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而且它价格比较稳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今年南方高温,平时不起眼的毛毛菜都五六块上十块一斤涨上天时,它也波澜不惊。加上它吃法多样,从古至今深受普通人的喜爱。
豆腐,也是明末清初四川人民苦难的见证之一。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损失殆尽,老虎到处横行。为了避讳“虎”,与“虎”音相同的很多称谓改了名称,如斧头改称猫ㄦ、开山;豆腐改称灰猫ㄦ等。这些称谓,至今川渝地区很多地方还仍然保留。以前文章有全面介绍,不再展开。
今天说的是四川方言“端豆腐”。
记忆里,四川方言“端豆腐”,大抵有两个意思。
一、双手捧(别人)的脸
为表示喜爱的动作。
多用于小孩。如:来,乖娃娃,给叔叔端个豆腐,就给你糖吃。
也见年轻夫妻或恋人之间相互端豆腐。
二、买豆腐
四川地区过去豆腐的买卖,都是不用称重的,量词用的是“墩”,后来也说“块”、“坨”。买豆腐叫“端豆腐”。
比如:今天去端两墩(块、坨)豆腐来吃。
四川过去的豆腐作坊,用的大多是统一尺寸的方形木框(一框豆腐称一厢豆腐),并用模具做出了每墩(块、坨)豆腐的大小。买卖的时候,根据买主的需要,用划刀划出对应的数量即可。据了解,南方豆腐作坊大多都是用这种方形木框做豆腐模具。如下图:
四川地区不像北方,动辄买一二十斤(称重量),平时也就买一两墩。只有到了冬季做红豆腐的季节,会买的比较多。比如半厢、一厢甚至更多。但是实际算账,还是按墩数来的。
过去无论农村,还是城镇,经常听到豆腐作坊的人流动叫卖声:端豆腐啦!有人应声:这ㄦ哩zēr lī 端两墩!
至于为啥豆腐的买卖,要用“端”字?在各种资料中未查到来源,笔者只能根据特定的环境做个推测。
首先,过去农业时代,普通家庭收入有限。一些没啥收入的家庭,要吃豆腐了,是拿家里的豆子换。
其次,过去没有如今随处可见的塑料袋,豆腐买卖需要的容器,只能是自己从家里拿个碗或盆出来装。卖豆腐的提前吆喝“端豆腐”,也在提醒要买或要换的人家,记得顺便把碗盆带出来。
装好豆腐之后,必须是“端”着而且得“端稳”,万一倒了就搞白伙食了。
所以,才有了“端豆腐”的说法吧。
这大概也是过去豆腐作坊卖豆腐,必须流动售卖的原因吧。那时候如果像现在固定在集市或菜市卖,没有盛装的容器,买主拿不走!
如今,人们大多在集镇市场买豆腐了,慢慢没有了流动“端豆腐”的叫卖声,“端豆腐”成了“买豆腐”。“端豆腐”这个方言,也逐步地被时代所掩埋了。
但是,按墩(块、坨)计量售卖,仍然是四川地区豆腐买卖的主要方式。不像北方大多是称重,卖得快的话,因为水分流失少,还可以多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