生存和生命的理解了。另一个方面,就是他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角逐。他与国民政府有过接触,拒绝抑或接受过他们的委任,这当然有他的局限性,也或许是他的政治困顿。但是明显的,他和当时地下党的黎代表有过接触,支持过红军游击队;在1950年初率部交出武器,集体投诚,弃暗投明,这也有当时地下党的协议为证。尽管他有命案,但是事出有因,最后却被定重罪,于1950年春天在辅仁中学枪决,这对于他个人和当时的宁强新政府,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到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甄别之后,魏辅堂一案终于改判,这是不是悠悠岁月之中时代之于魏辅堂的某种弥补呢?




诗友们沿着层层递进的台阶攀援而上,凭顶临风,放开眼界,忽有柔柔的风扑面,那是山水深处的风,也是时光送来的天罡地风,长空在上,山岳在侧,草木荣枯,一丝抑或一缕云絮和雾岚聚散着来去。这时候,一种属于文化的气息也在你的心里浮荡,不近不远,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据说当年本土作家刘建书写魏辅堂,小说叫《青泥何盘盘》,之后的本省作家叶广芩多次来到青木川,写出长篇小说《青木川》,你自己也写出短篇小说《正午的枪声》,还有散文若干。


再之后,孙红雷主演的《一代枭雄》电视剧热播,据说是根据本土和本省作家们的作品改编。坊间还传说,当时《一代枭雄》剧组来到宁强,要赞助若干,县上因为财政困难未给,剧组就改变地名和人名,青木川成为风雷镇,魏辅堂成了何辅堂,让青木川失去了若许的商机。这可能是戏说,因为青木川这些年一直在打造中旅游,在旅游中打造,一种文化的发酵之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奔涌。那么,青木川和你,你和青木川,乃至众多的文友们,都在一次次的行走中越来越近,日益交融在一起。对此,天地有缘,一切都在进行时 ······     


( 2024,11,11,写讫于天音阁)


(图片来自网络)


【点评】青木川的时光画卷:文化与历史的交融


作者   云峰


朱军先生《再走青木川》这篇散文,将青木川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韵味,细腻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从开篇“再走青木川,依旧是遥远的奔赴,依旧是悠然的心动”,便奠定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引领我们走进青木川的每一个角落,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与风情。


在魏家老宅中,我们看到了魏辅堂复杂的人生。他从一个上门女婿崛起为一方豪强,既要玩弄权术,又要为百姓奔忙,其精力之旺盛、心思之缜密令人叹服。他在经济上的种种举措,如创办“辅友社”、开办烟馆等,虽有争议,但也展现了他在那个特殊时代的生存智慧。他对教育的重视,开辟边远山区女孩子入学先河,更是彰显了他的胆识与慈悲。


而回龙场的建筑,宛如一艘坚固的古船,历经地震却依然屹立,见证了青木川的兴衰。那一根根通天立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对魏辅堂进行褒贬,而是跳出非红即黑的思维模式,以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他。他让我们看到了魏辅堂作为一个男人的欲望与挣扎,他在不同身份之间的转换与博弈,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同时,青木川与众多文友们的一次次行走与交融,也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从本土作家的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从文学作品的创作到旅游的打造,青木川在文化的发酵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正如叔本华所说:“世界是我的表象。”青木川在作者的笔下,成为了他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象,承载着他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与感悟。而我们读者,也在这篇文字中,透过作者的视角,感受到了青木川那独特的魅力。


在时光的长河中,青木川静静地伫立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发闪耀。愿这份文化的交融与传承,能够在时光的洗礼下,永远延续下去。




【作者简介】朱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任汉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汉中市赤土岭文协微信官网首批驻站作家,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现居汉中。已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诗集等文学专集57部,共1350余万字。



【点评者简介】云峰,汉中高级教师,城固县作家协会理事,诗词协会理事,民协会员,曾在省内外发表过多篇教学论文、小说、散文、诗歌。其散文《冰是睡着的水》在2018年获当代人气作家奖。现已退休,仍笔耕不辍,迄今已发表三百多篇微小说,著有《岁月有痕》《长河落日圆》等文集。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魏来安 牛庆友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赵贵元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罗茹 胡丽岚 陈照国

审核:田也,责编:国文,序号:3448

 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赤土岭文协
传播汉文化精髓,弘扬三线文化精神,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汉中经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和文化旅游发展;肩负汉中地方资源的宣传、推介和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