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亚洲假期坐了四家航空公司、十个航段、三个不同的舱等;对挑选一张飞机座位有点感悟,且顺道回复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长途机买特选经济舱(premium economy)值得吗﹖
最重要是,Premium Econ是全机最小的舱区,甚至有独立洗手间,感觉较隐私。
反对派就说,在现今时势,经济与premium相差五百至两千元不等,这个差价可以多住数晚酒店、多吃几间贵价餐厅,16个小时坐Econ,睡个觉看两部电影很快就到。
对我们这些在千禧年前坐过飞机的人,现在的经济舱近乎以前廉航的座位,现在的premium差不多像以前的经济舱,部份亚洲航空公司的premium ,甚至比拟当年的区域线商务舱。值不值得付这个钱,可以客观分析数个方向。
首先,premium econ最值钱就是空间,这也是新型经济舱最缺乏的。很多欧美航空公司,经济舱已从以前一排3-3-3九个人的格局,转为愈发流行的一排3-4-3十个人的格局。每个座位牺牲几吋,每班机就多20多30个位置,对航空公司就是几万元加币的额外进账。
对一些腿长身高的大个子来说,坐在3-4-3的经济舱就算坐直也会顶脚,迈开腿坐又会遭餐车或隔板撞到,长途旅程其实苦不堪言。
同时也要考虑的,是premium的座位空间。有些航空公司是用硬壳形座位,意即就算把椅背调后,也只会将座椅滑前,这样固然不会影响到他人,但同时亦会令自己的空间收窄。如法航、俄航等会用硬壳形优等舱位的,付款升等时要三思。
反之,如日航、国泰等,平均premium economy的座距是40-42吋以上的,较标准36-38吋多的,基本上是一个加分。
当然,所有东西都是机会成本,个人需要也是一大考虑,现在经济舱最基本款只包一件23kg的行李,如果一家几口每次行李都超标,临时付行李寄舱费每人每程两百多元美金的话,可能两件甚至三件32kg的行李限额是一个吸引点。
同时间,如果习惯了在机场要找东西吃的,一些premium位会附带贵宾室的入场卷,免费任吃任喝兼可以洗浴按摩(例如日航与东京成田羽田等机场),相对起一家人可能要付数百元在机场找东西吃喝甚至长途机待转机时要换尿布洗漱,这亦是可以考虑的点。
明知某些本地机场的贵宾室软硬件均差劣的,就不必太执著要升等。
有些人会喜欢用里数积分来尝试升等,甚至用最后关头的竞标升等(bid upgrade),这些一般都不甚划算。以前几乎是任何经济舱票都可以用里程或竞标升等,现在几乎肯定要中价甚至全票的经济子舱位才可以升等,很多时连上里数积分等现金价值,那张升等机票的价钱直逼商务客位。除非积分快要到期要清空,否则情愿继续储至可以换一张全票。
Premium Econ,是90年代初长荣在其首条跨太平洋航线(台北-洛杉矶)的首航上推出,当时亦叫作豪华经济舱,起初总裁张荣发推出目的是因为相比于商务舱,经济舱空位总是有两成左右会销售不完,所以想利用这些多馀空间,改为设置加大机位,吸引一些想享受比经济舱好的服务,但又不想负担高级的商务舱明显更加高昂价格(一般约为经济舱3~4倍价)的轻微升等旅客。
长荣推出豪经舱时效果并不明显,不被同业看好,后来却因为包含较划算的升等方案,意外地十分受到欢迎,中产小资等级客人回购率黏性高,飞机改装简单后利润也很不错,世界各家航空公司纷纷效仿,疫后全球已有超过50家左右提供此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