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心理和日常~
昨天我们团了一套和孩子霸凌相关的书,被我一位读研时认识的学妹看见了。她女儿,今年上二年级,性格软暖,是那种一看就很好欺负的娃娃,是社交“翻车现场”的高危宝宝~她当时想着这下娃有得高兴了,结果第二天,女儿就全带到学校分光了。女儿表示:“大家喜欢吃,分给他们,他们就会和我玩。”女儿却摇摇头,巧克力分得干干净净,有同学连问都不问就直接拿,说谢谢的没几个,还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继续带了。结果,巧克力换来的,不过是“免费零食来源”,而不是真正的朋友。因为她女儿在学校“慷慨”过一次,不少同学给她打上了巧克力的标签。她家娃平时坐校车上下学,坐她隔壁的是一个三年级女孩。自从给大家分巧克力之后,女孩就天天威胁她女儿,要她必须带巧克力,不然就不让她坐下。偏偏她家娃呢,性格老实,不敢反抗,那女孩又威胁她不能告诉老师和家长,她还真不敢说。后来学妹发现了这事儿,怒火中烧,第一时间找老师反映。老师也去和那女孩家长沟通了——考虑到各种因素,她选择退让,不再坐校车,每天让孩子爸开车接送孩子。女儿连拒绝都不会,这性格,换个场合不还是容易被“拿捏”。孩子老师经常告诉孩子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报告老师。
她女儿一直想努力表现,看到不公平的现象,真的会第一时间报告老师。她女儿和同桌关系不错,有一次,她女儿发现同桌在偷偷抄作业,便立即跑去报告老师。老师批评了同桌,同桌开始疏远她,还带着一帮孩子给她女儿起外号:小警察。女儿回来问她:妈妈,我明明做的是对的事,为什么没人喜欢我?可她还不懂一个现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时候需要“灰色地带”。但跟一个二年级孩子解释这个道理,比登天还难……分巧克力这事,想和她说不必讨好,说多了孩子又觉得,妈妈好像不喜欢我交朋友。
小报告就更难了,想劝她不用事事较真,但又不忍心否定她的价值观。孩子的社交问题是一座冰山,大人看到的只是表面行为,而真正的大块冰,埋在水下。说白了,孩子的一切表现,都围绕一个问题转:我被喜欢吗?特别是内向的宝宝,他们表面话少、不争不抢,内心早就翻江倒海。我们要做的,不是盯着那点露出水面的冰,而是弄明白:为什么她要这么做。不是因为对方多可怕,而是她怕一拒绝,“关系”就没了。孩子表面“不争不抢”,是因为他们害怕“冲突”。他们觉得,只要不吭声、不对抗,关系就能继续维持。她不是觉得同学需要,而是以为:只要我让大家开心,他们就会喜欢我。可这样换来的关系,今天是巧克力,明天是文具盒,后天可能就是更重要的情绪和时间。他们以为“给点好处就能赢得喜欢”,这样换来的喜欢,短暂又廉价。打小报告这事,看起来是为主持正义,但背后更多的是一种“被关注”的需求。她希望老师能表扬她,希望通过老师的认可,告诉同学“我是对的”。
不善交际的孩子,相信规则是安全的。他们希望通过“做正确的事”,让人注意到自己。可问题是,规则不能解决一切,而人际关系也不是仅仅靠对错划分的。孩子一些糟糕的社交表现,本质上并不是“不会交朋友”,而是她们内心有一堆社交疑问没解开:
却忽略了这些行为的根源:孩子的社交方式,都是她内心不安的折射。不过真正管用的,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不过不急”的平衡点。1,
她发现问题时,虽然愤怒,但没有撒在孩子身上,而是先表扬:“你敢告诉妈妈,说明你很勇敢。”接着告诉女儿:“下次再有人要东西,你可以直接说‘不行,这是家里规定’。如果她吓唬你,记得告诉我,剩下的交给我来。”后来,改成家长接送后,也明确告诉孩子:“你不用委屈自己讨好别人。做好自己就够了。”2,
孩子问问题时,不用急着“抢答”。
她说“同学不喜欢我”,你急着安慰:“没关系啊,还有其他人喜欢你”;
她问“为什么有人抢我东西”,你直接说:“因为他坏!”
这种“秒答模式”,虽然能瞬间平息情绪,但会掐断孩子思考问题的机会。
学妹女儿打小报告这事,我们昨天聊完后,她昨晚又和女儿讨论了这件事,并且换了一个例子,说是乱扔垃圾。
女儿也说应该报告老师,她没有否定女儿的行为,而是问她:“你觉得,老师批评了那个同学后,同学会怎么看你?”
女儿沮丧地说:“可能会觉得我害他,不想跟我玩了。”
妈妈继续追问:“那换个方式提醒他不要扔垃圾,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她点点头,说:“那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告诉他不要这么做,我可不可以问他为什么要乱扔垃圾?”
虽然只是一次模拟,但通过这样的引导,女儿便能学会反思,尝试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直接给答案,帮她学会如何思考。
孩子其实有解决问题的潜力,只是需要一点方向感,也许我们无需直接把方向盘抢走。3,
教孩子看懂“真朋友”和“假朋友”
零食主动分,玩具主动让,自己怎么吃亏都行,只要大家别不理她。要让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不需要讨好,而是假期里会记得叫你玩,开心时会和你分享糖的那种。她的女儿也特别喜欢给同学送礼物,一会儿是她最喜欢的文具,一会儿是其他长辈给她的零食。妈妈便问:“那他们有没有为你做过什么事,让你觉得很开心?”那位妈妈就告诉女儿:“朋友是要互相对等的,如果只是你单方面付出,那就不算真朋友。”除此之外,任何社交都应该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有三个真理,适合告诉所有孩子。别人的喜欢与否,不能定义你的价值。你值得被爱,被尊重,而不是被审判。如果有人故意孤立你,那是他们的错,不是你的责任。把这件事看清楚,才能卸下不必要的包袱。排挤和孤立别人的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自己内心的狭隘和不安。这种人不值得你用时间去讨好,更不值得你为他们的错误买单。修的是边界感,修的是自信心,修的是对“喜欢”与“接纳”的认知。而作为家长,我们更像她的“护道者”,既不能事事代劳,也不能撒手不管。可能她会因为不敢拒绝被欺负,我们要站出来告诉她:“边界是你的权利,你不需要为谁退让”;可能她会因为讨好别人换不到真心,我们要轻轻提醒:“真正的朋友,不靠糖果换”;可能她会因为执着对错被孤立,我们要教她:“社交没有绝对答案,但你的价值,不由别人定义。”社交,是孩子自己的人生课题,但家长的态度,是她面对问题的底气。帮她站稳自己、看清别人,才能让她的内向,成为一种独特的力量,而不是脆弱的借口。最重要的是,让她知道:无论朋友数量多少,你都永远值得被爱。感谢你读到最后,点个“赞”+“在看”,随手“分享”让更多人看见。我是小楼,一个喜欢聊点有用日常心理学,想把日子过得舒服明白的中年女。出版过心理学书籍《婚姻自救指南》和《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更多分享和感悟可关注👇