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小女孩被“毒友谊”缠上,孩子的社交比想象中更残忍

情感   2024-11-26 09:31   广东  
点击上方蓝字“小楼聊心理”,设为星标
一起聊聊心理和日常~



昨天我们团了一套和孩子霸凌相关的书,被我一位读研时认识的学妹看见了。
她最近正因为女儿的社交苦恼,便找我聊了几句。
她女儿,今年上二年级,性格软暖,是那种一看就很好欺负的娃娃,是社交“翻车现场”的高危宝宝~
01
学妹和我说了几件事。
去年,她女儿生日,亲戚送了女儿好几桶巧克力。
她当时想着这下娃有得高兴了,结果第二天,女儿就全带到学校分光了。
问她为啥不给自己留点。
女儿表示:“大家喜欢吃,分给他们,他们就会和我玩。”
过了几天,学妹问女儿,是不是多了很多朋友。
女儿却摇摇头,巧克力分得干干净净,有同学连问都不问就直接拿,说谢谢的没几个,还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继续带了。
她天真以为,“分享=友谊”。
结果,巧克力换来的,不过是“免费零食来源”,而不是真正的朋友。
糟糕的是,这个事情还有后续。
因为她女儿在学校“慷慨”过一次,不少同学给她打上了巧克力的标签。
女儿不带,还有人来“强要”。
她家娃平时坐校车上下学,坐她隔壁的是一个三年级女孩。
自从给大家分巧克力之后,女孩就天天威胁她女儿,要她必须带巧克力,不然就不让她坐下。
按照大人的思维,肯定直接报告老师。
偏偏她家娃呢,性格老实,不敢反抗,那女孩又威胁她不能告诉老师和家长,她还真不敢说。
只能偷偷把其他零食往书包塞,讨好那个小霸王。
后来学妹发现了这事儿,怒火中烧,第一时间找老师反映。老师也去和那女孩家长沟通了——
但!没!用!
女孩的家长压根就不在意,勒索照旧!
考虑到各种因素,她选择退让,不再坐校车,每天让孩子爸开车接送孩子。
虽然解决了问题,但她心里一点没踏实:
女儿连拒绝都不会,这性格,换个场合不还是容易被“拿捏”。
最近有个事儿也很让她扎心~
孩子老师经常告诉孩子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报告老师。
她女儿一直想努力表现,看到不公平的现象,真的会第一时间报告老师。
她女儿和同桌关系不错,有一次,她女儿发现同桌在偷偷抄作业,便立即跑去报告老师。
老师批评了同桌,同桌开始疏远她,还带着一帮孩子给她女儿起外号:小警察。
女儿回来问她:妈妈,我明明做的是对的事,为什么没人喜欢我?
这把她问愣住了。
女儿逻辑没错,做的也没错。
可她还不懂一个现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时候需要“灰色地带”。但跟一个二年级孩子解释这个道理,比登天还难……
这些都只是小事,但都让学妹特别头大。
分巧克力这事,想和她说不必讨好,说多了孩子又觉得,妈妈好像不喜欢我交朋友。
小报告就更难了,想劝她不用事事较真,但又不忍心否定她的价值观。
放手吧,怕她吃亏。
管多了,又怕她失去自我。
孩子社交的难题,真是一场“左右为难”的修行。
02
孩子的社交问题是一座冰山,大人看到的只是表面行为,而真正的大块冰,埋在水下。
说白了,孩子的一切表现,都围绕一个问题转:我被喜欢吗?
特别是内向的宝宝,他们表面话少、不争不抢,内心早就翻江倒海。
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那点露出水面的冰,而是弄明白:为什么她要这么做。
就像坐校车被威胁这件事,为什么她不敢拒绝?
不是因为对方多可怕,而是她怕一拒绝,“关系”就没了。孩子表面“不争不抢”,是因为他们害怕“冲突”。他们觉得,只要不吭声、不对抗,关系就能继续维持。
可这样一味退让,只会让她一次次被拿捏。
为什么孩子要把全部巧克力分享?
她不是觉得同学需要,而是以为:只要我让大家开心,他们就会喜欢我。
这种讨好,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心态。
用礼物买喜欢,用付出换朋友。
可这样换来的关系,今天是巧克力,明天是文具盒,后天可能就是更重要的情绪和时间。
讨好,是孩子用来掩盖自我不确定感的一种方式。
他们以为“给点好处就能赢得喜欢”,这样换来的喜欢,短暂又廉价。
打小报告这事,看起来是为主持正义,但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被关注”的需求。
她希望老师能表扬她,希望通过老师的认可,告诉同学“我是对的”。
不善交际的孩子,相信规则是安全的。他们希望通过“做正确的事”,让人注意到自己。
可问题是,规则不能解决一切,而人际关系也不是仅仅靠对错划分的。
孩子一些糟糕的社交表现,本质上并不是“不会交朋友”,而是她们内心有一堆社交疑问没解开:
我够好吗?
别人会喜欢我吗?
我值不值得被接纳?
我们不能只盯着“外表的行为”。
她为什么不拒绝?
她怎么总讨好?
她为啥爱打小报告?
却忽略了这些行为的根源:孩子的社交方式,都是她内心不安的折射。
03
娃在社交上遇到麻烦,家长很容易走极端。
要么放任自流,觉得“孩子会自己长大”。
要么事无巨细,全程护航,分分钟替孩子吵架。
不过真正管用的,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不过不急”的平衡点。

