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曾经编辑过“㧕”的百科,也是借音用的“柳”字,误!
四川方言中,“㧕”的标准释义为“用手抓住或拖拉;纠缠”,含有手上的动作,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扌”旁更符合造字规律,当为“㧕”无误。
在字统网,“㧕”查到有如下方言释义:
南通方言:①搅拌②玩耍;瞎胡闹。
瞎胡闹与四川话“㧕倒闹”意思接近。
再讲讲个人对四川方言“㧕”字的理解。
一、㧕,释义为用手抓住或拖拉
“用手抓住或拖拉”,这是“㧕”字简单常规动作。
例句:
1、过去交通不便,亲戚间距离远的一年都难得走动一回,来了以后耍几天要回去了。一些小孩舍不得(姑姑、姨娘、舅舅、舅母等)离开,会抓住他们的衣服不让走,这就可以说是“㧕倒”。
2、下了雨,路滑,你把我衣服㧕倒走嘛,免得跘倒了。
3、看着小偷旁边跑过去,老胡眼明手快,伸出手一把就把小偷衣服㧕倒。只听“哧啦”一声,小偷衬衣被撕破,但步子也缓了下来,被追上来的民警擒拿住。
以上为“㧕”的本义。
二、“㧕”由本义,有时“㧕”倒还有其它的目的,一般常和“闹”、“费”等组成连动词,引申为纠缠
个人理解,“㧕”除了“用手抓住或拖拉”这个简单动作,另外也有抓住或拖拉住不放的含义在里面,由此可进一步引申为“纠缠”义。
小孩为达目的纠缠大人,常说“㧕倒闹”即“㧕”住哭闹;或“㧕倒费”,即通过“费”让大人心烦从而妥协,以达到目的。
过去生活条件较差,小孩子为了心中想要的东西而“㧕倒闹”,不惜打滚耍赖,甚至会在大人生气后要离开时,抱住大人的脚不让走,这就是典型的“㧕倒闹”的场景。
或者,家长没满足他,他就在你做事的时候做各种动作干扰你(即费),这个就是“㧕倒费”。
至于“纠缠”的含义,基本就和新华网百科讲的差不多。这个含义,可以包含手上动作的纠缠,也可以只是语言上的纠缠。
大人之间,遇到纷争未处理好,不满意的一方一直纠缠着吵闹着要重新按他的意思来解决,也叫“㧕倒闹”,这是“㧕倒”吵闹。
这个意思,通常就脱离本义,完全是“纠缠”这个引申义了。
比如,老张骑自行车时,不小心把隔壁李太婆撞倒了。老张也认账,在村社干部的见证下,医药费营养费都给了。李太婆的媳妇不依,说她请假在家照看婆婆,狮子大开口说着不合理的金额。
老张肯定不得干,找村社干部调解,那媳妇就是不松口。村社干部说,你不服调解就去法院打官司嘛。那媳妇也不打官司,就天天跑到老张家“㧕倒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