1,

给她撑腰,教她捍卫自己的边界
这一点是必须的,特别是对内向的宝贝。
在校车被勒索的事上,学妹就处理得挺好。
她发现问题时,虽然愤怒,但没有撒在孩子身上,而是先表扬:“你敢告诉妈妈,说明你很勇敢。”
接着告诉女儿:“下次再有人要东西,你可以直接说‘不行,这是家里规定’。如果她吓唬你,记得告诉我,剩下的交给我来。”
后来,改成家长接送后,也明确告诉孩子:“你不用委屈自己讨好别人。做好自己就够了。”

2,

引导,比直接干预更有用

孩子问问题时,不用急着“抢答”。

她说“同学不喜欢我”,你急着安慰:“没关系啊,还有其他人喜欢你”;

她问“为什么有人抢我东西”,你直接说:“因为他坏!”

这种“秒答模式”,虽然能瞬间平息情绪,但会掐断孩子思考问题的机会。

学妹女儿打小报告这事,我们昨天聊完后,她昨晚又和女儿讨论了这件事,并且换了一个例子,说是乱扔垃圾。

女儿也说应该报告老师,她没有否定女儿的行为,而是问她:“你觉得,老师批评了那个同学后,同学会怎么看你?”

女儿沮丧地说:“可能会觉得我害他,不想跟我玩了。”

妈妈继续追问:“那换个方式提醒他不要扔垃圾,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她点点头,说:“那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告诉他不要这么做,我可不可以问他为什么要乱扔垃圾?”

虽然只是一次模拟,但通过这样的引导,女儿便能学会反思,尝试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直接给答案,帮她学会如何思考。

孩子其实有解决问题的潜力,只是需要一点方向感,也许我们无需直接把方向盘抢走。

3,

教孩子看懂“真朋友”和“假朋友”

用“讨好”的方式来交朋友,往往是害怕被孤立。
零食主动分,玩具主动让,自己怎么吃亏都行,只要大家别不理她。
可这种朋友,能维持多久呢?
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讨好,而是假期里会记得叫你玩,开心时会和你分享糖的那种。
朋友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
我之前刷抖音,刷到一位妈妈分享自己的经验。
她的女儿也特别喜欢给同学送礼物,一会儿是她最喜欢的文具,一会儿是其他长辈给她的零食。
结果呢?
送多了人家便觉得理所当然了。
后来女儿问她:“妈妈,他们是我的好朋友吗?”
妈妈便问:“那他们有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事,让你觉得很开心?”
女儿摇摇头。
那位妈妈就告诉女儿:“朋友是要互相对等的,如果只是你单方面付出,那就不算真朋友。”
除此之外,任何社交都应该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有三个真理,适合告诉所有孩子。
一是,你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别人的喜欢与否,不能定义你的价值。你值得被爱,被尊重,而不是被审判。
二是,别把别人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
如果有人故意孤立你,那是他们的错,不是你的责任。把这件事看清楚,才能卸下不必要的包袱。
三是,远离“垃圾人”。
排挤和孤立别人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的狭隘和不安。这种人不值得你用时间去讨好,更不值得你为他们的错误买单。
ps ,如果大家有更具体的社交问题,需要更详细具体的实操办法,我们昨天开团的那套书也可以看看。👉《孩子的“毒”友谊很可怕,家长需警惕
04
孩子的社交问题,就像一场隐形的修行。
修的是边界感,修的是自信心,修的是对“喜欢”与“接纳”的认知。
而作为家长,我们更像她的“护道者”,既不能事事代劳,也不能撒手不管。
可能她会因为不敢拒绝被欺负,我们要站出来告诉她:“边界是你的权利,你不需要为谁退让”;
可能她会因为讨好别人换不到真心,我们要轻轻提醒:“真正的朋友,不靠糖果换”;
可能她会因为执着对错被孤立,我们要教她:“社交没有绝对答案,但你的价值,不由别人定义。”
社交,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课题,但家长的态度,是她面对问题的底气。
帮她站稳自己、看清别人,才能让她的内向,成为一种独特的力量,而不是脆弱的借口。
最重要的是,让她知道:无论朋友数量多少,你都永远值得被爱。
(完)
感谢你读到最后,点个“赞”+“在看”,随手“分享”让更多人看见。
 小楼好文分享 
“好可怕,我遗传了我妈的阴阳怪气。”
- END -
我是小楼,一个喜欢聊点有用日常心理学,想把日子过得舒服明白的中年女。出版过心理学书籍《婚姻自救指南》和《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更多分享和感悟可关注👇

小楼聊心理
主要聊点有用有趣的心理学,偶尔研究护肤保健减肥,一个想把日子过得舒服明白的中年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